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垃圾分类意向转化为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

2022-02-14 07:06李梦新汪隽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1期
关键词:设施居民分类

李梦新 汪隽婉 张 浩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引言

我国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垃圾产生过多带来越来越多生态环境问题。见图1。垃圾的随意堆放、简单处理会导致污染水源,破环空气、影响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在无形中危害大众的健康。

图1 2014-2018年垃圾产生量情况

1 垃圾分类现状

在历年的环境日主题中,“绿色家园”“环境友好”多次被提到。近几年,国家强调的更多的是行动,理论已经上升到实际行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出力。最初,垃圾属于无序堆放,大家逐渐开始认识到垃圾不分类会给大家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并开始采取措施。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是北京,起初,垃圾分类实行的范围较小,近几年,范围逐渐扩大到全市。

2020 年,北京市16 区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级综合考评。垃圾分类正在不断发展进步。上海也在近两年规范实施垃圾分类并颁布管理条例,值得一提的是,在条例中提及了罚款和行政处罚。太原,天津,杭州,广东,深圳,苏州,扬州,山东,武汉,江西,河南,河北,柳州,辽宁也成为垃圾分类的试点。

平常生活中,大家见到的更多的还是集中处理模式,垃圾车将所有的垃圾全部放到一起,集中回收处理。这样的处理模式与以前相差无几,只是看起来正规了些,并没有彻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实行垃圾分类,可以避免垃圾简单处理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卫生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实行垃圾分类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对于促进资源回收、环节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都有助力。《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2021 年3 月1 日起施行,但很多小区垃圾分类相关设施及相应制度并没有较大改善。

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两种模式,即线上问卷与入户调查。调查问题涉及到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垃圾分类执行力和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等相关方面。此次调查共选取合肥市蜀山区15 个小区进行调研。其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是否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设施、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制度、奖惩措施等。

调查发现:平均有87.5%的居民表示垃圾分类是好事,愿意垃圾分类。10.52%的居民表示无所谓或者都可以,只有1.73%的居民对垃圾分类不甚热衷。另外,仅有23.03%经常会进行垃圾分类,57.57%偶尔进行分类,剩下的人中基本不分类。大多数居民表示:除废品出售外,其余垃圾全部投放到垃圾箱,并没有垃圾分类;甚至有少部分人从不分类,垃圾未出售也未处理,全部投放到垃圾箱。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进行分类较多的是废电池、玻璃、金属等可能会损伤人的物品,其次就是纸箱等可出售物品。

3 居民在垃圾分类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得,P<0.05,按a=0.05 检验水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年龄对垃圾分类产生差异有影响。年长者表示更愿意实施垃圾分类,其可能原因是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而年轻者生活节奏较快,虽然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信息,但执行力较弱。年轻人普遍表示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将其付诸行动的人却不在多数,他们表示,每天时间太匆忙,来不及进行垃圾分类。

可称为垃圾的物品数不胜数,垃圾分类方法也不胜枚举。虽然每个城市对垃圾分类的区分细则不同,但大同小异,大多数城市还是采取“四分法”垃圾分类。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是肯定的,有差异的是上海将剩下的垃圾分为湿垃圾和干垃圾,合肥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际上很多小区都没有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有些小区内设有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但居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标识分类,很多人还是将垃圾扔到一个垃圾桶内。而垃圾车也是将所有垃圾同时回收带走。在垃圾分类搞得比较好的小区内也不尽然按照四分法,比如印象西湖小区: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小区内还有垃圾设施分为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在站点内又将可回收物分为纸张,塑料,金属,织物以及有毒物品。多种垃圾分类设施并存,大家分类方法也不一。

4 优化策略

4.1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垃圾分类设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设基本的垃圾分类设施(四类垃圾桶)是进行垃圾分类的首要任务。即使大家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却没有垃圾分类设施进行分类。这无疑浇灭了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的热情。垃圾分类设施周围的环境是否整洁也很关键。如果垃圾分类设施周围脏乱差,有虫蝇到处乱飞,味道很大,大家都不会想靠近垃圾桶,只会将垃圾远远的扔过去,最后导致环境越来越差。所以,将设施打扫干净也很关键,最好旁边有洗手池,方便清洁。在一步一步的实践中发现阻碍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因素,及时将它改正。

