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2022-02-12 01:04韩晓旭黄德杰
关键词: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韩晓旭,黄德杰

(山东科技大学 智能装备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之思,为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不竭动力。站在新时代,“三全育人”作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战略要求,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育人维度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0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2022 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强调推进劳动教育,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1]。当前,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正是回应劳动教育被忽略的现实问题,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规律,站在主体、时间、空间三个要素层次给予劳动教育全面的指导,旨在构建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学生发展的三位一体劳动育人路径。“三全育人”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如何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规划劳动育人工作,是高校劳动教育亟需面对的问题。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的审视

“三全育人”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循的主方针,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出发力图构建育人主体协同、过程连贯、方式多样的育人合力。笔者为了清晰探讨“三全育人”和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出发审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为劳动教育全面推进制定了发展蓝图。

1.理论视角:系统论、矛盾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为劳动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首先,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揭示了“三全育人”的结构规律,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境中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三全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充分调动起来,利用系统内、外部力量,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合作的育人格局。劳动意识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是由单一的学段来确定,也不是由单独某个人来培养,劳动素养的形成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的形成是多个主体的协同力量,各教育主体要彼此关照、相互协作,实现劳动教育价值观念培养的一致性。其次,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反映了“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的,把握好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思想变化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突出“全过程育人”。从纵向时间维度来看,大学四年发展阶段的特点、需求、发展目标是不一致的,价值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变化,因而劳动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的时间规律,在各个年级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建了“三全育人”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三全育人”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要以“三全育人”为依托,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内化于劳动价值培养过程,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思想动力。

2.现实视角:立德树人与知行合一相结合。激发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意蕴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2]。“三全育人”为劳动教育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是“三全育人”的实践表征形态,两者共融共生共建,共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服务。“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坚持的基本理念,劳动教育是教育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内容,“三全育人”与劳动教育在目标上形成互促关系、在内容上形成耦合关系、在方法上形成互补关系,筑牢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此外,劳动教育融入“三全育人”理念是以知促行、以劳促全,在育人各个环节深挖劳动教育元素,在不同的时空中涵养劳动情怀,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劳动教育场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启润心智、自立自强,形成崇尚劳动、融于集体、关心社会的健康人格,承担起应有的劳动责任,树立“立德、尚智、崇美、求善”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塑造时代新人的行动力和决断力。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三全育人”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引导和方向引领,同时也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但站在“三全育人”的视角,劳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无论是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的价值意蕴都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1.主体维度:协同育人流于形式。“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劳动教育应是全员参与、共同配合的劳动育人共同体,各教育主体间彼此协作、层层递进。但从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与学生熟悉程度较高的育人主体没有正视劳动育人的价值,仅仅是停留在督促学生整理宿舍内务、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很少将这些常规化的管理与劳动教育建立联系,缺乏对劳动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引导,学生很难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有时还会引起学生对于劳动的负面情绪。当前,不少高校为了使劳动教育更加规范化,设置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是部分教师未能读懂、弄透课程标准的要求,片面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把教学任务完成就好了,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漠视劳动教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大学生都是成长在“4+2+1”的家庭结构下,家长宠溺孩子,导致部分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劳动中拈轻怕重。究其原因是多数家长在学生的成长中从未重视过劳动教育,甚至有的家长根本不知何为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主体缺失削弱了劳动教育多主体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的实效性。

