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2022-02-11 03:38殷文奇田伏红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营林生物防治

殷文奇 田伏红

浅谈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殷文奇 田伏红

(国有高台县三桥湾林场 甘肃张掖 734300)

林业中的有害生物会对林木造成伤害,从而使林业经济遭受损害。因此,需重视和加强林业生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营林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文章对林业病虫害的营林技术防治方式进行概述,探讨了营林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利用营林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几点措施。

营林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林业病虫害呈现出生物种类多、繁殖率高的现象,森林生物病虫害直接影响了林木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与转化。采用常规的防治手段,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治理。森林资源保护势在必行,它关系到森林产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1]。为了防止森林资源遭到病虫害的威胁,适宜以营林技术为立足点,结合生物化学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全面综合进行生物病虫害防治。本文以张掖市林场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业生物病虫害的应用及发展。

1 营林技术概述

1.1 营林技术的基本内涵

营林技术包括一系列的科学化营林过程,其技术内涵包括选苗、移栽、水肥控制、生物病虫害防治等系列过程,通过营林技术的科学化管理,能够实现树木的健康生长,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营林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使林业基本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使传统的造林思想得到更新。营林技术的应用应该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1.2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2018年,我国林业部门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林业中已知的有害生物已达2 400多种,而未知的病虫害种类远不止于此。有害生物给林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森林资源发生重大损害,有必要进行综合防治。营林技术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作用[2]。鉴于此,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落实营林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必然防治手段。营林技术其具有的先天灵活性,能够针对性地增强治理效果。综合现代林业技术体系来看,营林技术不但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而且它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

2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概述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虫害、病害、有害植物。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是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整体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达204种,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未触达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据统计,每年发生林业病虫害的森林资源达1.78亿亩,其中乔木林灾害面积最大,乔木林受灾面积高达50%,整体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总计超过1 100亿元[3]。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森林资源的快速开发,使生物病虫害防治面临全新的挑战。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使森林资源开发、森林资源种植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也对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第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面临更多的复杂问题。因为在人工种植树林的过程中,树木品种过于单一,树木种植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有害生物的问题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第三,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防治方式的单一化,使病虫害适应性增强,抗性增强。例如,长期使用化学防治,使林业生物病虫害防治,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病虫害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抵抗性,进一步加大了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困难。与此同时,较多的病虫害繁殖能力较强,同类药物不能抑制这种繁殖能力,这进一步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困难。

3 营林技术措施

张掖市是甘肃省十个林业重点城市之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78万亩,森林面积888.46万亩,森林覆盖率15.65%。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30万亩森林城市建设营造林工程,已完成27.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47万亩、封山育林6.1万亩、退化林修复8.13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然而,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的治理一直是一个难题,采用了很多的治理方法但是取得的效果一直都极为有限。近年来,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带领下,当地林农开始应用营林技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优化生物的防控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措施。

3.1 优先选择抗性树种

在我国林业部门进行林业营林技术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抗性树种。抗性树种是天生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作用的树种,它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培育的一些树种。在过去的40年中,这一部分抗性树种落实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细节,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实效,这给后来的营林技术应用提供了参考。时间见证了抗性树种对于病虫害防治的先觉性,能够从源头上避免经济损失和环境恶化。因此,在未来的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循环性,要结合当前的实际病虫害发展态势,张掖市继续选择抗性树种的培育,加强林业基础阶段的免疫能力[4]。另外,还需要结合张掖市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及时期,尽量要选择抵抗能力高的树种,例如天然抵抗白蛾、抵抗天牛类的树种类型,这部分树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种植,而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杨树品种,可以在生长过程中对于一些病虫害起到天然的抵抗作用,这些毛白杨等品种对于天牛有天然的抵抗能力,另外,一些树种会对天然的病虫害昆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例如青杨或小叶杨树。增加这些树种的种植和培育,可以在树木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作用。另外,经验性种植结果显示,为了树种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应该在营林技术中增加杨树和枫香等树种的培育,这些树种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天然防治病虫害作用。

3.2 应用修枝抚育技术,提高林业生产质量

整形修剪技术是林间抚育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通过科学的间伐和修剪,可以增强林区生长的稳定性。常见的主要抚育技术涉及以下几点。

(1)对于生长过于茂密的地方要进行透光伐,增强林间的光合作用。

(2)对密度过大的林木,可以实行疏伐,促进树木的营养供给。

(3)对于干扰树要进行一定的生长伐,通过林木结构的调整,明确林木的生长方向。

(4)对于有害的树木要进行卫生伐,对于卫生伐之后产生的疏松地带要及时补植。

(5)及时清除妨碍林木生长的杂草、灌木。

(6)生长不良或生长过于茂盛的树木,影响光照和通风。在这种情况下,要对这些树木进行修枝处理。

上述六点都是林间抚育技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实施修枝抚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林木的日常生长状况,采取多种方式联合进行修枝整形,可以促进林木的正常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3.3 营造混交林,增强树木对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

