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题库”尚可更具“人性”,“便捷设计”还应注重“过程”
——音乐院校专业考试题库建设的初步设想及“乐理”题库设计实验

2022-02-12 14:36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题库科目题型

李 静 张 璟

一、“题库”及“音乐题库”

“题库”,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社会考试中的运用都十分广泛。据目前所能见到者,题库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为“储存试题的仓库”①参见王少湘、林永柏:《关于题库建设的若干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2 期,第87—95 页。;其二是“具有必要参数的大量优质试题的有机集合”②李光明、关丹丹:《关于题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考试》2014 年第9 期,第3 页。这里所说的“有机组合”当为将符合一门学科或课程所含全部知识、能力检测要求的相当数量的试题,按照一定的标准索引编排而成,且具有贮存、增删、抽取试题或试卷功能的集合系统。。前者如能见到的大量 “×××模拟试题集”“×××全真题库”,或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积累下来的历年考题集(此类多为“卷库”)等等;音乐教育中按照某种需要将诸多乐曲汇编起来的合集(如音乐考级乐曲汇编),如在考试中作为可选考题时便也可归入此类。后者则因其“系统化”设计,能够具备试题总量大、知识点覆盖面全、题型丰富、分值设计灵活合理等优势,在考试中能够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它因此而常常被称为“标准化题库”③参见秦金亮:《标准化题库建设的数学模型建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年第14 卷第2 期,第18—21 页。。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题库设计中的不断强化,“标准化题库”又被升级为更具“组卷灵活”和“高度自动化”特点的“智能化题库”。④参见漆书青、文剑冰、戴海崎、丁树良:《题库智能化组卷的心理计量理论与方法》,《心理学探新》1999 年第2 期,第40—47 页;熊贇辉、肖人岳、田翔:《一种快速的智能成卷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年第31 卷,第34—36、41 页。不少科技公司还专门开发出实用面广、使用便捷的“题库制作与管理系统”,不少考试还实现了计算机随机组卷、考试过程中同步评卷以及远程网络考试等。也就是说,题库的建设及其发展大大促进了各类考试形式的革新,题库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在学校教育的文、理、工、农、医等各学科,小学、中学、本科、研究生等各教学层次,包括社会教育中如交通法规、公务员资格申请、专业技术资格或职务晋升等诸多领域的考试,题库的使用范围、内部设计和技术手段等都是愈来愈趋向于成熟。而在“音乐”学科中,题库的使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就全国各音乐院校(含艺术学院或综合大学的音乐院、系,下同)来看,从前音乐院校也许出于其单一学科性质以及较小的办学规模,对题库的规模化或专门化建设还没有十分迫切之感。但是,随着报考人数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音乐院校的报考和在校学生数量均普遍地成数倍增加)、高等教育受社会关注度提高(尤其是高校的招生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增强(尤其对高等学校包括考试工作在内的教学管理工作及其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学科的题库建设(尤其是音乐学科中那些涉及考生面广、要求使用多题型标准化试卷且试题形式和所需素材多样的科目的题库建设)便越来越显现出必要性。⑤多家音乐院校已就音乐考试题库建设开展了许多工作。例如据调研得知,2005 年12 月开始,由广西艺术学院牵头,新疆艺术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七所艺术学院的音乐院(系)联合就西方音乐史、基本乐理两门课程的题库建设正式开展工作。又如2007 年3 月至5 月,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办公室、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设计大赛”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然而,客观来说,音乐院校的音乐类课程考试题库(尤其指那种“标准化”或“智能化”题库)的普及度和完善度仍显较弱。当我们开展音乐考试题库建设工作时,又将发现,音乐学科的诸多特点,决定了音乐题库建设将遇到许多有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殊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完全利用现有的那些智能化题库制作系统,尚有不少不适应之处。

“音乐题库”应当是在具备通用题库那种储存、增删、抽取试题或试卷功能,并实现便捷操作的基础上,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音乐考试素材多样、排版复杂的需要,且高度体现音乐学科中“人文情怀”的“智能系统”。由此,借鉴其它学科领域题库建设的理论和成果,进而在音乐学科中更为广泛和深入地开展题库建设工作,并在清醒而全面地认识到题库的“优势”和“问题”的前提下,针对音乐题库建设作相关研究和探讨已有其必要性。

二、音乐院校专业考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音乐院校专业考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出于“考试科目量大”和“试题试卷复杂度高”两方面原因。

