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2021年新收获玉米质量情况与影响因素

2022-02-13 03:29
现代食品 2022年24期
关键词:汪清汪清县储粮

◎ 孙 颖

(吉林省汪清县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 汪清 133200)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长白山北麓,平均海拔806 m,属大陆性中温带多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气温垂直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3.9 ℃,年平均降雨量580 mm,无霜期110 ~141 d,年日照时数2 700 h,年平均积温1 800 ~2 600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1]。2021年,汪清县玉米播种面积30 666 hm2,产量18 万t。2021年10—11月,笔者走访了汪清县5 个乡镇15 个村,扦取玉米样品54 份,进行秋季新收获玉米检验,检测出432 个有效数据。本次扦样结合各乡镇实际和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按照(8 km×8 km)网格密度,重点区域(6 km×6 km)网格密度科学布设,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玉米质量的因素和对应措施。

1 采样方法及检测方法

样品采集以本地区主导品种为主,按照粮食产量权重、等距分布原则,根据区县内地形、土壤、气候和作物长势等情况确定采样点。采用田间采集和庭院采集两种方法扦取一级样品,再将同一地块、相同品种的一级样品混匀,采用四分法获得两份二级样品,每份样品2 kg。采样时全程录像,现场填写采样记录。玉米样品按照《玉米》(GB 1353—2018)标准进行各项指标检测[2]。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数据

2021年,汪清县地区玉米质量整体良好。2021年,汪清地区玉米容重最高753 g·L-1,最低658 g·L-1,平均706 g·L-1,1 ~5等比例分别为20%、35%、35%、10%、0%,三等以上占90%;不完善粒总量为1.5%;水分最高36%,最低26%,平均31%,水分在23.0%以上的占100%,在35.1%以下的占90%(表1、表2、表3)。

表1 2021年汪清地区玉米容重、等级比例情况表

表2 2021年汪清地区玉米水分比例表

表3 2021年汪清地区玉米不完善粒情况表(单位:%)

2.2 近3年玉米质量分析对比

2021年,汪清县玉米整体质量略低于2020年,平均容重为706 g·L-1,比2020年低13 g·L-1,比2019年低15 g·L-1;三等以上占90%,比2020年低10%,比2019年低10%;不完善粒总量为1.5%,比2020年低0.2%,与2019年持平;水分平均为31%,比2020年高2%,比2019年高1%。总体而言,玉米质量整体低于2020年,容重低于2020年,等级比例低于2020年,水分平均值高于2020年,不完善粒指标略低于2020年,详见表4、表5。

表4 2021、2020、2019年玉米容重、等级比例、水分情况对比表

表5 近3年玉米不完善粒情况对比表

3 连续3年产量对比

根据汪清县统计局权威数据,本文对近3年来汪清县域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进行了对比(表6)。

表6 近3年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对比表

4 影响玉米质量因素和应对措施

影响新收获玉米质量因素主要有气候、品种、储粮方式等。

4.1 水分和温度等气候因素影响

水分和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一般需要年降水量400 ~550 mm,出芽阶段土壤保水量为60%~80%,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出芽。同时,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积温需在1 800 ~2 800 ℃内,且在不同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同;出芽时积温为10 ~25 ℃,形成籽粒时积温为20 ~24 ℃。2021年,汪清县春季降雨正常,但气温偏低,玉米出苗时间较晚。夏季气温偏高但降雨量少,尤其7月下旬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玉米授粉和灌浆初期缺水,部分玉米种植密集地块出现干旱减产现象。此外,秋季气温偏高,霜期晚,雨水大。由于以上原因,2021年玉米单产低于2020年,质量低于2020年,详见表6。

4.2 种植品种的影响

根据近几年收获粮食质量调查,汪清县玉米主要种植“协育306”“天育108”“吉单95”“必祥101”“富尔116”等品种的农户,秋季玉米收获后质量等级都在二等及以上。部分农民轻信种子推广者宣传,盲目追求高产,种植了一些不适用于汪清县自然环境的品种,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出现了玉米成熟度不够、霜期后水分含量太高、储藏期间易生霉等问题。

4.3 储粮方式的影响

根据近几年的秋粮收获及储粮安全调查,笔者发现农民的储粮方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农民能把玉米存放在国家推广的“科学储粮仓”或自制的“玉米篓子”中。这部分农户的玉米经过2 ~3 个月的储存,能够自然降水25%~35%,烘干后等级变化不大,售粮能够卖到预期价位。但还有少部分农民在粮食收获后,习惯将玉米堆放在田间地头和庭院里或装入麻袋靠墙堆放,形成了“地趴粮”。“地趴粮”是露天存放的,如果没有及时出售,随着存放时间变长和天气变化,很容易出现粮食生霉、发芽、水分高和鼠雀虫害等现象,即便烘干后也会导致等级下降,不利于卖到合理的价钱,直接损失5%~10%。

5 应对措施

5.1 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和及时施肥

根据汪清县近几年气候特点,本文将汪清地区玉米成熟区布局分为早熟区,汪清县中部;中早熟区,汪清县南部;中熟区,汪清县北部。结合气象为农服务系统提供的信息[3]和农业局推广站的推荐,以及近年来表现良好的品种,建议农户选择积温2 400 ℃左右、生长期在118 ~123 d 左右的耐低温优质高产品种。同时,需在玉米拔节期追肥,为其提供养分,促使茎叶粗壮厚实,提高玉米产量。

5.2 开展农户储粮保粮服务工作

5.2.1 深入村屯进行储粮保粮宣传

新粮收获后,农户储粮环节是粮食产后减损最重要的阶段[4]。为确保农户储粮安全,杜绝大面积坏粮现象发生,相关部门应深入村屯,走进农户,调查农户庭院安全储粮情况,宣传讲解安全储粮知识,以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意识,实地指导传授农民粮食倒垛、离地储粮、及时除尘通风等储粮方法,做好秋粮储存,减少粮食损失。

5.2.2 大力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仓

部分农户缺少科学储粮器具,为确保储粮安全,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发放科学储粮仓,对老旧储粮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科学储粮仓具有价格便宜、容量大、坚固耐用、占地面积小、防水效果好,能够保持粮食质量等级,有效防止霉、雀、鼠和虫害损失等优点[5],可有效解决“地趴粮”问题,既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汪清汪清县储粮
例析随机变量所在模型的方法突破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汪清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掠影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汪清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
汪清:金牌大师的蜕变之路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