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的媒介生态与公众媒介素养提升

2022-02-09 01:16
传媒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媒传播媒介媒介

鲁 芮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生产效率和传播效率的提升,越来越多新的媒介形态应运而生。媒介形态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多种媒介形态共同构成了媒介生态。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1]。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新时期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现如今,我国已经正式步入了智媒时代,但在传播媒介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媒介生态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利用公众媒介素养解决媒介生态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媒介生态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的变化

在以往,受众只能被动地单向接受媒介信息。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用户可以利用新的传播媒介,主动地获取自身感兴趣的媒介信息。除此之外,用户的媒介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用户开始注重个性化与互动化发展[3]。传播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用户只需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智能设备,便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甚至引发舆论风波。

(二)传播模式的演化

智媒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信息的“点对面”传播模式已经不再,新时期传播模式朝着“面对面”的方向发展[4]。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不同的交流、讨论话题。传播媒介的发展也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多元化需求,使用户能够接触到更多优质的信息。

(三)传播渠道的聚合

传统上,信息内容受到纸媒、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限制,只能以文字、图片、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不同形式的传播渠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信息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沟通,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媒介生态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问题,使得不同形式的信息实现了有效地融合。信息渠道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呈现聚合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多元信息聚合平台应运而生,这些信息聚合平台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的空间,还实现了信息生产的有效整合,构成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条。

二、媒介生态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传统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封锁。社会公众的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往的社会公众扮演着信息受众的角色;但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社会公众获取了更多的话语权与渠道,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新时期社会公众也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重要角色。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大幅降低了信息的获取成本,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智媒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信息生产方式、生产模式发生了变革,信息接收方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无论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还是大众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智媒时代的影响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一)个性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从而推理出用户喜好的一种计算方法。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幅拓宽了计算机算法的应用范围。在智媒时代,用户不提供明确的需求,计算机算法也可自动地分析用户的各项信息,如行为轨迹、注册信息、点击频率、收藏记录、页面停留时长,描绘出一幅清晰的用户画像[5]。根据用户的画像,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推送,将不同的信息推送给对应兴趣与偏好的用户。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利用计算机算法分析群体内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将类似的信息提供给具有相同信息消费习惯的用户,以挖掘信息内容的价值,实现信息的个性化推动。个性化推送算法的出现大幅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信息的自动筛选与自动过滤,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推送。在个性化推送算法的帮助下,社会公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大幅提升了信息的内在价值。

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一概念[6]。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会更加偏好于自己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人们获取喜好信息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长此以往,人们会借助信息技术,产生逃避社会、与世隔绝的心理,把自己的生活封印在茧房当中,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个性化推送算法的发展与应用大幅提升了信息茧房的发生概率。在个性化推送算法的帮助下,不同社群内部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高效,但社群与社群之间沟通会变得更加闭塞,人们会出现沉浸于自身所处社群而不愿意与外界进行交流的现象。随着个性化推送算法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筛选与过滤了用户不感兴趣的信息,用户会被动地获取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内容有着相似性强、观点统一的特点,用户长期接触相似的信息,无法获取不同的信息,会逐渐丧失判断能力与批判思维,出现“作茧自缚”的现象。

(二)短视频带来负面影响

短视频是新时期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一种传播媒介,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相关调查表明,有96%以上的网民都接触过短视频,短视频已经成为新时期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7]。短视频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其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电商、新闻、教育等领域。毫不夸张地说,短视频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传播媒介的变化大幅推动了用户获取信息形式的变革,从一开始的阅读文字、到后来的浏览图片、再到现在的观看视频,人们经历了读文时代、读图时代、看视频时代的历史变迁。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变得越来越多,短视频这一传播媒介凭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短视频具有文章、图片所不具备的环境与场景优势,能够更好地展现信息中所蕴含的情感。但随着短视频的进一步发展,碎片化时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朦胧,人们开始不再单纯地利用短视频填补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反而出现了过度依赖短视频,把所有的时间都转变为“碎片化时间”的现象。短视频的发展使传播媒介能够承载的信息量变得更加丰富,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用户的在获取信息时的深度思考次数变得越来越少,用户的思维能力大幅下降;用户沉浸于短视频的视觉快感,出现了严重的注意力缺失现象;短视频的同质化现象和泛娱乐化现象对用户的思维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媒体社会化引发舆情风险