即使在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与那些综合性大学相比,音乐院校的规模仍然较小,无论报考生还是在校生的绝对人数也相差甚远。但是,音乐学科的课程数量却并不会少于其它学科,仅从音乐院校入学考试的科目数量来看,便已大大超过其它学科。首先艺术类学科入学考试科目,已比其它任何学科都要多(因为艺术类学科入学考试不仅与其它学科同样地包括国家统一的文化科目,还将分别包括多门专业科目);而音乐学科的入学考试科目,一般又将超过其它艺术学科。

根据笔者对近年来部分代表性高等艺术院校公布并执行的本科招生简章的统计和分析反映出,音乐学科招生时的大部分专业考试科目均需设计多种题型并制作标准试卷(其它艺术学科中有此要求的专业考试科目则较少,甚至很少),这已使音乐学科的试题和试卷显得比较复杂。而音乐学科需要使用的这些标准试卷中,各科目的试题形式区分度大、综合性强,试卷中往往需分别混排文字、表格、图形、乐谱、音响(虽不直接出现在纸质试卷上,但也是试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等多种素材,这无论对于出题还是审卷、制卷、组卷、印卷,无疑都将更为复杂。

其次,音乐院校专业考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还出于考试命题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据能了解到的情况看,音乐院校的考试命题大致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仍是最普遍的,即每次考试前临时指定专人或组成专家组命题,每次命题仅用于一次考试;第二种已是较多采用的方式,即批量组织成品试卷,形成卷库,每次考试从中随机选择;第三种便是本文提及的题库,但已有的题库也还有着知识点的覆盖面、题型及相应题量尚需增加,知识点、题型和难易度的灵活控制有待提高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目前普遍采用的“临时命题”方式,可能引起五方面的不足:第一是工作时间紧张。该方式将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组织命题专家—出题—初步制卷(包括文字、乐谱、图形、音响等多种素材的搜集、制作和处理)—审卷—正式制卷—复审校对—印卷”等诸多工作,不仅工作强度大,还容易忙中出乱、导致错误。第二是泄题风险高度集中。因此常能听到有人调侃地提及,每逢重要考试就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被“限制人身自由”。第三是可能影响真实教学效果的客观反映。教师在为自己教授的班级命题考试的情况下,追求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率是很可能存在的一种心态,在命题时便很难避免受到主观意愿的影响。第四是在规划尚不够统一和周全的情况下,便可能引起试题均衡度以及有效度不足,也将影响考试的客观度,甚至影响考试的公正性。为了降低泄题风险,追求客观反映教学效果,考试管理部门往往要求“教考分离”,临时指定并时常更换出题人,同场考试还可能从不同人出的多套试题中随机抽取。如此,出于不同命题人的知识结构、关注点、对考生答题情况的估计和要求、对考试目标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便可能导致同科考试甚至同场考试中多套待选试题的题量、难易度区别很大,进而引起考试结果可能出现很大差异。我们通过分析和比较一些音乐院校招生和学业考试还发现,有的招生试题已达到甚至超过学生进校后将修习的同一课程的修毕标高,如果对“入门”考试便作“终极”要求,为“在校”学习拟制的教学计划中还有无必要包含这一课程呢?进而可以想到,在国家一再强调提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并为此专门制定艺术类课程标准、规定授课时间的学习环境下,经过12 年素质教育的中学毕业生如果不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专门途径”的学习,几乎无法考入音乐院校的任何专业,这虽与中小学素质教育落实情况以及音乐人才培养需强调技术训练的“童子功”等特殊性有关,但在高等教育已逐步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这多少仍令人感到遗憾!这一现实状况,也许正是因为对于考试尚缺乏系统研究和宏观指导,加之一些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不够或没有达成一致,对考生的期望和要求、对考试和选拔目标仍停留在过去水平,或许还有其它原因带来的结果。第五是面对增多的学生和增加的考试,频繁的出卷工作将增加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现已较多采用的“成品卷库”,可在一次建设后减轻后续考试的时间压力和工作强度,也可通过前期工作的细致设计和技术处理降低泄题风险、实现教考分离、调谐试题均衡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考试成本,对于一些题型较单纯的课程(譬如与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创作相关的课程)比较适用。但是,对于那些知识点多、题型丰富的课程(譬如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史学相关的课程),“卷库”则因难以重组、每使用一套便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一套(相同试卷的循环使用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题型题量及难易度无法灵活调节等原因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建设并完善题库,将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上述不足,这也正是有必要在音乐院校开展专业考试题库建设的第三个原因。

