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2-02-09 12:19河南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高进
河南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业

河南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高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贯通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核心是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人力资本困境。一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二是大部分农民掌握的都是传统经验技术,很难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低素质化,极大地束缚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一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难以获得规模效益。二是市场供给机制落后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农村的经济信息发布不够及时、不够全面,造成农民对市场供求关系的了解滞后,造成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三是在价格机制方面,由于定价的随意,一些采用了新技术或者引进优质新品种的农户所承担的成本没有得到相应的价格补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旦受到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就会受到阻碍。

(二)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当前农村仍然有很多环境问题亟待改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药使用过度、畜禽粪污处理难、农膜回收处理难、生活垃圾处理难、新能源开发落后等。

2.农村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和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才、资金的流失加剧了这一问题。

3.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面临建设载体消失的困境。乡村村落和古建筑承载着广大农民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传统村落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严峻挑战,使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失去了根基、空间和载体。

二、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一是政府应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加快完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配套设施,加强县乡村三级远程教育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农民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平台。二是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农业职业院校要以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不断推进“半农半读”“送教下乡”等新的培养模式,使农民可以更便利地接受职业教育。

2.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强金融支农服务创新。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有关金融机构探索新型农业农村信贷模式,从农村实际出发,简化信贷手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信贷门槛,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支持农民发展新型高效农业,以期达到自主自觉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目的。二是加强数字化乡村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农产品信息网建设,通过多种形式预测、发布供求信息,完善对农业技术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维护正常的价格机制。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各地要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

(二)创新驱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1.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各类污染。一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长期监测,动态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形成常态化机制。二是加大对节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宣传工作。三是通过推进农村沼气工程来提高畜禽粪污的资源利用率,设立农膜回收试点,不断提高农膜的综合回收利用率。四是改善村容村貌,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2.依靠创新驱动农村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一是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天然气管网、暖气管网、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二是要促进城乡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公共服务等手段提高农业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使得科技、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回流。同时加快完善回乡青年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回流,服务乡村振兴。

3.利用科技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各地要加快建立支撑乡村文化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利用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特色化资源数据库,更加科学系统地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通过构建乡村文化推广宣传体系,培养农民的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