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探析

2022-02-13 12:01姜巍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策略

姜巍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探究精神和基于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根据课堂教学实际,为更好地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本文联系教学实际提供了相应策略和措施,希望能够为生物生活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课程讲授的内容来自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认识,使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并让生物学的许多理论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化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学需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学习融入生活,对生活有更深更好的感受。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使教学内容更加简洁、丰富,同时,结合生活案例和生活中有趣的现象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双向传递,即教师传授抽象知识,学生呈现生活实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生物知识,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1   高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采取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好动性强、能动性强等诸多显著特征。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喜好问题,结合其兴趣点来设计生活化教学。而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展开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元素,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一些科学小故事穿插到教学中,并且不断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自主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采取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教学本身就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开展生物教学最实际的结果导向就是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生活现象。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习的实用性。通过生活化开展生物教学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以往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目标,以至于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不仅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而且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主动性。通过融入生活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联想到蕴含在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主动探究,以此来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2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提供的生活案例和理论知识不匹配。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发现,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仅仅是利用自身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同时还造成很多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产生反感,对提高整个生物教学的质量十分不利。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有些生物教师直接将其他课件或者网络资源上的生活案例应用于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生活案例是陌生的,很难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提供的生活案例应该能够和书上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而且应该是学生熟悉和体验过的,这样,学生在学习后才会对相关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

未能发挥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果。一些生物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在意生活化教学形式,未能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本质特点,实际效果差。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有的生物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认真思考,仍然用一些过时的生活案例进行讲授,并没有真正仔细了解学情,认真观察实际生活,导致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有限。另一方面,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没有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讨论就会受到各方面限制。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通俗化。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高中生物学知识有很多理论概念,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语言过于通俗化,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的专业名词感到陌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无法理解专业术语。

3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问题分析

眾所周知,教育改革在稳步前进,核心素养教育已经获得很多教育专家的认可,正是伴随着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活化教学形式已经在很多学校开展,但是从现有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生活化教学意识不足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像导演一样决定着生物课堂的实施细节和整体流程,所以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中,教师思想也需要及时更新,跟上时代步伐,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在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学生成绩与自己的相关业绩紧密结合,所以他们可能会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他们并不关注学生素养养成的问题,具体的体现就是在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意识不足,教师往往会重点讲解生物理论和习题,这样学生往往会产生厌恶情绪,无法提升生物学习能力,同时,他们也会觉得生物学习存在较大难度。

3.2教师生活化教学手段不足

要想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依靠大量的、鲜活的、高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这也对教师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中,很少有教师能够认认真真地关注生活,并且努力构思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仍旧采取极其传统的教学形式来施教,这样就导致生物教学毫无特色,并且没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3.3教师很难搜集生活化素材

高中生物教材的编写往往还是遵照传统的编写路径,很少有从现实生活出发、紧密结合日常生活的。编者往往在选取案例时,承袭已有的教学案例,而不注意搜集更多鲜活的生活案例,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紧密地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实际,搜集更多优质的生物教学素材。

4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在生物学科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4.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可以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把生物教学带入生活之前,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反省,要有教书育人的决心和耐心,与学生共同进步。只有不断进取,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教师,才能推动学生更上一层楼。

4.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

高中生物是一个知识点较多的学科,虽然它属于理科范畴,但是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像是一个“伪理科”。因此我们需要先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背诵记忆,效果会更好。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在驱动力。生物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能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乐趣,再把乐趣转化为志趣,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生物学知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另外,生物是一个富有实践性和现实性的学科,老师应该利用好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小实验,让他们亲眼见证细胞的分裂、染色体的形状……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生物的魅力,从而更容易被这一学科所吸引。有了兴趣,再去学习这一学科就容易多了。

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想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首先就需要对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完善,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生物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有着很大差别,想要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首先就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制订,由于生物中有很多抽象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想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更全面的讲解,就需要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

由于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采用情境导入方法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完善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就能够深入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同时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联想与思考,进而实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全面了解与构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对整个知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并勾起求知欲,让学生可以对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对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进而全面提升整个生物教学的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利用生活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搭建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平台,学生将会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在了解学情后,应该根据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置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案例,这些生活案例将充当“催化剂”,学生在生活案例中产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感受生物学科的“美”,学习兴趣也将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生活化情境,利用生活化情境引出所要讲授的知识,将学生的思路带入课堂中,学生跟着情境、跟着教师思路进行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深度学习,对知识的认知也将会更加深刻。

4.3合理化运用生活案例

生物教学是离不开生物实验的,可以说,实验在课堂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理论知识都需要借助实验加以总结,这也是吸引学生兴趣点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具体来说,传统的生物實验过于呆板,整个流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所以学生只能对其进行模仿,而不能自主、大胆地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只能通过既定的实验流程得出既定的实验数据,得出最终的结论。

基于此,笔者认为想要提升学生对于实验的认知,就需要通过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并且跳出统一的实验操作教学。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会感觉高中生物知识理论性强,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厌学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案例,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生活案例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应该合理化和科学化运用,生活案例的创设应该是基于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从教材中挖掘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然后选择适当的生活案例,在教学相应的环节加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生活案例时,要保证所选择的案例和教材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4.4课后作业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

教师在给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感受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可以在课后享受学习生物的乐趣。另外,生活化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实际观察中对相应的生物知识和生物现象形成独到见解,形成对生物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让生活化教学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应的知识点。建议学生们整理出一个错题本,每次做完练习题之后再把错题抄写下来,统一整理,后期可以向老师求教,对此进行着重复习,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收获。

5   结语

高中生物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必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教材知识合理、科学地选择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形式,将生活案例融入相应的教学环节中,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为我国生物科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根旺. 浅析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29-30.

[2]宁艳芳. 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 魅力中国,2020(5):237.

[3]魏敬远. 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1169.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