题库建设可由专门工作班子(其组建要求详后)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在日常完成,不致“临阵磨枪”而“急不暇择”。成型的题库容纳的较大题量及其具有的随机和无限重组的优势将真正实现教考分离而客观反映教学效果,⑥参见王少湘、林永柏:《关于题库建设的若干思考》,第87—95 页。文中认为题库“能有效避免为追求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率而造成的命题主观性和随意性,客观反映出教和学的真实效果”。能有效调谐不同试卷的均衡度、灵活控制题型题量及难易度,并大大降低泄题的风险。成熟的题库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并以一次性投入而可为多个层次的招生考试、不同阶段的日常教学所共用,虽然初期建设时投入较大,但从长远看,却将大大节约投入和成本并发挥更高的效益。

三、“智能题库”存在的普遍问题及“音乐题库”面对的特殊问题

如前所述,目前题库的建设手段及其结果已经能够达到高度智能化的水平,计算机随机组卷、考生在计算机上直接答题或填涂标准答题卡、考试过程中同步评卷或读答题卡阅卷被认为是题库的理想状态,此种题库能够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因素而做到客观、公正,且在初期建设完成后能大大减少人工制卷、组卷和阅卷的工作量。音乐院校的题库建设当然也应当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然而,在高等教育中,如果完全和简单化地采用此种智能化题库,可能导致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借助智能化题库,由考生在计算机上直接答题或填涂答题卡的考试方式,将局限考试题型(试题必然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甚至仅有该两种题型)。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将增加考生凭运气、猜答案的可能而难以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甚至为目前屡见不鲜而花样迭出的高科技手段作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是无法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如有人担忧的那样,这种考试形式可能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引导广大考生围着题海转,围着标准答案转,引导老师不断地去揣摩出题的思路和规律,扼杀了学生自由的发挥和灵气,而这种灵气正是素质教育最珍贵的东西。在题库指挥棒的指引下,现行的教育只会与素质教育愈行愈远”⑦参见庚向荣:《令人忧虑的“国家考试题库”》,《三秦都市报》2007 年1 月29 日。“教育新闻网”(http:// www.edunews.net.cn/ Article_Show.asp ? ArticleID=4175)、“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edu/ 2007– 01/ 29/content _ 5667543 .htm)等多家网站均全文转载该文。。要在智能题库中注入更丰富的题型,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此种做法将使软件设计成本增加,硬件配置要求高(在音乐院校,考试、尤其是招生考试时,所需的用房、桌椅、音响设备等教学资源已大于日常教学的需要。如果大范围采用由考生在计算机上直接答题的做法,更将大大超出日常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考试过程风险高(考试能否顺利进行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及其系统集成是否正常运行)⑧笔者已多次在不同媒体上见到因计算机集成系统故障导致专业技术资格或职务晋升、交通法规等考试无法顺利开展的消息。。

她买许多胭脂,收集色彩,热衷化妆。若无爱,情感和肉身停滞困顿,这是令人害怕的事情。害怕变老,代谢机能退化,或者压抑让身体陷入一种沉睡。化妆品柜台里的胭脂,是为身体陷入沉睡的女子所准备。那原本是自身能产生的颜色,如果要借用外物,只能说是确实的内部的匮乏。与不同的人做爱之后,她发现自己变得特别美。眼睛闪闪发亮,整个人脱胎换骨,仿佛被唤醒。

第二,过份依赖计算机、无需手写的考试方式,还可能导致学习者“基本能力退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现今的许多孩子们越来越少手写文字,以致对许多文字只会认不会写,进而引起字词语汇的匮乏。同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为未来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在“无需手写”的学习环境下,可能连按照记谱法准确写出音符都将难以做到!

