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大道100 号》

2022-02-09 16:59张意轩尚丹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道征程党史

□张意轩 尚丹

【创作体会】解码《复兴大道100号》缘何刷屏

在建党百年的主题传播中,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大型手绘长图H5《复兴大道100号》,以超长画卷与“一镜到底”的形式,用一条路串起百年党史时间线,将百年征程入画。产品一经推出便成为刷屏之作,围绕“复兴大道100号”主题的相关内容全网点击阅读量超10亿。回顾创作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主题宣传和创意结合,推出共情式产品。《复兴大道100号》长图在手机端长约50屏,涵盖300多个历史事件和场景、5000多个人物、400余座建筑。在内容选择上,长图将“党史大事件”和“百姓生活”结合,不仅覆盖了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还描绘了“半条被子”“丰碑”等感动人心的党史故事,以及不同年代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大到场景布局,小到街景标语和人物着装打扮,都做到高度纪实的还原。当画卷打开,百年征程仿佛历历在目,用户的个人记忆点和情感共鸣点同频共振,汇聚浓缩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场景细节中,最终达到一种共情式传播。

优质内容和技术嫁接,打造沉浸式体验。互联网环境下,优质的内容是内核,是必备品和稀缺品,在此基础上,一个趋势也愈加明显——技术创新正成为传播效果升级的新引擎。借助技术实现破圈传播,关键是如何让优质内容与技术创新巧妙嫁接,产生“1+1>2”的赋能效果。

《复兴大道100号》以长图为载体,融合声音、动画、AI交互等多项技术,打造出视听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有意义的产品更有意思。长图嵌入丰富的声效和珍贵的历史事件原声,带用户感受历史的生动细节。同时,利用动画技术将每一屏画面动态化设计,增强产品的立体感。H5中特意增加AI交互技术,吸引用户“亲自”到不同年代场景中体验,这种“超级参与感”,也有助于用户在体验中重温历史,产生价值认同。

连接用户和场景融合,探索互动式传播。在打通线上线下的基础上,《复兴大道100号》积极拓展传播渠道,还对跨媒体、跨平台、跨场景的全链全域传播进行了积极实践。在线上,不断丰富传播形态,除在全网首页首屏发布,还利用景深漫游技术推出VR体验馆,实现永不“闭馆”;在线下,强化互动沉浸,创造性打造实景展陈,推出“复兴大道100号”线下互动体验馆,长图动画在商圈户外大屏、地铁站、高铁站、办事大厅等生活高频应用场景中展示、播放。通过利用更丰富的场景去连接用户,努力将“人找产品”转变为不同传播环境下的“产品找人”,让产品和用户成为一种“双向奔赴”。

【评委评语】

该作品选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代表性事件和场景,以纪实长图为载体,融合多种新技术手段,融通线上线下场景,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立体化呈现、沉浸式传播、年轻态表达,有效创新了重大主题的全链全域传播。其示范性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策划精妙,产品形态具有独创性。以一条路串起百年党史时间线,汇集长图、H5、SVG 交互、线下互动体验馆等多元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壮丽征程。二是制作精细,技术运用富有创造力。长图H5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场景选择注重对用户的感染力,作品的互动性较强,有效激发用户情感共鸣。多种技术手段结合自然、流畅,较好地服务于内容的表达。

猜你喜欢
大道征程党史
幸福大道宽又阔
大道同行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第一次学党史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美乃大道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