当前,张掖市的林业资源大部分采用人工造林来进行资源补充,人工造林分为纯林和混交林两种。经过大量研究,混交林的病虫害防治能力更加突出。因为混交林在生态发展过程中,树木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构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同的树木对于病虫害的吸引和防御不同,导致混交林能吸纳更多的有害生物,防止单一化的病虫害产生重灾现象。混交林养育了一些生物病虫害天敌,这些天敌与病虫害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食物链,有利于降低生物病虫害的发生率。而纯林在生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弱势,其树种单一,容易产生单一生物数量剧增的现象。相比于人工混交林,纯林的生物链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生物链断裂或者恶性循环的现象。因此,张掖市在符合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的前提下,积极营造混交林,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生物链[5]。与此同时,混交林的营造过程中,可以形成多个角落的叶腐殖层,这些叶腐殖层有效地为森林的生物提供了栖息之地,防止有害生物对树木本体进行侵害。在营造混交林的过程中,张掖市种植了一些浅根性树种,这些树种因为根系分布层次的不同,彼此不争抢养分,实现了营养资源的层次化吸收。同时,树木的高低不同,使光照和水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这些混交营林技术,增强了树木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3.4 林区设置隔离带,避免病虫害持续传播

设置森林隔离带,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的自然传播,因为病虫害具有迁移能力,如果不设置隔离带,病虫害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迁移,因为原地的食物减少会促使病虫害前往新的地方觅食,所以设立隔离带能够有效地阻断病虫害的迁移路径。此外,设立隔离带也能够科学地调整树木的生长环境,及时通过人工隔离带的影响促进树木生长。除了设立隔离带,还要改善林间卫生——包括拔除影响树木生长的一些杂草、藤蔓,提高树木的通透性,促进光合作用和通风透明。对于秋季时产生的落叶和虫卵要及时清除,既能起到防火作用,还能阻止来年病虫害的滋生。

3.5 实行封山育林,增强林木抵抗能力

实行封山育林,是通过限制人类破坏活动,让植被自我恢复,达到林木本身抵抗森林病虫害的效果。采用一定的封山育林方式,能够实现物种保护,实现森林资源的自我繁殖与生长,它不仅成本低,还能够快速绿化覆盖。相关研究表明,在实行封山育林政策之后,局部气候条件得到调节,林木的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尤其是对张掖地区松毛虫的防御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封山育林阶段,通过生态循环的自我调节,能够破坏病虫害形成的条件。不过,采用封山育林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封山之前要建立完整的规划方案。划出封山范围,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并且和管理主体签订相应的奖惩措施和护林公约。

第二,封山育林政策要灵活性实施,结合当地的林木分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地貌特征等,选择全封山、半封山或者轮流封山等模式。

第三,封山育林不是限制林业资源开发,而是以保护为基础,促进后期的开发效益。在封山育林期间,应当有效地清理杂草,补种林木,保持密度设置合理,并且采用一定的间伐政策来促进林木的有效生长。

3.6 确保林木健康生长,加大林业管理力度

促进林间管理力度的加强和管理效率的提升,能够在树木日常生长状态下,建立常态化的保护和监测机制。林间管理虽然复杂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却能够给林木的生长带来重要保障。林间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定时对树木进行浇水、培土、修枝、剪叶,避免有害生物带来的损失。

第二,制订有关病虫害防治的综合计划,结合林木具体生长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三,对于部分林区要发挥封山育林作用。采取一定的封山育林措施,能够帮助森林系统进行生态自我愈合。

第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化的林间采伐政策来控制林木的消耗,对于非法占地、非法毁林等行为要做出严厉处罚。

第五,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提高林区执法能力、执法广度、执法力度,保护森林资源。

3.7 做好宣传工作,提升防治工作成效

想要促进林业生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应当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危害及时公开给公众,通过信息的透明化,让人们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除了病虫害防治,要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将全面治理机制应用到森林防护体系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第一时间了解病虫害动态,通过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确立病虫害防治的全面规划,形成病虫化防治的常态化机制,逐渐确定科学化方法论,进行调查工作,展开有效处理措施。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专业化技术手段,对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信息素检测技术和照明技术的应用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发挥,都需要充分运用于生物病虫害防治过程。同时,在信息的运用过程中,要打造专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来对林业决策进行数据支撑。在硬件设备的配备上,要将手持移动设备和林业病虫害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以随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4 总结

为了加快张掖市地区生态林业恢复速度,充分发挥造林技术的作用,达到有效防治有害生物的目的,笔者根据张掖市地区林业生态分布特征,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林业生态保护建议:选择抗性树种植、采用混交林造林政策、实施修枝抚育技术、实行封山育林政策、设置林区隔离带、加大林业部门管理力度、做好林业保护宣传等。未来,张掖市将会向着林业防治病虫害综合化方向发展,采用生态优先、技术创新的方式,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1]张钰.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22,56(2):118-120.

[2]马海莉.浅析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2,16(2):98-100.

[3]苏万青.试论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J].农家参谋,2020(13):157.

[4]韩丹.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8(12):104.

[5]王卫东,杨耀长.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8,38(16):189.

Application of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the Control of Forest Pests

Yin Wenqi Tian Fuhong

(State-owned Sanqiaowan Forest Farm of Gaotai County, Zhangye, Gansu, 734300)

Harmful organisms in forestry will cause damage to trees, thus causing damage to forestry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rest biological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adopt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to protect forest resour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of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forest diseases and pests,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rest diseases and pests by using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es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763

A

2095-1205(2022)12-57-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16

殷文奇(1984- ),男,汉族,甘肃高台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营林生物防治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