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回响》

2022-02-09 16:59新华社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回响融媒报道团队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溆浦蒙汉回响

□新华社“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回响”融媒报道团队

【采写体会】难忘的追寻

2021年初,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反贫困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以寻找“新时代的焦裕禄”为题进行典型人物报道,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历时近3个月,行程近2000公里,我们深入潇湘大地,采访中共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中共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的生前事迹。

双线并举 创新叙事

黄诗燕和蒙汉在县委书记岗位的时间相近,也都牺牲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锋阶段。选谁?这个问题,贯穿了首轮采访的全程。

由新华社总社、分社精兵强将组成的全媒采访小组先后在他们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采访,得到初步印象:黄诗燕温文尔雅,蒙汉雷厉风行,可这两个人,干工作都有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特质。在社领导的鼓励下,我们又深入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越积越多的感动让我们更加纠结。

“为何不能两个人都写?”时任新华社社长何平同志一句反问,如醍醐灌顶。于是,我们大胆探索“双线并举”结构:用蒙太奇手法进行记述,让两个人的故事交叠呼应;尤其注重在迥然不同的性格特质和人物故事中,寻找共同的价值内核。

千锤百炼 精益求精

辗转多地,昼夜兼程,只为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我们马不停蹄,几乎每一日都采访工作到凌晨。通过细致的走访,我们还原了他们生前的轨迹和事迹,在一个个奋斗故事中,两人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变得有血有肉、饱满立体。我们共计对话、拍摄了上百人,积累了30余万字笔记。尽管两人此前均被不少媒体报道过,我们仍挖掘出大量第一手资料,采写了不少独家故事。

采访结束后,社领导带领报道团队反复修改打磨,字斟句酌、十易其稿;在春分时节结束采访,千锤百炼后,在隆冬岁末发出了报道。

审慎追问 真实呈现

典型人物报道,要防范“反转”风险。出发前,社领导反复强调,要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标准去追问。

一些片段仍历历在目。针对“蒙汉是否爱喝酒”的问题,我们多方调查、反复求证。团队中一位曾从事纪检工作的记者恳切地说:“了解真实的情况,才不辜负他的牺牲,如果采访不彻底而使报道不真实,那是对他不负责,也是对溆浦人民不负责。”

山区调研结束,我们回到长沙,又与湖南省委巡视组、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的同志深入交流、查阅资料,力求确保两位县委书记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评委评语】

作品记述了湖南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湖南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在脱贫攻坚战中牺牲在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这两位县委书记在没有硝烟的扶贫战场上,以生命赴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征程中,以热血写忠诚,堪称新时代的焦裕禄。报道采用“双线并举”的方式展开叙事,用蒙太奇手法铺陈情节,以万字主通讯、评论员文章、记者手记和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生动诠释了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是媒体融合背景下人物报道的新尝试。报道播出后,社会反响热烈,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对于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书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答卷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溆浦蒙汉回响
光影回响-TW展厅
鸭绿回响
回响
溆浦鹅的品种特征及选育研究进展
介绍一个鹅品种
——溆浦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内蒙古艺术》(蒙汉刊)首届作者培训班掠影
简论蒙汉蛇文化比较研究
浅析关于蒙汉章回小说的结构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草厂纠纷与蒙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