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保护调查”系列报道

2022-02-09 16:59李建平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冲击力黑土四力

□李建平

【采写体会】复盘“黑土保卫战”

2022年6月24日,新华社通稿新闻线路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这是我国国家层面首次针对保护黑土地立法。听闻消息,新华社“东北黑土地保护调查”报道小组的编辑记者兴奋不已,参加这场“黑土保卫战”的艰辛与努力重现眼前。

去年春季,记者历时一个月,两赴我国黑土地核心区调查,冒险暗访、拍摄狡诈刁钻的黑土盗挖者,揭开承包土地“采矿式”疯狂盗采、售卖黑土产业链,展现黑土盗卖者猖狂嘴脸和黑土地破坏惨状,引发中央和地方高度关注,促进国家黑土地保护立法,守卫我国最大粮食生产基地的“中国饭碗”。

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忠实履职,行程千余公里,冒险暗访揭开黑土盗卖产业“黑幕”

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我国东北粮仓丰产增收的重要保证,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利,大肆盗采、售卖黑土。记者得知线索,在总社编辑部指挥下,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忠实履职,两赴我国黑土地核心区,以买土者身份,暗访盗挖黑土者、售土者、绿化公司人员、知情村民,调查网络黑土卖家,梳理黑土盗卖完整产业链条,掌握大量一手素材;突破困难,采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财政等部门,完整还原黑土盗卖产业关键环节及巨大需求催生的利益集团。

二、发扬“三业”精神,树立移动端优先意识,以互联网思维反复打磨、精心编排,凭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暗访、航拍画面取得刷屏之效

本次报道以纪实、暗访为主。记者提前制定周密暗访计划,采购暗访设备,保证采访顺利进行,真实记录黑土盗挖者嚣张气焰和黑土贩卖者丑恶嘴脸;通过航拍、特写等拍摄手法展现黑土地破坏惨状,半米至一米深的取土坑仿佛广袤黑土地上的疮疤,对比强烈,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通过采访专家、查阅文献等,补充黑土地背景知识,易于受众理解。编辑、记者前后联动,随时调整采访思路,选取最具冲击力画面,设置悬疑感,辅以特效、音乐,抓住受众兴趣点,以互联网思维反复打磨作品,利于移动端视频传播,报道取得刷屏之效。

三、深入践行“四力”,科学分析、准确研判,推动立法工作,严惩不法分子和失职官员,长效保护“中国粮仓”“中国饭碗”

为增强报道深度和权威性,记者深入践行“四力”,通过采访基层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科院权威专家等,解析黑土盗卖产业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出法律法规缺失是当前黑土地保护的最大症结,以权威专家、基层干部群众呼吁立法之声表明观点,有力促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建立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

评委评语

“东北黑土保护调查”系列报道对素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的东北黑土地非法盗挖倒卖行为进行暗访,以极具冲击力的航拍、隐蔽拍摄和特写等画面展现出黑土被疯狂盗采的情形以及黑土地被破坏的状况,揭开了黑土地盗卖产业黑幕。这组报道发出后,在全社会引发重大反响,各类媒体竞相转发,推动相关部门及时为黑土地保护立法,严厉打击偷采盗挖黑土行为,有力地保护了黑土地,长效地保护了“中国粮仓”。这组报道深刻体现了监督报道对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记者不断增强“四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担当的精神,对于推进监督报道具有示范意义。

猜你喜欢
冲击力黑土四力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胜者姿态CHECKMATE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增强“四力”靠什么
新世纪中国报刊体育新闻语言质感冲击力解读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
典型黑土区不同尺度观测场地融雪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