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背景下小学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2022-02-13 11:42李芳兰姚静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香读书阅读教学

李芳兰 姚静

摘要: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可以让学生一生受益。在大阅读背景下,阜阳市刘锜小学进行了小学阅读教学实践:提高师生阅读教学的自觉性;营造书香环境,用阅读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真爱读书;落实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养成“爱积累,会运用”的习惯;归纳出有效读书活动“三步骤”。我们必须加强阅读实践,促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乐趣。

关键词:大阅读阅读实践读书活动阅读方法

阅读是公认的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无论是从学生“三观”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知识积累和扩展的角度,阅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阅读教学,尽快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

为此,我们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大力支持下,依托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了多项大阅读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也对小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认清大阅读背景,提高师生阅读教学的自觉性

探索从了解大阅读背景开始。首先明确:何为大阅读?从“大”字来理解,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閱读的氛围浓,读书不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事,也不局限于语文课堂,而是营造“都在读书”“共读一书”的氛围,师生携手集体进入书香世界;第二是阅读的视野宽,阅读不只是停留在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类书上,而是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就当前而言,大阅读背景更清晰地呈现为课标主张——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审美能力、语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阅读毫无疑问是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之一。

于是,大阅读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新变化应运而生,它主要强调“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从“大教材”(一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字材料作为教材)获得语文学习的内容;近年各地语文课堂普遍开展的整本书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增强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品位。

二、营造书香环境,用阅读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真爱读书

在阅读实践的探索中,我们为学生营造校园、班级、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书香环境。

(一)营造“书香校园”环境

1.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处处传递文化信息。校园广播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让经典名句在师生耳畔萦绕。加强阅读课程建设,创编阅读校本教材,并应用于学生阅读实践。每周每班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组织学生借阅或者在图书馆里进行自由阅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指导师生参与校内开展的“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爱国主义主题读书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等,组织学生结合读书实践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二)营造积极的“书香班级”环境

1.把教室作为学生阅读的主阵地。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教师负责图书的选择,并每一个月为学生更新一次阅读素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机会。黑板报开辟“班级书香”栏,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增强班级阅读氛围。

各实验班根据学校《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结合本班实际制订经典诵读的具体实施细则。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利用校本教材,重视对学生经典诵读兴趣的培养。各班利用晨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班级、学生、教师、家庭,用竞争激励学生进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推送和展示相关“大阅读”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各年级细化阅读,制定好方案,每学期以语文课本中“快乐读书吧”为主导确定共读书目,并推行落实到位,发挥年级学科组长的引领作用、语文老师的指导作用、班级小干部的辅助作用。

(三)营造温馨的“书香家庭”环境

倡议开展“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建设活动。阅读不应该局限于教师,也应该走进家庭:定期邀请家长代表来学校交流亲子共读的经验;每月一个主题的家长读书分享会,调动了家长阅读的热情,让家长、孩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微信群、QQ群建立家校联系,和家长一起完成读书监督记录,让家长及时反馈、及时交流、及时调整,稳步推行“亲子共读”。

(四)营造开放的“社会阅读”环境

教师要特别关注市区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组织的各类阅读体验活动,通过相关部门周密安排,很好地利用这些社会阅读资源,进一步刺激学生阅读的兴趣,体验各种阅读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乐读、爱读。

三、落实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养成“爱积累,会运用”的习惯

阅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应该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主题丰富,文章类别更加多样,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需要及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避免学生阅读不得法,读得太过粗浅或偏颇,难以理解或错误理解文章意义内涵。

(一)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读书方法

小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能分配给阅读的时间有限,因此要注意读书方法的运用,从而提升阅读效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要精读,需要结合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分析文章内涵,体会文章细节和意蕴。而一些课文如《火烧云》《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包括课外阅读一般都需略读,学生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去抠细节。但略读教学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要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学习并学会略读方法,如扫读和跳读法等,从而培养略读能力。

对于整本书阅读而言,教师可以借助课内阅读,相机拓展,在传授精读方法之外,更要注意精读、略读方法的衔接和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生拓展阅读《水浒传》整本书时,可以先規定几天内粗略阅读各章节内容,必要时借助其他概括性介绍《水浒传》的资料了解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再回过头安排他们对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如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杨志买刀》等章节进行细读,并深入揣摩、领会其魅力,提高文学修养。

(二)引导学生做阅读笔记,进行阅读积累

学生在思考、分析的同时也要学会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和背诵。阅读笔记可以记录名言名句,更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应鼓励学生做阅读笔记,并定期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在摘录、模仿练习中提升阅读能力,感悟文本阅读的意义和内涵,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有效读书活动“三步骤”

(一)设立“四读”时间——多多阅读

1.晨间自由读。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阅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晨读,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晨读的作品,并在课堂上分享读书心得。

2.课前吟诵读。课堂一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美文诵读,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各自最新的阅读成果。教师要放下身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喜欢读书、乐于分享,让学生不把读书当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把读书当成一件趣事来做。

3.课堂指导读。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阅读课堂,任课老师可以选择带领学生去图书馆自由阅读或者在教师里进行阅读赏析。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交流,畅谈读书感受,可以成立读书合作小组,让一个小组同时读一本书,然后展开小组讨论,交流不同意见。

4.闲时畅快读。倡导学生在午休前后见缝插针地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自由读书,默读、小声读,读一段,哪怕一句,都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最好的休闲方式。也可以睡前放松读。很多小学生晚上精力比较充沛,睡前读书可以增加学生对内容的记忆。

(二)落实三个“共读”——爱上阅读

1.同伴共读。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更喜欢和同伴一起做一样的事,和同伴一起读书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师生共读。学生大多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与学生共同阅读,营造书香校园。

3.亲子共读。家长社会阅历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促进亲子共读有利于增强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们在阅读实践中为学生制作的阅读记录单上专门为家长设立了一项内容——“读完这本书爸爸妈妈说”,目的就在于让家长和孩子能共读一本书,共享读书时光,分享阅读收获。从学生已完成的阅读记录单来看,这一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拓展读书活动——分享阅读

要想真正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学生自己爱上阅读。教师可以及时有效组织读书活动,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分享的习惯。

1.汇报会和诵读赛。在班内举行“分享阅读的快乐”读书汇报会,在学校举行“好书传承文明 经典滋润人生”诵读比赛。这样的分享展示还有“刘锜小学经典诵读展示比赛”、“在阳光下成长”庆六一大型文艺展演等。

2.红领巾广播站。在学校少先大队部的支持下,在校内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学生通过校园广播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

于丹曾说过:“读书养心。”对于小学生来说,读书既可以促进知识的积累,也可以促进气质的提升。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尽可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矢志不渝地带领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师生在共同的阅读中培育坚毅美好的品质,从而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等.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6):3642.

[2]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783.

[3]陈清.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8586.

[4]袁丽辉.融情于学,情蕴于读——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情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6137.

[5]覃梅.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J].名师在线,2019(26):7980.

[6]张雪洋.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9.

[7]王洋.学生理解视域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8]马亚妮.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调查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书香读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墨韵书香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