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话语阵地研究

2022-02-12 01:04左佐垄川吕海华何英骏覃春柔
关键词:附院医院文化

左佐垄川,吕海华,何英骏,覃春柔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Vlog 全称为Video Blog 或Video Log,即视频博客、日志。通常是指创作者以第一人称为视角,通过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拍摄工具,以图文、视频、动画等集合的表达形式记录生活和分享生活。Vlog 属于短视频的一种类型,相较于“快手”“抖音”等平台投放的大多数短视频作品,Vlog 能够带给受众更多的沉浸式体验,由于表达上的直观和立体,使得读者与作者围绕作品创作的价值理解程度更高,更易于产生情感的共鸣[1]。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医院如何借助新媒体打造自身品牌特色文化,提高自身影响力,将成为与其他同级医院竞争的关键。[2]

一、“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人们汲取外界信息的发展态势趋多样化、碎片化,短视频市场发展迅速,而Vlog 凭借其大众化、生活化、个性化等特点,迅速占据了我国大众娱乐市场的风口,成为短视频创作行业细分市场的重要阵地。2021 年9 月15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以下简称《报告》),综合反映了2021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报告》还指出,当前短视频创作正在朝高质量发展,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视频的兴起为主流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提供了新的契机,各大媒体纷纷将其作为创新转型的突破口。如2019 年的“两会”期间,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均采用了“Vlog+新闻”的新闻报道新模式,此举为民众刷新“两会”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是“Vlog+行业应用”不断延展扩大的标志,对于新闻媒体事业而言,有效填补了专业媒体不可能永远在场的欠缺[4]。通过上述数据参数和理论观点的多维解读,均明确指向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高地,“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价值引领势在必行。

二、“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应用性实践

医院品牌文化是医院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注重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医院品牌文化能提升医院在竞争中的优势,与此同时,医院在整个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5]通过对“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三个应用性案例进行分析,以看得见、听得懂的第一人称视角还原真实医疗场景,为医院品牌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1.Vlog+战疫英模。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援助代表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行动诠释了这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都制作了《战疫Vlog》系列的报道,以“Vlog+战疫英模”的事迹视角,记录在抗疫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向全国人民展现新时代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英雄模范精神。一方面能够激发医护工作者的奋进力量,使他们更加感受到职业的神圣和使命的荣光;另一方面让受众切身感受到医护工作者的不易,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医院可根据本院情况,将抗疫一线代表人物或其他光荣事迹代表人物的经历和采访制成Vlog,加以宣传并借此引领本院品牌文化建设,提高自身软实力。

2.Vlog+纪录片。从广义上讲,Vlog 也是纪录片的一种形式,但Vlog 与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Vlog 侧重第一人称主观叙事,而纪录片更加偏向于第三人称的客观记录[6]。将Vlog 与纪录片相结合,实现了两种不同媒介的优势互补,更能增加观众的沉浸式体验。近年来,各种医疗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例如,《人间世》 《我的白大褂》及《急诊科故事》等真实形象地展现当今医院的一线临床工作场景。纪录片为Vlog 作铺垫,Vlog 可作为纪录片的叙事补充,这种平民化、扁平化的叙事风格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性[7],且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不仅能增加民众对当今医疗诊疗工作规范的认知、减少公众的误解,还从侧面展现出医护工作者在医疗工作当中“医者仁心”的高尚品德,优秀的医护人员塑造出优秀的医院品牌文化,优秀的医院品牌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激励着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从而坚定对医院品牌文化的自信,推动着医院特色品牌文化的持续建设。

3.Vlog+音乐创作。Vlog 作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其中也不乏有音乐创作的素材,创作者通过自导自演的方式,将想宣传的社会文化或想表达的情感在歌词歌曲中表现出来,此类方式的受众群体主要为青年。例如,在2021 年的中国医师节前夕,来自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宣传信息科的小陈将他自创的Vlog 音乐视频《不当医生那七天》上传至网上,讲述了当医生过程中所练就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及如果医生转行这些技能可用到何处,视频带有一定的娱乐性,获得了网友们的点赞,短时间内就收获了上百万的播放量。在此之前,他也带领着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过护士节、医师节及医疗科普宣传相关的音乐创作,这些视频均受到了网友的喜爱与支持,这也使小陈所在的医院得到了关注,医院知名度随之提升。通过“Vlog+音乐创作”的宣传形式记录医疗工作的日常,并辅以动感、有节奏的音乐说词,为原本严肃的医疗话题营造出轻松、娱乐的氛围,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无形之中推动了医院品牌文化的发展。

三、“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经验性策略

医院管理者应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定位本院品牌文化的建设方向,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多维度宣传,坚定文化自信,激励广大员工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医院贡献力量。以下将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下简称“右医附院”),为“Vlog+医院品牌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介绍一些经验性策略。

1.树立“患者至上”的医疗原则。医院文化的特殊性,是由医院本身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的性质决定的[7]。医院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人,当个人的健康受到侵害,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到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所以,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应该是以“患者至上”,一切为了患者的需要出发。不论医院的品牌文化建设的方式如何,其最终目的都是打造一个让病人信任、舒适的现代化医院。在利用“Vlog+”模式推进医院品牌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及家属的个人意愿,例如,在右医附院坚持“根植老区为人民,医者患者一家人”的服务宗旨,塑造医院品牌,致力于打造桂滇黔交界区高水准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在拍摄需要获取患者相关病情进展用于科研、教学或宣传时均征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并对师生进行严格培训,避免视频材料外泄,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2.找准自身的目标定位。如何在与同级医院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常常是医院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每个医院的服务对象不同,定位也不同,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发挥其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文化。右医附院根植于红城老区,地处桂滇黔三地交界区,服务对象多为百色城乡及周围县市居民,定位为创建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诊治为主,以创伤康复、微创、介入和无痛治疗为特色,面向东盟、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大型现代化医院,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基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此外,右医附院地处桂西,为地中海贫血、蛇咬伤、肾病等疾病的多发地,医院先后成立了桂西地区高发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桂西毒蛇咬伤救治中心等特色医疗服务中心,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医院。

3.打造高质量文化建设队伍。“Vlog+”作为新媒体背景下的产物,要想充分将其利用于医院品牌文化建设,还需要打造一支高质量文化建设队伍。Vlog 的创作门槛较高,要想呈现一个完美的作品给众人,从视频的规划、拍摄到剪辑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够胜任。右医附院宣传部在学校和医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选取有相关经验的师生参与医院媒体的运营,注重打造本院的品牌文化特色,并加强对地区高发病进行科普,形成了一支高质量的文化建设队伍。如右医附院抗疫专题片《红城逆行右医力量》,此片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精心制作和打磨,广泛收集医院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在抗疫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结合医务人员的Vlog,以真实记录的形式全方位展现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右医精神,向社会传递右医附院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正能量。这部作品最终从全国报送的三千余部健康中国微视频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六届健康中国微视频大赛入围作品奖。

4.“Vlog+医院品牌文化”未来发展眺望。医院品牌文化建设是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如今,右医附院在学校和医院党委的领导下,找准自身的目标定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创建和发展医院品牌文化,以党建引领医院发展为切入点,以“Vlog+医院品牌文化”为主线,打造出一支高质量文化建设队伍,着力培育具有医院自身特色、展示时代特征和医院良好发展愿景的先进文化,从而有效促进医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Vlog+”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医院在利用其塑造自身品牌文化同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助“Vlog+”讲好医院故事、传播医院声音、顺应时代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医院贡献力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附院医院文化
专家集体跳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
为县级医院定锚
我校第二临床学院在第五附属医院挂牌成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