深化红色资源“展读”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2021年上海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案例

2022-02-08 13:33王远弟康晓丹吴明明倪代川上海大学上海201900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2年2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红色图书馆

●王远弟 李 柯 康晓丹 吴明明 付 丽 倪代川 (上海大学 上海 201900)

上海大学图书馆通过对主题明确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采取分类展览展示、新媒体推送等形式,聚焦立德树人,契合时代热点,打造以红色资源为核心的“‘展读’阅读推广”服务品牌。

1 开展背景

“‘展读’阅读推广”是指结合主题展览展示和阅读推广工作,借鉴“策展”理论与新媒体“展现”方式,全面提升阅读推广效率,助力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的新的阅读推广模式。近年来,上海大学图书馆除了在“两季两月”(即毕业季、新生季、读书月、服务月)期间做好常态化阅读推广服务外,还结合“五四”运动百年、上海解放七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红色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打造“‘展读’阅读推广”新模式,深化红色资源“展读”,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拓展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空间。

2 主要内容

从2019年至今,上海大学图书馆在连续举办全校性“书香上大”主题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红色资源,开展深入挖掘,以策展理论为指导,以主题展览为主要方式,联合校内众多部门,精心谋划年度主题,结合红色资源推出“‘展读’阅读推广”服务品牌,举办了一系列“展读”活动,具体包括2019年举办“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展、纪念建国70周年系列老报纸展、改革开放展览等;2020年在严格疫情防控举措的条件下,结合一系列线上“展读”活动,推出线下“初心之地 红色之城 —— 上海·党的诞生”巡展等;2021年举办“心系乌蒙 情牵千里——钱伟长与毕节试验区扶贫记忆展”“伟大的开端——南昌起义史实展”、党史文献展等;与学院共建育人基地,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以常态实物“展读”讲解为载体的科学家精神传承和传播活动。

3 项目过程

上海大学图书馆由四个分馆组成,呈“一体两翼、三区四馆”结构。“一体两翼、三区四馆”是指上海大学图书馆主体部分在宝山校区,包括本部图书馆和钱伟长图书馆,两翼分别为嘉定区的联合图书馆和静安区的文荟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的运行模式上,四馆协力共作,积极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一是围绕世界读书日,持续多年开展全校性的阅读系列“书香上大”活动。例如,2021年第四届阅读系列活动主题是“书香上大·红色传承”,以纪念建党100周年;2020年的主题有“书香上大·云聚力量”聚焦“云”端读书、“云”享视听、邀请作家网上讲书等;2019年则以“书香上大·礼赞祖国”纪念建国70周年为主题等。

二是创新阅读推广模式,深化“展读”形式以提升推广活动质量。新形式的“展读”是结合展览展示和阅读推广,借鉴新媒体“展现”的方式,提升推广效率,助力立德树人使命的实现。例如,2019年5月举办“顾维钧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展” (与嘉定博物馆合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老报纸展之上海解放”,2019年9月举办“忆峥嵘岁月、铭初心使命——老报纸展之建国伟业”专题展等。2020年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展读”活动,包括新开通“人民日报”数据库,通过线上党史图书阅读推荐形式,邀请《上海早晨——记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大学》的作者吴越、《大学生健康指南》编委罗春燕等做客直播间,与读者在线交流,线下还举办“初心之地 红色之城 —— 上海·党的诞生”巡展、“99个瞬间——新上海成长史”专题展览等。2021年更是通过广泛收集和整理,于3月举办“心系乌蒙 情牵千里——钱伟长与毕节试验区扶贫记忆展”,4月举办《我的七爸周恩来》的作者与家人现场读书分享会、“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党早期支部建设图片史料展”,6月举办“伟大的开端——南昌起义史实展”等等。

三是挑选“展读”内容。展读内容的选择注重时效性、正能量、特色性等原则。例如,2021年3月举办的“心系乌蒙 情牵千里——钱伟长与毕节试验区扶贫记忆展”,该展经过长时间筹备,包括派人实地收集资料,与毕节试验区当地部门对接联系和寻求支持等,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选择上,也恰好在脱贫攻坚总结大会期间;将整个毕节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的脱贫故事和钱伟长作为专家组组长为试验区脱贫出谋划策,五次亲临当地视察的细节点滴展示出来,充分体现钱伟长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担当。这些内容使得上海大学师生深受教育,也达到了“展读”的目的。再如,2021年6月份举办的“伟大的开端——南昌起义史实展”,除了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和建军历程之外,还特地精选出33位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上海大学(1922—1927)师生的事迹,让新上海大学的师生深受教育。