传播媒介的变革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传播媒介作用于社会时,会构建全新的社会结构与组织形式,即传播媒介会对用户的交往规则、社会角色、社交情境产生影响。媒体的社会化倾向变得越来越严重,以哔哩哔哩、微博、抖音、快手为首的社会化媒体,其所蕴含的能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在智媒时代,这些社会化媒体不仅承担着传播媒介的任务,还承担着生产信息、接收信息的任务,是新时期信息交互的重要平台。

社会化媒体充分地利用了网络信息碎片化强的特点,大幅提升了信息的分发效率,填充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但碎片化信息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的深度思考需求,使用户的思考能力下降。社会化媒体上非常容易引发观点与观点的对抗。当观点和观点事件发生冲突时,会有不法分子利用舆论杠杆,将具有煽动性、具有偏见、非理性的信息进行传播,从而引发群体极化现象,出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四)技术发展的市场导向触及隐私安全问题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智媒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智媒时代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AI协作、智能分发等媒介表现形式,使传统媒体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型与升级。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媒体的信息生产效率与传播效率,提升了媒体的社会价值。

媒介生态的发展加快了经济环境的变革。当一个自媒体、公众号能够轻易地获取百万、千万点击量时,该自媒体、公众号的经济价值会得到显著提升,其会被赋予商业属性,维护与运营的专业化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利用传播媒介,将流量变现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成为了媒介生态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直播带货、短视频广告等都是媒介生态发展的产物。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信息的透明度变得越来越高,技术的持有者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在网络世界中获取一切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信息的私密性、安全性被大幅降低,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开始大量地利用流量信息进行变现。我国公众的数据隐私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技术的滥用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群众的信息焦虑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

三、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解决媒介生态问题

媒介素养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在1992年于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被定义。媒介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质疑能力、创造能力、制作能力、判断能力。随着近年来我国媒介生态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接触的媒介信息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媒介生态问题,就必须从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入手。

(一)社会环境层面

1.完善媒介生态法律法规,利用制度规范传播秩序

要想确保我国的网络安全,就必须重视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号,其反映了我国政府整治网络环境的决心与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月提出了要全面提升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要防范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2.发挥主流媒体导向作用,提升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上文中提到了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新时期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接受的重要平台,随着媒介信息量的不断增长,网络信息的可靠性、专业性也变得越来越差。因此,可靠、专业的公共性信息必不可少,其发挥着重要的平衡作用。主流媒体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性,从专业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与解读,发布具有导向作用的专业信息,树立主流媒体的权威。在新时期,主流媒体要意识到:自身代表了国家的意志,是权威的体现,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主流媒体应该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主流媒体掌握住舆论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避免出现舆情风险。

3.进一步加强算法的研发,利用主流价值驾驭算法

个性化推送算法的不断发展有可能带来信息茧房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算法的研究。相反,正是因为现有的个性化推送算法还不够完善,所以要更加重视个性化推送算法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期我们要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利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这也反映了要想解决个性化推送算法带来的信息茧房问题,还得从研究个性化推送算法入手。在研发个性化推送算法时,不仅要注重信息的个性化推送上,还要在算法中集成公共价值与主导价值。技术是人研发的,通过人的努力,对技术进行改造,也能够实现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在算法推荐模型中集成主流价值观,将推荐的权重进行优化,使个性化推送算法变得更加智能[8]。

(二)公众层面

1.发挥正确价值导向作用,提升公众信息判断能力

在媒介生态不断发展的今天,公众受到多元化信息的冲击,思维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也变得越来越薄弱。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为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用户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能够处变不惊,冷静地分析与判断媒介信息,在生产信息、接受信息时做到明辨是非,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2.拒绝出现信息偏食现象,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茧房问题会带来严重的信息偏食现象。为更好地避免信息偏食现象,公众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批判能力,在利用短视频等传播媒介时,做到有思考、有判断、不沉溺,合理的应用传播媒介。

除此之外,我国公众还要正确认识科技的力量,主动地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升自身对网络信息风险的防范能力,正确地对待个性化推送算法的信息过滤机制,从个人层面化解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媒时代下媒介生态的特点;其次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媒介生态存在的问题;最后围绕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优化策略。智媒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我国媒介生态的变革,我国公众的思维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短视频、信息茧房、舆情风险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注重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升途径。一方面要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优化已有的算法技术,从社会环境层面入手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要发挥主流价值与正确价值的导向作用,从公众层面入手进行优化,确保大环境与小环境齐头并进,发挥内外两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

猜你喜欢
智媒传播媒介媒介
智媒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视觉素养培育的文化维度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书,最优雅的媒介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媒体广告传播形态及表现拓展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