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作业设计探讨

2022-02-10 02:37刘翠英山东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科学作业内容

◇刘翠英(山东: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

项目式作业,指的是学生以项目式探究的方式,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技巧,对作业内容进行实践探究。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综合,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通过作业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融会贯通能力的有效发展与提升。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深入分析现阶段科学作业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了解现阶段作业设计的弊端和不足,并且灵活应用项目式实践作业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切实地走进科学世界,运用科学知识解答科学问题,进而促使学生科学创新素养的有效发展和提升,达到高效的作业布置效果。

一、小学科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是为了促使学生对知识有效掌握,发展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促使学生全面提升与发展。科学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内容的设计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科学作业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设计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现阶段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具体分析和整理。

(一)形式单一

作为教学最后的活动,一直以来,作业的形式都是抄写知识点、习题解答、练习册等。这种作业形式将学生束缚在书本上,学生只能通过枯燥的文字,对相关的知识点内容进行深度的巩固性记忆和学习。学生对于科学作业的积极性会急速下降,而且在这种作业形式下,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存在于表面,虽然能够记住知识点的内容,但是应用知识点灵活变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这也是当前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中的一大弊端,是现阶段教师作业改革面临的一大重点问题。

(二)内容固化

作业在教学中承担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科学的认识。科学本来就是一门融合天文地理的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长期以来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业的内容设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业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只有合适的内容才能够发挥作业的价值。但是通过对现阶段教育形势的思考和了解发现,当前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相对固化,通常都是围绕每个小节的主题进行,忽视了科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导致作业内容不能够对学生起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

(三)缺乏实践性

科学学科知识是在不断探究和思考中得出的真理,其知识的应用同样是基于生活、自然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探究性的课程,作业的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科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依据课程自身的实践性、探究性和操作性,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得到有效提高与发展。但是通过对当前阶段科学作业设置的内容和情况分析,发现教师对于科学课的活动性有所忽视,由于作业沿用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使得整个作业活动的实践操作性极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提升和发展,降低了小学科学作业的有效性和教育价值。

二、小学科学项目式作业设计探讨

小学科学课的项目式实践作业内容的设计,最重要的是以实践、研究为主,驱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主动参与。项目式实践作业活动的设计应该基于现存的问题提出多样化的策略,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作业的价值,发展学生科学能力和素养。

(一)注重从身边事物入手

小学科学的内容很贴近现实生活,主要从身边事物入手,让每个学生大胆地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然后展开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所以,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实践作业的时候,应该明确科学课的意义。要基于课程的本质和意义设计作业内容,从身边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地探索这些知识、找寻答案,提高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节课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基于本节学习的电路故障的原因,设计项目式探究作业。可以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电路问题,让学生分析电路连接的故障有哪些,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连接才是正确的。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实践作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行做合一的学习思想,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所以教师要尽量将学习活动交给学生。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自身的团队意识,使其明确建立协作共赢的思想,在合作的过程中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在设计项目式科学探究作业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

比如,在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中《观察土壤》这一节课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自然实践探究作业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进行探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自己挖掘土壤,收集到小花盆中,然后回到教室。每个小组进行观察,找寻土壤中的东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摩擦出不同的思想火花,展开探索,提高对本节内容的探索意识。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疑问,而这些问题就是学生深入探索的动力,能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让本节作业的内容更具有实践操作意义,从而有效完成作业设计目标。

(三)注重实践探究

作业的存在除了巩固相关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素养、综合能力的拓展。项目式实践探究作业要以全面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设计。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要考虑作业内容能发展学生的哪些能力。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拓展性,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为此,小学科学项目式实践探究作业的设计要全面分析教学的主题,基于主题进行有效的拓展设计,让学生尝试在完成作业中举一反三。

例如,在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中《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这一节课作业的时候,由于前期学生已经了解了标本的制作方法,并且经过了实践练习,所以,在设计项目式实践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基于此主题进行拓展,设计“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的项目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例如,树叶、花朵、蝴蝶、蜻蜓等等,引导学生自主选定主题内容,然后通过实践探究作业,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提升与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通过科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科学素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对于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作为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作业的设计应该基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以项目式实践探究活动作为作业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首先明确项目式作业设计的意义,分析当前作业形式,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完成作业,进而在实际探究中巩固学习成果,促使学生科学能力和创新素养有效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作业
主要内容
科学拔牙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