四是活化馆藏资源,服务“展读”活动。上海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大量老报纸,如何让这些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图书馆经过详细讨论和研究之后,确定以《华商报》为例,揭示和展出特色内容。为此,图书馆精选推出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老报纸展之上海解放”和“忆峥嵘岁月、铭初心使命——老报纸展之建国伟业”两个专题展览。《华商报》是1941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张中文报纸,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宣传阵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吹响了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号角。再如上海大学和南昌八一纪念馆合作,共享文献资料,深入挖掘双方历史文献,完成了33位当年参加起义的上海大学(1922—1927)师生的历史数据,深化了展览主题。观展师生通过这些鲜活的故事,阅读到当年的峥嵘岁月,实现了“展读”目标。

五是多方合作提升“展读”效益。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要服务社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会在扩大受益面的同时也提升活动本身的影响。图书馆在筹办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与学校宣传、学生工作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吸引出版社、期刊社以及校工会和附属中小学参加,使“展读”活动成为全校性的活动。活动筹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推广活动,可以共享各家资源,起到预热和宣传推广的作用,后续内容则不断高潮叠出,效果频现。例如,宣传部门的参与,能够大幅度提升活动推广效果;学工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参加,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等;出版社期刊社可以提供资源上的保证;而校外单位的合作至关重要,例如与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顾维钧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展”就是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共享来实现的。

4 成效与影响

上海大学图书馆通过 “‘展读’阅读推广”服务实践,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阅读推广模式,丰富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内容,形成了“‘展读’阅读推广”服务品牌,具体成效与影响如下。

一是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展读”项目实施运行机制。每次举办具体“展读”项目时,党委均谋划在前,对“展读”的专业定位、内容把关、展览设计、开幕式方案、宣传推广等进行顶层设计,确保展览的政治方向和内容导向。

二是锻炼了“展读”项目队伍。通过系列“展读”项目的推进,结合图书馆“展读”阅读推广定位,初步形成了党委牵头、部门承办、人员跟进的有效运作机制。每次“展读”项目的实施均成立专项工作组,围绕“展读”项目抽调馆内的精兵强将,明确工作机制,确定人员分工,有序推进“展读”实施,并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锻炼造就了一支优秀团队。

三是加强了与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展读”项目除了馆内独自承办需要调动各部门人员外,还充分利用图书馆场馆、资源等优势,与校内其他部门如出版社、工会、文学院进行联合协作,精心谋划年度推广主题。

四是积累了大量“展读”项目案例资源。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实践,图书馆注重做好活动宣传总结,在每次“展读”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及时挖掘宣传信息,并在展览结束后总结经验,留存档案,为后续项目策划与推进奠定重要基础。

5 分析与总结

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给阅读推广和资源揭示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上海大学图书馆作为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机构,始终关注并保障学校发展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多措并举做好阅读推广工作。

上海大学图书馆的“展读”活动虽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也收获了一些成效,发挥了图书馆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增强了图书馆深入思考服务学校的信心,实现了馆藏文献资源的揭示,也在师生中宣传了图书馆的信息,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提升了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这些活动,客观上还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例如,这些活动大多获得了社会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的关注、报道,如“新民晚报”(新民网)、团中央新闻、上海教育新闻、宝山电视台,“上观”、云南网、东方网等。

回顾“展读”项目组织和开展的过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聚焦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和育人场所,可广泛动员学生志愿者参与,如梳理馆藏文献、收集特色资源等。二是创新阅读推广手段。充分利用展览展示和新媒体推送功能,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三是全过程注重活动的时效性。结合热点时间,突出时代特色,提升关注度,注重精选时代感和时效性强的主题。四是多部门协同合作。通过部门以及校内外机构合作,增强了覆盖面,广泛吸引媒体关注效果。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红色图书馆
红色是什么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红色在哪里?
图书馆
追忆红色浪漫
去图书馆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