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2-02-15 06:52
纺织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原液着色纤维

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5年,产业转移政策环境更加完善,中西部、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立足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优势显著提升,制造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显著增强。

《意见》提出,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资源精深加工、新材料、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基地,以及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地区加快高端装备、航空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深化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拓展承接产业转移新空间;中部地区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着力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东部地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五部门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相关目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近期对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进行了修订,并自1月1日起执行,其中内容涉及棉纺成套设备、非织造布成套设备。

按照要求,对2021年12月31日前(含12月31日)批准的按照或比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项目和企业,在2022年6月30日前(含6月30日)进口设备,继续按照《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 和《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公告》执行。

同时,2022年1月1日以后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及中西部地区国际性展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项下的国际性展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按本次通知执行。

工信部发布《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下称《指南》)。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应用,推动质量管理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指南》在列举重点行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场景时,提出面向轻工、纺织行业推进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质量管控。推广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在轻纺生产环节广泛应用,提高在线监控水平。

在500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体看来,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仍滞后于规模的增长,“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制造业品牌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任务。

《指南》第一章明确了“一条主线、三大转变、四项原则” 总体要求,强化方向指引;第二章从三个层面提出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的关键场景,引导企业将场景建设作为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的切入点;第三至五章,从工作机制、增强能力、数据开发等方面提出实施要求,引导企业系统完善工作机制,夯实推进质量数字化的管理基础,聚焦能力建设主线,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全面强化质量管理数字化能力;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开发利用;第六章,引导相关方创新质量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提升服务供给水平;第七章坚持多措并举,引导相关方完善政策保障和支撑环境。

24 项纺织印染节水技术入选《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

为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编制了《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涵盖共性通用技术、纺织印染等14 大类152 项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纺织印染行业共有24 项技术入选。《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19年)》同时废止。

2021年前11月我国家纺出口超300 亿美元

2021年1-11月,我国家纺外贸出口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出口规模历史首次突破300 亿美元大关,具体出口特点如下:2021年1-11月,我国家纺行业产能充分释放,外贸出口高位运行,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家纺产品出口313 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8.7%,比2019年同期增长22.3%。2021年前11 个月的出口规模就已经超过历史最高的2014年全年的283 亿美元,首次突破300 亿美元大关。前11月出口规模虽创新高,但主营企业反映,四季度以来,企业利润大幅收窄,主要受生产要素成本和国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挤压。

“纺织之光·爱益行”携手毛纺协会、家纺协会组织企业捐赠100 余万元物资

为帮助因强降雨受灾的河南与山西群众度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天,在“纺织之光·爱益行”品牌公益活动的号召和影响下,多家纺织企业和行业协会纷纷伸出援手,通过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总价值100 余万元的床品和过冬服装。

在此次“纺织之光·爱益行”温暖行动中,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特别组织会员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凌龙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沃尔绒业有限公司共捐赠御寒保暖衣物1600 余件。据悉,部分爱心物资已经在山西省汾阳市峪道河镇梁家沟村、阳城镇见喜村、杨家庄镇杨家村等地发放。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组织江苏爱伦家纺有限公司、江阴市红柳被单厂有限公司、无锡万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国欣纯棉家纺有限公司,捐赠总价值近50 万元的各类床品2799 件/套,发放到河南省新乡市、巩义市,山西省临汾市、大同市、石楼县等地的灾区群众手中。

在本次温暖行动中,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40000 元的羊毛混纺针织衫1000 件;浙江凌龙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89470 元的长款羊毛大衣、羊毛保暖外套、保暖针织衫共计362件;内蒙古沃尔绒业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02600 元的防寒羊毛棉裤270 条;江苏爱伦家纺有限公司捐赠豪华澳毛被100 件,亲肤棉四件套100 套;江苏红柳床单有限公司(江阴市红柳被单厂有限公司)捐赠家纺四件套1000 套;无锡万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两款具有JHT 特色的家纺产品;河北国欣纯棉家纺有限公司捐赠了单人4 斤棉被100 床、儿童卡通大被200 床、雪国天使抱被500 床。

国际麻纺博览会在江西分宜举办

2021年12月12日-12月14日,延续“生态江西,时尚麻艺”主题的2021 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在江西分宜举行。作为中国麻纺织业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行业交流合作盛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七届,对麻纺织行业的高品质发展和产业链生态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届麻博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西省委员会、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分宜县人民政府、新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余市商务局承办,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本届麻博会聚集恩达麻世纪、金达控股、广州伟丰、湖南华升、天之草(海南)、赛得利集团、菁界等140余家麻纺织制造商、麻纺织终端品牌、麻纺织面料商、设计师、新材料及新应用研发机构等积极参与,参展人员过万人,总面积达1 万平方米。

由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智造革新 麻纺未来——2021 中国麻纺织产业技术发展论坛”于本届博览会期间举办。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祝宪民,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郁崇文、河南平棉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李季媛、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马志辉等7位业内大咖、专家、资深从业者与各品牌企业、制造企业、各领域从业者以全产业链生态为导向,从不同维度,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探讨思辨。