第三,题库设计中“穷尽”所有可能性的需要(既要穷尽所有的出题可能性,又需穷尽所有的解题可能性),在音乐学科中还难以达到。目前,采用智能化题库实施考试之下,对于许多有多种解法的试题,却被限定了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解题方法,这将带来前文提到的“扼杀学生的自由发挥和灵气”的堪忧局面。再者,出于音乐试题的复杂性,“穷尽”首先是十分不易的,对程序的设计要求将更高。况且,音乐学科中有些“理论”上的可能性在“实际”运用中是一般(甚至是永远)不会使用的(如《乐理》试题中便可能出现“无理音程”“未知音程”和“乱码音程”等⑨参见周振锡:《音程辨析》,《黄钟》2007 年第1 期,第46—51 页。该文特别强调:“‘乐理’只应是音乐实践的理论总结,而不应是纯理论的推演。”)。在“穷尽”的思维方式下,纯理论推演下产生的一些试题便很容易出现那种“无用试题”。如要避免这些没有实际价值的试题,又将加大题库设计的难度,且目前此类问题有些尚待逐渐厘清,然后才有可能将之作为“原则”置入题库的程序设计之中。

第四,目前可见的题库设计,在“智能化”与“人性化”方面,还未能做到充分协调。要达到“智能化”与“人性化”充分协调的效果,需要“周到”,需要“精密度”与“灵活性”的充分协调,因此,这将对各种规则的制定提出“细腻”的要求。目前,我们能够见到或使用的许多智能化系统,在人性化方面就多少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目前各高校普遍运用的“教学排课系统”,得出的排课结果往往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和人性布局教师工作时间等方面难以协调,音乐院校在运用中将遇到更多特殊问题。又如,运用计算机智能化手段还原传统音乐的经典版本至今仍可说是一个理想。我们在音乐题库的建设中,是否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呢?

作为“人文学科”,音乐如果脱离了人性,作为“时间艺术”,音乐如果丧失了过程,仅剩下组织严密的数据和科学演算的结果,将如何?目前,“科技与音乐联姻”之下的电子音乐(或计算机音乐)作曲家们正因为普遍感到“纯粹”电子音乐尚有不够人性的“先天缺陷”(尤其在音乐会上,“观”众“看不到”人的真实演奏,面对一堆“冷冰冰”的音响器材“听”音乐,多少会感到枯燥),而更多地选择真实演奏与电子音响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形式!“音乐考试”作为学校培养“音乐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音乐题库”作为学校开展音乐考试的辅助平台,如果缺少了“人文情怀”,仅剩下“标准答案”(“智能化”便将由此而适得其反地滑向“机械化”),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将如何?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出于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引起的考试及其试题特殊性,综合目前题库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可以考虑采用计算机智能手段与人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和使用题库,以构建“人工参与智能音乐题库”⑩目前,已有音乐考试(如“听写”科目考试)中使用的“手写答题,扫描识别”方式,也能节约投入,提供效率。在能保证其准确率的前提下,这倒不失为“智能化”与“实际需要”两相兼顾的一种方式。。这种“人工参与智能题库”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不足,还能免除程序设计的投入,减少首期建设成本(详见后文),这还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次性投入从长远看反能节约),最重要的是便于及时改善(程序的设计要想一次做得完美无暇非常困难,一经完成的智能化程序的修改却十分不易,不仅在技术实现上不易,还有当前市场经营中类似“售后服务不够到位”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带来的不易),或许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试成熟再交由专业程序设计,将使题库更具“生命”。

四、“人工参与智能音乐题库”设计与“乐理”题库实验

音乐考试科目可根据考试形式和试题状况分出几种类型,它们将分别适合采用不同的题库建设方案:第一类是“音乐表演类面试科目”(如指挥、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演唱、小品表演和朗诵等),这些科目仅需形成“试题目录”或“曲集汇编”,供考试时随机抽取。第二类是题型或素材单一、不宜重组试题的笔试科目(如音乐论文写作、作曲、作品分析、复调和配器等),这些科目适合组织“卷库”,因其组卷相对简单,哪怕每次考试前组织试卷也容易操作。最需采用智能题库的是第三类科目,即题型或素材多样、适宜重组试题的笔试(包括部分面试)科目(如乐理、和声、视唱、听写、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艺术综合知识和音乐学基础知识等)。

以下,是针对第三类科目提出的题库建设的初步设想,并重点选择其中以覆盖面广(涉及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知识点多、素材多样和题型丰富而最具代表性的乐理科目开展实验。

笔者设想的题库设计及使用共包括七个工作步骤:

1.整体规划:首先成立题库建设工作专班(应综合承担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专业教学、纪律检查和相关辅助等职能的部门及其精干人员共同组成);制定题库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方案;确定计划同期同批开展题库建设的科目,并分别组成“工作领导组”“命题专家组”和“制卷工作组”等。

