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提升育人实效的探索

2022-02-10 18:13李雪梅许益锋郑瑷孟郑培远丘琳张小倩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意组织化社会化

李雪梅 许益锋 郑瑷孟 郑培远 丘琳 张小倩

2021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全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党史学习教育也成为高校党建引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化学习、社会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个人化学习等多种类型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活动育人成效几何,目前还较少得到实证性的探讨。党史学习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高校党建要培养面向知、情、意、行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切实增强实践育人效果,高校必须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党史学习育人成效评价体系,才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但是,目前专门用于评价党史学习育人成效的评价体系还比较少见,以致高校教师、党务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在需要对相关育人成效作出反馈时面临困局,“实践—反馈—改进—再实践”的教研闭环难以形成。本文以知情意行体系为基础,构建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评价模型,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实效的建议。

一、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评价体系的适切性

“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初产生于孔子朦胧的“知情意行”教育思想。在心理学理论中,“知”指的是认知,包括感知觉、意识、记忆、思维,整个是一个逐步上升逐步整合的过程。“情”指的是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意”指的是意志,其本质就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目前以知情意行评价个人表现的方式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使用广泛,且在三个核心层面与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评价的要求契合。

(一)特点、要求的契合

“知、情、意、行”育人成效的特点,与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相对应。高等学校要真正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效果,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效果评价办法与党史学习教育目标和要求相贴合。知情意行的四个方面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通过知识获取、情感提升、意志坚定以及行动力强化为主要外显指标,体现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成效。采用知情意行育人成效评价体系对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评估,可以通过评价知情意行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跟踪、反馈、调控、校准,边活动边评价,以评促建,保障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手段、目的的契合

知情意行评价体系与党史学习教育在手段、目的上同样契合。党史学习教育是具体抓手,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知情意行方面的育人成效是目的。高校为了实现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的目的,会采取他们认为能实现目的的手段,例如开展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以及个人自学等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这些手段与知情意行评价体系中依次采取的三级具体指标吻合,这就使得研究者在运用知情意行评价体系评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的过程中实现了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三)形式、内容的契合

知情意行评价体系、育人成效评价、党史学习教育三者的内容要求也是契合的。从学生发展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育人成效评价,包括学生在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后的知识提升、情感增强、意志坚定以及行动力强化四项内容。针对不同的评估内容,知情意行评价体系提供了不同的具体指标。通过对党史学习教育具体内容的确定,突出学生行为的改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评估者可以利用知情意行评价体系得出的诊断性结果,回溯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反向分析研究影响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的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促进今后的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活动。

二、知情意行合一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实效评价体系

(一)黨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模型的构建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评价模型的总体框架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构成,并按照一定的原则设置若干分指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为了对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进行精准评价,本文将认知行为理论以及布鲁姆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理论融入育人成效评价体系构建之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大目标,以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前后的“人的变化”为主线,将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的评价细化为学生对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知识提升、情感体验、意志力变化以及行为表现四个方面,如下页图所示。

高校学生认知观念方面的育人成效对应学史明理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直接体现就是大学生要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英雄人物、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有所了解。学史明理可以促进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

高校学生思维意志方面的育人成效对应学史增信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体现是大学生要通过学习党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体体现在:有明确的未来规划和目标、对战胜困难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充满信心。

高校学生情感道德方面的育人成效对应学史崇德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体现是大学生要内化崇高精神,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增强遵守社会公德意识以及成为行得端、做得正的人。

高校学生在行为表现方面的育人成效对应学史力行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体现是大学生要学会运用历史智慧提高实践本领。具体包括能运用领悟到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更积极地“为他人做实事”、更加努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育人成效,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效果进行总评。

(二)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计划性的原则,我们构建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评估体系。客观性要求评价者避免成见效应,即不因评价对象与评估者关系决定评价结果。发展性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知、情、意、行四方面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育人取得的成效,是鼓励和促进的手段,而不是贴标签的工具。指导性表现为要在不同阶段揭示不同问题,并及时反馈漏洞、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深入。计划性体现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即基于不同类型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四个维度的育人成效进行评价,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也紧密地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晰的党史学习教育四个目标紧密贴合,以便广泛获取信息,避免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调查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式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基于知、情、意、行四方面,为评价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而制定,面向2018—2021级学生发放,主要统计2021年以来党史学习情况及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成效,目前共回收124份有效问卷。

(二)人口学变量与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关系

数据表明,人口学变量中政治面貌与专业类别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成效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性别与年级与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具有相关关系。

