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引领聚合力齐奋进努力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的林场— —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宁波市林场

2022-02-09 11:28张文峰胡依卿
国土绿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四明山林长制宁波市

张文峰 胡依卿

深湖池杉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赞美过四明山。这里曾经是“唐诗之路”的中心驿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

宁波市林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浙江省建场历史较早的国有林场之一,地处四明山腹地,与宁波市、绍兴市的12个乡镇46个村接壤。林场经营面积9.85万亩,森林覆盖率95.32%,生态公益林占比达92.8%,活立木蓄积量近60万立方米。林场平均海拔700余米,几乎包括了四明山所有主峰,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异,夏日凉风习习,冬季白雪皑皑,有“夏天的莫干山,冬天的长白山”之美誉,是宁波地区林分质量最好、森林资源最优、生态环境最美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市、全省大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市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宁波市林场的建设史是一部林业艰苦创业史、奋斗史、奉献史。建场前,这里大多为荒芜之地,植被稀疏,自然环境恶劣。几代林业职工艰苦奋斗、创业创新,七十年如一日,把昔日的“馒头山”变成了今天的“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由20%提升到95%以上。长期以来,宁波市林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思想,加大力度推进林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宁波市林场先后获得全国十佳林场、中国最美林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浙江森林氧吧、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建成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第四处林业英雄林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专项基地。

保障重点任务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林场致力于建立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先后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和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在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全方位支持下,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主要职能更加突出科技兴场导向,着力加强林业科技力量配置,增设“宁波市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宁波市自然保护地管理服务中心”。

林场近3年共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通过实施森林抚育及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超过1万亩。二是持续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病疫木清理工作,完成松材免疫制剂注射约99万瓶,防疫面积达2.82万亩;每年疫木清理约4.7万亩。三是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两防”。林火监测项目一期已投资500余万元,在林场主要节点安装了6个有效监测半径为10公里的防火监测摄像头,二期计划再新增8个摄像头,预计林场监测面积将达75%;加强森林防火专用车辆、专用装备和专业队伍的“三专”建设,持续推进防火灭火工程及森林防火线改造提升工程,大大提高了森林火灾预警及早期扑救能力。

落实“林长制”蓄力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1年底,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宁波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任市级总林长,联系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宁波市林场全面落实“林长制”,进一步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制定了《宁波市林场推进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及《宁波市林场林长制巡林制度》,着力强化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建立林区、林班、护林员三级网格化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重点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灾害防治、深化改革创新、基础设施提升等六方面的主要任务,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创新驱动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宁波市林场积极探索“科技兴林”之路,全力推进林业科技研究推广,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林业高效发展。林场先后投资2800万元,大力推进国家级项目“珍贵与高山树种良种基地”建设,开展珍贵稀有树种收集保存、高山特色用材树种生产示范和樱花、槭树、高山杜鹃等特色景观树种繁育,对林场区域内的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开展群落调查保护与种苗繁育工作,为加快建设全国林木良种基地及市林场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下坚实基础,为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宁波市林场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创建名单。林场与发改、财政等多部门沟通,未来3年争取资金近1200万元用于建设碳汇先行基地,预计到2025年底,将完成林业碳汇项目前期开发、森林抚育模式创新、先行基地数字化监测平台建设、林业碳汇工作成效和自然教育宣传科普基地建设四大重点任务。

1 红枫秋景

2 水帘洞瀑布

建立“四联”机制合力构建林业发展共同体

宁波市林场积极探索实施国有林场与乡村集体多种形式合作,通过“场镇共建”“场村联建”试点,建立“四联”工作机制,服务周边村民,带动周边乡镇林业产业转型、森林文化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提供花卉苗木和技术指导,全力助推革命老区现代化,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结对共建以来,宁波市林场为当地生态价值转化、林下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建立合作造林、林地流转、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动合作机制。此外,林场还与周边5个乡镇签订联防联控协议,按照“同心同责、同防同治”原则,加强区域联建联防,构建森林防火、资源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联控工作机制,通过织密四明山区域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网,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同保护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发展生态旅游聚力引领“绿色富民”之路

从建场初期肩挑背扛徒手建设绿水青山,到20世纪90年代砍伐林木换取金山银山,宁波市林场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发展,仍未找到发展绿色生态的康庄大道,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02年,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宁波市林场全面停止“经营性采伐”,由“砍树”变“看树”,“卖木头”变“卖风景”,找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正确道路,引领和推动周边乡村走上“绿色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2003年12月,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与发展,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宁波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随着四明山森林旅游的兴起,宁波市林场开始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与周边农村形成联合优势和规模效应,以资源保护和利用惠及革命老区,振兴山区经济,推动群众早日走上小康之路。十余年间,周边乡村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上山砍树的村民变成了农家乐的老板;在家养鸡的农妇变成了农家乐的厨娘;运送木材的拖拉机换成了崭新锃亮的小轿车。特别是离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4公里的仰天湖大山村,在宁波市林场的大力引领和帮助下,农家乐搞得红红火火,家家户户都当“老板”,成为浙江省榜上有名的特色乡村。

宁波市林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人文林场”“魅力林场”“平安林场”“智慧林场”“和谐林场”五大特色林场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国有林场,努力实现国有林场改革后的“第三次创业”,为践行“两山”理念、当好宁波林业发展“重要窗口”模范生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四明山林长制宁波市
关于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思考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五项配套制度
我省举办林长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全区林长制工作
基于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研学旅行野外设计
我是快乐的小驴友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宁波市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现状、问题及导向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