此外,垃圾筒上一些简要的分类说明也对大家准确进行垃圾分类有帮助。在前几年就有学者表示,小集体中便利的垃圾分类设施也有利于垃圾分类[1]。在软件方面,许多地区已经采取了措施。“美丽深圳”公众号设立“生活垃圾分类查询和投放指引”,输入垃圾名称就能知道垃圾所属哪一类。已经有很多软件或公众号涉及到垃圾分类,比如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支付宝等。

4.2 加强垃圾分类操作宣传教育

一些知识的传达往往都是借助媒介普及给居民的,不管是实物媒介还是虚拟途径。多种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垃圾分类环保意识提高及环保知识增强有赖于大力宣传,比如:报纸、网络等媒介,现场指导示范也有很好的效果[2]。数据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力宣传更有利于垃圾分类的实施。

采取多种教育宣传方式:网络、手机等线上宣传,社区培训、集中指导等线下教育。比如在其他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视频等方式均可清晰的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来源,更可以了解生活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宣教效果立竿见影。

还有不可忽视的就是对于学生的宣传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生,对儿童进行垃圾分类教育有助于孩子从小建立垃圾分类意识,且能积极影响家庭成员。学校可将垃圾分类作为家庭作业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现在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与日常学习,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能带动家长的行动。树立儿童榜样已被证明对社会所需行为的认知创造具有重大影响[3]。

4.3 完善垃圾源头分类的法律法规

调查中发现,92.5%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政府的强制与规定完善垃圾源头分类的法律法规,其次才是大力宣传。很多情况下,其实简单粗暴的方法最实用。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普及环保知识远远不如强制实施效果来的好。目前已有多地实施法律措施,比如北京,南京,天津,南宁等地对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未按规定收集、处理餐厨垃圾等行为立案、罚款。

4.4 制定奖励等激励制度

做事需要动力,给大家一些看得到的激励措施也可以帮助激起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热情。最好成立专项奖惩资金用于垃圾分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垃圾分类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效果。还可以考虑将垃圾分类纳入信用系统,督促大家进行垃圾分类。

北京、苏州、杭州和郑州等地举办“垃圾分类随手拍”活动:报名参加活动的居民需要完成度高的随手拍,拍摄内容应该包括垃圾投放点的全景和不同种类垃圾桶内部的照片,参与活动的优胜者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通过这样的照片可以了解垃圾分类驿站和投放点是不是摆齐了四类垃圾桶,投放点周围的环境是否整洁干净,了解垃圾是不是正确丢到了相应的垃圾桶里,社区内是否有宣传设施和监督设施等。

另外,除一些公益活动外,政府也应对生活垃圾分类考评工作加大难度。可以将考评的结果分为不同的等级,没有达到相应等级的社区将受到责令整改,同时统计每个社区的整改情况,汇成大数据,如多次未达标,相关执法人员可上门督促整改。在工作刚开始时肯定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这种大量付出换回的是多倍的效果。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在严格的管理惩治制度下,垃圾分类必将获得大成效。

4.5 树立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完善相关功能

有学者表示:对于某种问题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同理上层建筑,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其意识形态。就如你不能要求小学学历的人解决硕士博士遇到的学术问题一样,一个人如果不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又怎么能够期望他能够准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呢。因此,垃圾分类能够顺利实施不只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好坏,还取决于居民自身的思想及能力。还要完善相关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垃圾分类软件,大多是根据输入搜索,无其他相关信息。如果输入信息不在系统内,可能会出现无法准确分类的结果。大家需要的是:当你输入一个物品时,会有与其有关的一系列物品分类信息展现。比如:输入“纸”,可以查出“废纸张”、“卫生纸”等一系列相关物品或不同状态下该物品的归类。

从个体的内部动机来看,心理因素、环境知识、生活习惯、文化、经济基础都会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4~7];从外部条件来看,国家环境管制政策、激励政策、法律法规、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各地区考核机制及社会环境是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8][9]。

结语

阳光七彩,垃圾四类。总之,在合肥市推进生态保护,大力实施垃圾分类制度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度剖析影响垃圾分类的各种因素并采取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社会文明程度。垃圾分类不是壮举,但也绝不可忽略,因为关乎生活环境改善。我相信,在制度不断制定,设施不断建设,居民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将垃圾分类牢记在心中,坚决落实到行动上,垃圾分类将会成为社会新风气。

猜你喜欢
设施居民分类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石器时代的居民
分类算一算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
高台居民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