2.过程维度:育人链条衔接不畅。全过程育人将育人理念贯穿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涵盖学生入学、毕业再到就业走向社会的全过程,突出育人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学生在各个年级阶段的认知能力、需求特点存在差异,在劳动教育时应尊重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打造完整的育人链条。全过程劳动育人实质是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就第一个融入来看,当前,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更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劳动教育更侧重知情意行的再发展,两者关注点的差异使劳动教育与传统教学割裂,导致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劳动元素的挖掘不深入、融入不全面。就第二个融入来看,各个年级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阶段性特征。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延伸范围应是向前延展到高中教育阶段,向后扩展到进入社会后的劳动大课堂,但现有的劳动教育连贯性不足,未能设计出贯穿学生四年成长的劳动育人链条。有的学校头轻脚重,新生入学时对于劳动教育避而不谈,临近毕业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劳动任务。这种“大水漫灌式”的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失衡状况,导致全过程劳动育人效果不明显,难以形成全时空育人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3.方法维度:育人方式缺乏创新。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是在空间维度上把握育人过程,构建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多个要素协同联动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从现实来看,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劳动教育内容呈现形式化与泛化的特点,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发展趋势不足。当前,劳动教育多以劳动周、打扫校园、义务劳动等形式进行,过于关注劳动技能的培养,忽视深层次劳动价值观培养,一定程度上窄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在劳动教育的评价上,不少高校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将劳动教育“量化”,把劳动和学分挂钩,导致不少学生为了完成要求陷入“功利式劳动”或“任务型劳动”。这种将劳动等同于捞学分的功利化想法,背离了原先劳动教育的初衷,学生参与劳动不是为了奉献、提升个人道德情操,而是为了达到利己目的,遮蔽了劳动育人的本真意蕴。再者,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教育内容应体现时代特点,目前劳动教育的形式和主体还是局限于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领域,对于数字劳动、科技劳动、智能劳动等脑力劳动层面的内容涉及较少,无法让学生在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领悟劳动之美。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育人要结合立德树人总体要求,明确“三全育人”指导下劳动教育的“路线图”,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格局,树立科学的整体教育观,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持续探索,不断强化劳动精神培育,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让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1.统筹资源,构建全员协同育人机制。劳动教育过程中交织着知识学习、技能获得、价值观培育等多重目标,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必须结合不同育人主体的能力、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着力构建多主体参与、差异化和制度化的全员育人合力清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3]因此,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归咎为各个高校的任务,而应将劳动教育主体的范围扩大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让高校—家庭—社会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首先,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要打造复合型教师团队,创建劳动教育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干部组成的协同育人队伍,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劳动课程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隔阂与壁垒,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采用集中备课的方式,共同挖掘各门课程包含的劳动育人元素,将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理想信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保障,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抓住“劳动课程专任教师”这一关键,将全体教师纳入到培训范围中,强化教师劳动知识与技能培训,强调思政素养和育人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不同对辅导员、学生工作干部进行差异化、针对性培训。其次,强化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功能,激活家庭教育的育人主体责任,家长要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言传身教,切实做好学生热爱劳动的示范者和引路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辛勤的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融合。最后,强化劳动教育校社联动机制,唤醒社会力量的教育作用。积极动员相关社区、机构、企业、工厂等社会力量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的场所,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对于劳动资源的需求,更加精准地弥补劳动知识与劳动实践的“脱钩”问题,让劳动教育更好地“落地生根”。

2.纵横延伸,打造全程贯通育人链条。全过程劳动育人就是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结合大学生各年级的现实特点,精准对接学情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手段,强化劳动教育的“链”化思维,横纵交织,打造兼顾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劳动教育网络。首先,打造各年级有效衔接的纵向劳动育人链条,在不同年级精准施策,制定符合阶段发展特征的劳动育人策略与内容。大一年级注重劳动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常规性劳动技能培养,初步形成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大二年级注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公益性劳动,同时开展劳动技能与知识初步融合的劳动实践培训,例如专业实训、实验等,让专业精神与奉献精神、专业能力与劳动知识有机结合。大三年级注重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培养,增强二级学院对劳动教育的主导性,依托学院专业特色设计日常生活劳动,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审美教育、专业见习等内容融入劳动教育范畴,逐步引导学生将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应用于个人生涯规划。大四年级注重劳动价值观引导和求职择业规划,通过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优秀校友交流会、就业创业指导等活动,让踏实工作、勤勉劳动成为行动自觉,深刻体悟平凡劳动的伟大与厚重。其次,横向联通,确保各学科建设融入劳动教育元素。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在进行思政教学时要向学生讲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以劳动促发展求生存的发展史以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等。在专业课教学时结合专业特色,运用现实的劳动教育案例或资源将劳动精神的培育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渗透劳动价值观。

3.多维并进,创设全域融合育人平台。全方位劳动育人立足系统观念,把高校劳动育人生态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多角度探索劳动育人的途径。首先,劳动价值观孕育于劳动文化之中,积极正向的劳动文化能够有效释放劳动者的活力,持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4]。在校园中要想创设人人参与劳动的良好氛围,离不开劳动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弘扬劳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文化传播活动,不断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在教学楼、图书馆宣传栏张贴劳动模范人物事迹,举办劳动教育社团、制定学期劳动任务清单,以劳动精神为主题举办话剧、小品、演讲等活动,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专业技能竞赛、科创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其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扩大劳动教育评价主体范围,将劳动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学生平时的劳动表现、劳动成果、就业水平等方面按比例进行核算,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达到一定等级获得相应的劳动教育学分。另一方面,尝试将劳动教育最终评价或反馈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综合鉴定挂钩,发挥评价结果示范引导的正向功能。最后,随着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VR 等技术拓展劳动教育新的发展空间,打造“互联网+劳动”线上劳动教育平台,利用MOOC 平台、超星App 等线上媒体引进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宣传好劳动教育成果,形成集趣味性、创新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新型劳动育人态势。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