2.分科设计:应在明确“考试性质与测试目标”及“考试方式”的基础上,编制“考试大纲”,并对知识点、题型、难易度、题量、分值和答题时间等项目作系统设计,需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个“知识点”布局时应注意尽量平衡(如分出多级知识点,应以最小级别知识点为参照;自然状态下,有的知识点可考内容较少,或在考试中所占份量不宜太大,则需要融入或整合其它知识点,反之,则可适当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知识点);

(2)“题型”也需作整合设计,最好每个知识点能均匀地包含相同的几种题型;

(3)“难易度”则可分出“低”“中”“高”三个级别,以适应不同考试要求和考察目的;

(4)“题量”最好在每个知识点、每种题型、各级难易度中保持一致,以便于试题管理和抽取(如后续建设中需要增减题量,也应均匀增删),并且都需要达到一定数量(以减少题库在反复使用中的重题几率);

(5)“分值”务必保持相同题型中的每小题一致,且每小题分值不宜设定太大(知识点越多,每小题分值应越小,否则一次考试将难以兼顾多个知识点),如能保持所有题型、所有小题的分值相同,将更便于自动抽题系统的设计;

(6)“答题时间”应通过实验,科学设计,并成为下一环节(即“组织试题”)的重要参照指标(譬如,针对某一科目,按照已设计好的知识点、题型及难易度,分别出题,挑选已完成该科目学习且分别获得“优、良、中”成绩的同学各若干完成试题,在分题计时的基础上便可测算出每小题平均答题时间,以之为参照,可制定每小题的基准答卷时间及题量)。

如果按照以上设计,便可以在题库设计中实现知识点、题型、题量、难易度和分值等方面的“自由调节”,满足招生考试、课程学习检验等多种用途(这应属理想效果)。

3.组织试题:在完成了科目规划的前提下,便可向全体出题专家分解任务,分别出题(甚至可以公布各项指标和提出明确要求,公开征集试题⑪当某考试科目(尤其是强调操作与熟练的基础性、技能型科目)的题库中,试题达到较大数量、知识点涵盖全面、能够体现该科目最终学习要求的情况下,甚至是无需保密而可以公开的。因为,对于“基础性”“技能型”科目,无论招生考试还是课程学习检验的考试,其目的都需要考察考生对该科目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和学习能力,如果学习者能熟练掌握其中的所有题目的解答思路(而不是死记所有答案,面对大量试题,死记所有答案将是不可能的),当然已经很好地达到了该科目的学习要求和最终目标。这将起到引导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的作用,与前文提到的那种因“题型单一”而导致学生“盲目”围着题海转、围着标准答案转的效果将大相径庭。)。试题的组织需要特别注意“杜绝错题,合理设计试题区分度、效度与信度”⑫参见钱仁平:《音乐考试学论略》,《音乐探索》2005 年第2 期,第85—90 页。(已有不少研究与实验成果可供借鉴⑬如熊学文、胡雪华:《关于大学考试试卷的检验与改进》,《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年第26 卷第1 期,第28—30 页。又如钱仁平:《音乐理论类考试质量研究之一:一组案例分析与实验报告》,《黄钟》2005 年第3 期,第80—85、100 页;还如韩燕玲:《〈听写〉课程考试质量研究——一组关于难度系数、区分度指数以及试题容量的实验与分析》,《黄钟》2006 年第1 期,第47—55 页。),同时还应要求提供“标准(或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该工作还应高度重视试题与“音乐”及其“实用”的密切联系,避免纯理论推演的试题(譬如,在乐理考试中,“音值组合”“调式调性”和“音乐术语”等知识点的考题都完全可与实际音乐作品结合起来,这样才更能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4.审校试题:对于将被纳入题库的试题,审校应更为严格,因为哪怕只有一道试题出现错误,都可能对多次考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审校工作应当按严格的程序、以考试大纲为基准多次开展。甚至,采用有经验的出题专家“交叉做题”、检验题目及出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或评分标准的方式应是较为保险而甚为必要的。

