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

2022-02-13 12:03管俊
今日财富 2022年1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人员会计核算

管俊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对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本文结合单位财务工作实际情况,由会计风险入手,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期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保障单位正常运行。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

财政部制定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也紧随其后,先后形成了10个具体准则、1个应用指南和1个会计制度。这些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弥补了原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不规范,将“平行记账”的思想引入到具体业务核算中,即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行记账”,前者采用收付实现制,后者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3个要素,财务会计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5个要素,最终通过预算会计形成决算报告,通过财务会计形成财务报告。

(一)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必须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的批复,确保专款专用。在财务管理流程中,从原始凭证的审核、各层级签字审批、资金拨付、记账凭证的填制,到会计档案的归集,每一环节都要合法合规,从而减少会计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具有体量大的特点,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从资产的预算、招投标、使用、调拨、报废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尽量盘活存量资产,发挥其最大效能。对于政府采购项目要公开透明,加强会计监督,使其规范化、合理化,控制会计风险,有效规避违规违纪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组织建设方面

部分单位领导层内控意识不强,对财务了解得也不够全面,只在需要时签字,对各类财务报表看不懂,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缺乏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导致各项经济活动如无源之水。职能部门配备不齐全,有些单位虽设置有纪检监察室,但是并没有真正履行职责,监督内容流于形式。此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具备任职资格和条件,账务处理随意性大,即使制定有财务制度但也只是形同虚设。

(二)财务管理方面

财务管理执行不到位。一方面有些单位对财务风险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单纯以为财务风险仅仅存在于资金实际支付环节,风险意识淡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控制活动无法真正落地;另一方面,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管控不规范,审核不严格,容易造成账目混乱,专款不专用。

(三)资产管理方面

固定资产需要日常维护并定期盘点,以便摸清家底,然而有些单位从未或极少进行资产清查,为了应付检查,将清查数全部以账面数上报,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崗位调动比较频繁,容易造成物随人走,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1.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

一方面有些单位从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到最终的处置,各个环节都缺乏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这就容易造成毫无秩序的资产管理;另一方面人员配备不专业,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手紧缺的原因,并未单独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而是由财务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资产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效率低下,难以适应资产管理的需要。

2.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资产卡片录入信息不齐全,没有完整记录资产编号、取得时间等信息,不便于查找;调拨、报废等资产,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不及时,导致账实不符;对于一些产权权属不明的资产,由于无法取得相关证件迟迟无法入账;人员变动没有进行交接,导致责任人不清。此外,有些单位存在重复购买资产的行为,而重复的资产又会导致闲置浪费,降低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利用率不高。

(四)会计核算方面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引入“平行记账”的会计思想,财务人员如果对政策把握不准,可能在会计核算方面就会发生如原始凭证不齐全、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相符、账务处理不及时不准确、长期挂账未清理等各方面问题。同时,不注重会计档案管理,有些单位不但没有会计档案办法,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完全由会计人员自行保管,更不要说具备档案检索工具了。对于不相容岗位职责没有做到完全分离,财务印鉴和结算票据同一人管理,出纳人员不进行银行账户的核对、不能够及时进行未达账项的调整,诸如此类的行为无疑都是制约会计核算准确性的因素。

(五)会计人员素质方面

1.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与企业的激烈竞争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一种相对安逸的环境下,员工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主动担当作为的人少之又少。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因为编制的原因导致一人多岗,不仅承担会计工作,还有兼任其他业务,工作内容繁杂交叉,无法保证工作质量。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要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要么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大锅饭”现象严重,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不足,无法刺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裙带关系严重,往往由于“人情”而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事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且后续也没有开展必要的专业培训,这些人员对新规不熟悉,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有些单位会计人员虽工作多年但职称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待遇得不到解决,自然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树立风险意识就极为关键。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会计风险意识单薄,缺乏危机感和相应的应变能力,无法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财务人员要不断树立风险意识,主动担当,增强风险应变的能力。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