(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情况

根据日常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汇总,统计参观红色遗址、主题展览、观看红色影视剧、阅读红色经典、唱红色赞歌、讲红色故事、听党史专题党课及宣讲、党史专题培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参加党史专题主题党日活动参与的数量。发现不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参与平均数中,观看红色影视剧平均数最大为2.55次,阅读红色经典约1.96本、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98次,2021年每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约开展2次。

(四)不同类型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育人成效

1. 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情况

高校能积极部署开展组织化党史教育活动,但学生尚未达到积极主动投入参与党史活动的状态。统计学生对具体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评价,发现对观看红色影视剧的评价最高,其次是阅读红色经典,而组织专题宣讲的评价最低。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更喜欢通过感染力强、自主性强的方式学习党史。

2. 社会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情况

学校方面,高校开展社会化党史教育活动的频率有待提高;学生方面,大多学生经常参与社会化教育活动。这说明尽管高校没有经常性开展社会化教育,但是大多学生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高校有必要提高社会化学习教育活动的举办频次。统计学生对具体社会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评价,发现对观看实地打卡红色地标、体验红色路线的评价最高,其次是参观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而唱红色赞歌的评价最低。学生对社会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价普遍高于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实地体验、实操性强的方式学习党史。

3. 网络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情况

高校能积极部署开展网络化党史教育活动,大多学生也能经常参与活动,但是主动性不高,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能从内心上真正热爱与积极投入党史教育活动。统计学生对具体网络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评价,发现对网络党史打卡活动的评价最高,其次是网络党史知识竞赛,而网络党史课程的评价最低。网络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评价和认可度普遍低于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低于社会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可见,比起其他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线上的黨史学习教育课程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这表明大多学生没能积极主动通过网络学习党史,主动性与参与度有待提高。

4. 总体比较

总体上,高校党史教育活动开展频率为组织化>网络化>社会化,学生参与频率为社会化>网络化>组织化>自学,主动性为社会化>组织化=网络化>自学。我们发现,活动开展频率排序与学生参与频率、主动性排序完全相反。换言之,尽管学校积极推动组织化教育活动开展,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参与度却没能达到理想化的水平;相反,虽然社会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程度最低,但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达到最高。因此学校有必要将开展频次适当向社会化教育活动倾斜,同时改良组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与内容。

5. 不同类型党史活动教育获得的成效

在不同类型党史活动教育获得的成效上,社会化>组织化>网络化>自学。这表明,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教育实效达到最佳,活动育人润德无声,即证实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育人实效次之,与前文结论相符,由于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不高,因此尽管活动开展力度大,但由于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主动,因此育人成效也只能处于尚好的水平;网络化学习活动教育,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与真切的情感交流,育人实效也只能处于一般水平,因此学校应加以重视,充分发挥、提高网络育人的功能;最后自学活动育人实效最低,不难理解,党史学习并非强制性的活动,学生在这方面的注意力和时间分配较少,因此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内化修养。

6.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举行次数、参与次数以及主动性与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的关系

将党史学习教育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的育人成效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常见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参与次数,以及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社会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频率、网络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自学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参与频率以及主动性。数据表明,以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并且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这说明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参与主动性、提升活动举办频次和学生参与频次,可以有效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育人成效。

四、对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建议

(一)以组织化活动为基础,充分发挥集体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关系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工作,因此,党的各级组织、各个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在抓好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开展贴近当代大学生喜好的集体观影等活动,加深对党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念。二是通过大思政课程学习,充分发挥思政课政治信仰确立、德育资源供给方面的核心优势,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三是通过开展线下知识竞赛等互动性强的活动,加深對党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为党史知识的运用打下基础。

(二)以社会化活动为延伸,深入拓展教学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录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基因库”作用,选择有党史教育意义的地方,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我们才能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党史学习教育要树立社会实践的大视野,形成社会实践的育人大格局。要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教育,把具有体验式、互动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以网络化活动为补充,创新开发教学手段

科学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紧扣党史教育的正确性、思想性。一是党史教育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用通俗易懂、生动新颖、符合年轻人话语体系的方式方法传播党史,切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思维能力,增强党史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依托网络为党史学习教育赋予新活力、扩大覆盖面。根据青年网络化生存的特点,把抽象的党史学习教育形象化、具体化,使学习教育内容更生动。

注:本文系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专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提升育人实效的实证研究”(编号:DSYJ017),“短视频‘党史学习育人长效机制研究 ——以粤港澳大湾区若干高校为例”(DSYJ015);2021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史在线学习有效性策略探究与分析”(编号:2021GJ010);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党建创新立项项目“高校基层党建活动提升育人实效的模式研究——基于主题党日活动的实证检验”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情意组织化社会化
山高路远情意长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复合蛋白原料组成对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