5.制作试题:前文已多次提及音乐考卷素材多样而甚为复杂,这就增加了制作试题的难度。乐谱、图形以及它们与文字、表格等素材的混排,音响的制作,都需要专业人员投入大量工作,出于保密的要求,如果仅仅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压力大、效率低,甚至无法完成。题库的建设也许已无需如此高的保密等级,即使需要,也可以将同期同批建设科目中的所有乐谱、图形、音响等素材集中编号,分发给更多的人(甚至可以发动学生)来制作(当然,前提是要对各类素材的格式、制作标准甚至使用软件、字体等方面作统一规定;为便于数据管理和试卷排版,对于素材复杂的科目,建议以每小题为单位,均制作成恰当格式的图形文件)。在无法得知所制素材用于什么考试科目的情况下,试题自然将“保密”(可以明显看出所属科目的素材则可分配给指定专人制作)。这种“批量”制作的优点还在于提高效率和节省投入。

6.智能组卷:完成以上环节,剩下的工作似可交由软件开发公司来完成“智能选题系统”的设计了。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软件开发成本较高且后续修改仍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尝试着运用最为普及且易于操作的“Microsoft Office”办公系统“Excel”组件作设计实验,结果证明它已可实现在“保密”(无法看到试题)状态下由教师“自由”选择、调节知识点数量、题型、难易度(含“爬坡”性质试卷),并“智能化”地随机选择试题、组织试卷,配合同一办公系统“Word”组件(同一办公系统下的组件,兼容性将是理想的),还可实现快速组卷(试卷模板的制作也十分重要,排版规范、题干准确、卷面美观是基本要求。如采用这种题库设计,这些要求均可实现,而且还可整合一些科目的答题纸,批量印制以提高印卷效率)。

7.流水阅卷:按照这种“人工参与智能题库”设计,虽无法实现“阅卷”环节的完全“自动化”(因为试卷仍然包括大量要求学生手写答卷的主观试题,这是为了避免前文提到的导致学习者“基本能力退化”的选择;如需对其中的客观试题作自动阅卷甚至同步阅卷设计,是不难实现的),但在题型整合、分值统一、题目准确、答案和评分标准明确的前提下,阅卷的“流水作业”将更为简便、效率将大大提高、成绩将更加客观,考试将更显公平(“流水化”阅卷是被广泛采用的有效方式,但如果没有规范统一的题型和分值、准确无误的考题、明确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将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影响考生成绩的客观公平)。

以下是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对乐理科目尝试着作“人工参与智能音乐题库”设计实验的结果示例,主要为了说明该设计在知识点、题型、题量和难易度等方面已经能够通过“人工简易操作”而在较高程度上实现“自由选择”和“灵活控制”(具体的知识点选择及其布局、题型设计等方面则需专家提出更为专业和适用的方案),且能适应无限重组、多种用途和试题保密的考试要求。如这一实验成立,则还能说明,相比知识点多、题型丰富、素材多样而“试卷复杂”的乐理科目,其它音乐考试科目的智能化题库设计,应将更易实现。

表1 “乐理”题库基本信息及组卷设计简略示例

实验说明:1.该表采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系统“Excel”组件设计;2.该表仅例举出本实验中“乐理题库知识点”的2个“一级知识点”及其下属6个“二级知识点”,其他知识点设计从略;3.题型A、B、C、D尚需具体设定,譬如分别为“识别题”“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4.该表供主持该科目考试的命题专家用以设计某次考试的试卷,在无法看见具体试题的保密状态下,命题专家仅需在“知识点选择”“题型选择”及“难易度选择”的相应单元格内点击选择,就可以便捷的操作,完成一份任选知识点、指定题型及难易度的试卷设计,其它“所选知识点数量”“已选题型所涉知识点”“总题量”等信息均将自动显示,便于命题专家权衡试卷设计;5.为防止错误操作导致数据出错,该表中除需要命题专家作选择操作的单元格以外,其它单元格及其内容、格式等均受保护而无法手动更改;6.完成设计后,只需“保存—关闭—重启”该文件,再由考试委员会指定的任一人员通过该文件中提供的“随机选题工具”(亦采用“Excel”设计,为同一文件中的一个独立工作表)作任意次数的单一按键操作,再次“保存—关闭—重启”该文件,便可获得“表2”所示的“题库组卷结果”;7.为清晰明了地突出实验结果,实验中包含多个关联工作表及大量函数公式的计算过程均未予展开。

表2 根据表1 的设计获得的乐理题库组卷结果示例

猜你喜欢
题库科目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勾股定理”优题库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轴对称”优题库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轴对称”优题库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高考“新科目”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