健全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单位经济活动,规避会计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确凿不虚。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些单位缺少必要的内控制度和流程,对经济活动中面临的各项可能风险没有事前评估,无法找出可能造成经济利益流出的风险点。或者是有些单位虽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但是实际执行却流于形式,尤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人情”远远比工作内容更加重要,这就导致了内控无法真正落地。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较少,岗位设置不明确,除了自身工作外还要兼任其他的业务,这样无形中就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此外,一些管理者本身不重视会计业务工作,对会计人员要求不高,自身的专业性也不强,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培训往往也是走个过场,并没有发挥培训的真实意义,这些都会导致对会计新政策、新法规的把握不够全面和准确,无法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造成账目混乱、往来不清、资产账实不符等。还有些单位由于复杂交错的裙带关系,导致正常的财务核算工作因“人情”等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财务工作困难。

(四)缺乏内外部监管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会计风险,需要外部的政府监管和内部的审计监督。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单位,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或岗位,这样就无法对单位自身进行监督检查,此外,内部纪检、检察等部门也没有发挥各自应有的责任,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单位财务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监督工作不能落实,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外部监督而言,主要是指外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检查,这些检查大都是事后检查,无法做到事前预防,导致监督功能弱化;同时,又以专项检查为多、日常检查较少,对单位日常的财务处理不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势必会引发会计风险。

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会计风险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首先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重大事项应实行集体联签制度并严格执行,严禁任何人单独做决策,同时要在全单位内普及、形成全员会计风险控制的理念。此外,要提高职业道德,强化对财经法规的教育学习,以便及时掌握最新财经政策制度。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分工,规范账务处理流程,真正让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其作用,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施行,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适应“平行记账”的模式。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同时应不断加大对会计人员的道德宣讲,促进会计人才专业梯队,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职业道德素质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考核

提到行政事业单位,大都会和“铁饭碗”相联系,财务人员工作稳定,往往自我感觉良好,缺乏竞争意识。鉴于此,应该注重对人员的考核,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考核应明确具体、公开透明、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将工作过程纳入考核结果,使结果更具有有效性和说服力,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加大培训,提升专业知识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緊随时代步伐,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落后思想,积极面对新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深刻理解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平行记账”的会计核算思想,在不断变化的准则与政策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管理层更应主动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带头转变观念,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此外,对于会计人员,稳定的工作环境与专业的工作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作质量,对于非财务类业务内容,尽量交由相关人员处理,减轻与会计工作相关性不大的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单位内部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会计人员培训,及时掌握最新的财经法规,提高业务水平。具体可由单位内经验丰富的人员“传帮带”,或者也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者通过讲座形式让会计人员掌握最新动向及业务处理流程。这就要求单位从源头的选拔招聘上就应建立起丰厚的福利待遇,吸纳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加入;对于原有的员工,也应建立起完善的晋升通道,鼓励员工通过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来增加自己工作业绩上的亮点,从而获得岗位的晋升。

(四)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加强会计核算,从原始凭证开始严格审核,对于不符合财务要求的业务坚决不予办理,查验无误的原始凭证方可作为记账凭证的基础。对于经过确认的经济业务要严格执行逐级审核程序,不能夹带“人情”因素,不能带有灵活性和随意性。会计人员在具体做账时,要认真解读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规范设置会计科目,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对于长期挂账项目,分析款项性质,落实责任,及时清理。此外,还应加大对会计核算的监督,要明确审批权限,细化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相互制约,定期审计,保证经济活动健康运行。

(五)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有体量大的特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盘点、处置等应建立起一整套的资产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设置专门的岗位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新增加的资产,应及时进行卡片账的登记,并做好后续管护工作;定期盘点以便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单位在资产购置时应广泛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制定采购预算方案,对纳入政府采购项目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处理。在资产的后续使用过程中,明确资产责任人,做好资产的日常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能。岗位人员变动时,要严格履行资产的交接手续,及时更新数据,保证账实相符。对于需要处置的资产,严格按照报批流程,严禁随意进行账务核销。

(六)实行内外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形式,单位应当营造一种公开透明的环境,让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无处隐藏。对于设立有独立内审部门的单位,内部监督工作不能由具体实施工作的部门担任,要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为此,可以指定内审部门作为监督工作的主体;而对于业务规模较小,没有单独设置内审部门的单位,可以组建内部监督小组履行相应的职责,对财务工作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对于外部监督,则主要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这些部门在深入调查了解了单位的实际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后,会及时组织单位限期之内拿出具体整改意见,并不定期地开展“回头望”,确保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结 语

为了能够充分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变化,需要从业人员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发挥财务管理制度作用,努力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思想,逐渐规范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流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内外部监督,从而优化资金管理体系,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人员会计核算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