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

2022-02-11 08:29文/李
中学生天地(A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三五九旅南泥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李 毅

读大学时,老师让我填写中学母校的全称,于是我写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老师问我校名为什么有华山,我骄傲地告诉她:“我的祖辈是西北野战军第二军第六步兵师战士,部队代号‘华山’,为了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才有了华山中学。”

同学们看新闻或疫情通报时,可能会留意到“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说法。到底什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身为兵团第三代的我很想跟大家讲讲。

在新疆,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说的就是我们兵团的历史。也许你听过《南泥湾》这首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由屯垦南泥湾出名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发展而来的,兵团司令员王震曾担任三五九旅旅长。

我的祖辈,是走过万里长征、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战士。新疆和平解放后,守在国防最前线的他们拿起坎土曼(一种当地农具)开始了垦殖生产。1954 年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组建,广大战士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他们的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此后,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加入兵团行列,投身新疆建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及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建水利,开垦荒地。我的祖辈们在茫茫戈壁扎下了根,硬生生地建起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沙漠绿洲。

敢向沙漠要耕地,敢问日月换新天,兵团人书写的是“沙退人进”的故事。中西方文化存在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面对灾难的方式。西方神话故事中,遇到洪水就要造方舟逃难,中国则歌颂大禹治水。中国人面对天灾时,更具有抗争的勇气,而支撑他们的就是超强的凝聚力、组织力及牺牲精神。

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拥有200 多个农牧业团场和数以千计的连队、施工队,建起了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虽然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但享有省级权限,所以需要单独列出它。

虽然我在外地读大学、找工作,但兵团人的热血、汗水和乐观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告诉我要将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的命运,不争名利只争朝夕,于惊涛骇浪之中,做无言的中流砥柱。

猜你喜欢
三五九旅南泥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南泥湾途中》
南泥湾开荒志
开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三五九旅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人民日报》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道的研究——以兵团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
南泥湾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兵团精神
追溯三五九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