同期还举办了2021 中国麻纺时尚周、江西国际麻纺云博览会等活动,邀请12 位主播达人打造“潮玩麻艺”和“麻博会开幕式现场直播”两大主题的直播活动,让更多的人共享麻纺生态的健康生活。

化纤联盟组织的“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2021年12月8日,由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专项办组织了此次综合绩效评价会,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负责人金剑向专家组进行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汇报。经过专家质询、项目组答辩以及专家组研讨,最终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实现了项目目标,予以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涵盖从颜料/染料、色/功能母粒、纤维、面料到服装的完整产业链。项目下设四个课题,分别为“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制备与应用的基础研究”“熔体直纺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产业化技术开发”“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酰胺纤维产业化技术开发”“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应用技术开发与示范”。 项目研究阐明了原液着色纤维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研发了高含量超细颜料/染料均匀分散母粒制备、原液着色聚酯原位连续聚合、色母粒和功能母粒高比例添加强化分散、原液着色纤维计算机配色仿真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基础色原液着色纤维标准体系和数据库,实现了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化制备和高水平应用示范,改造建成了原液着色纤维专用色母粒,原液着色熔体直纺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聚酰胺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纺纱、织造、整理及成衣加工等产业化示范线。

项目最终形成了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从色母粒、纤维、纱线、面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建立了基础色原液着色纤维标准体系,实现了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与聚酰胺纤维高效制备与高水平应用,这对提升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技术创新链整体水平,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规模化制备技术”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2021年12月8日,由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规模化制备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项目负责人孙玉山向专家组进行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汇报。

“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规模化制备技术”涵盖浆粕—纤维素原液—纤维素—织物完整产业链的工艺研究、应用研究、装备研发。项目下设四个课题,分别为“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规模化制备的基础研究”“万吨规模Lyocell 纤维全国产化高效低耗制备技术开发与示范”“差异化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效纺丝及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示范”“高效低耗再生纤维素纤维应用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研究了制浆条件对浆粕性质、可纺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适用于Lyocell 工艺的竹浆粕制备技术,开发了NMMO 及分解产物的检测方法,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成套国产化技术与装备,建成了国内产能最大的Lyocell 纤维生产示范线及专用竹溶解浆生产示范线;研发了高湿强度再生纤维素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研发了粘胶工艺废气回收处理技术,建成了功能性分散体、差别化纤维、粘胶纤维高效制备与清洁生产示范线;研发了Lyocell 纤维控制原纤化纺纱、织造、染整成套生产技术,建成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多种应用场景的示范线。

项目解决了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实现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制备技术与装置的全国产化及规模化,打破了粘胶纤维发展阻碍,实现了清洁化、多样化、高效低耗生产,攻克了Lyocell 纤维在纺、织、染加工中的原纤化难题,实现了纤维素纤维的规模化应用,为我国纺织行业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建立新的标杆,对促进我国纤维素纤维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2021年12月29日,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组织召开了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会议听取了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实验室在重点技术突破、工程化实施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进展突出,形成了Lyocell 纤维大产能制备等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成果,并在行业内进行了推广应用;在纤维新技术、功能性产品开发,纤维应用、标准研究等方面科研创新成效显著,体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

围绕实验室下一步工作方向,与会专家建议,实验室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凝练研究重点方向,争取国家科技研发任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引进与培养并举,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人员活力;在对外合作方面,要在各个重点科研方向上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畅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渠道,提升实验室的行业引领能力。

2021 CTTC 全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举办

2021年12月13日,由通用技术中纺院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标”)、全国麻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联合主办,中标(广东)检验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CTTC 全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广东省汕头市开幕。论坛围绕“自动化技术在纺织检测领域的应用”相关主题,为潮汕纺织企业与全国技术专家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

中纺院中纺标副总经理任鹤宁致欢迎辞,他表示希望各位嘉宾和参会代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探讨智能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新举措,开拓智能检测的新思路,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全国各地的质量领域专家围绕纺织品数字化、智能化成分分析的难题与实施策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纺织材料剖析中的应用等主题,结合案例做讲解和分享。

未来,中纺标将与相关单位携手合作,通过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提升纺织制造业的质量水平、标准水平,赋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品质提升。

通用技术中纺院北京中丽获“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近日,通用技术中纺院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丽”)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这是北京中丽连续第二次获此殊荣。

作为化纤装备制造和工程技术服务领军企业,北京中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培育“中丽五菱精神”,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

北京中丽坚持把民主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和管理制度之中,充分发挥工会“娘家人”作用,广泛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各类群众性活动。

北京中丽将以此荣誉为起点,继续探索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新举措、新路径,进一步丰富创建内容,提升创建质量,为促进纺织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九沐天青”完成国际商标注册

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品牌商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市场信誉、竞争实力和整体形象。

近日,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九沐天青”品牌在国内商标成功注册的基础上,又成功注册了涵盖“1类、2 类、24 类、25 类”在内的四大类欧盟商标和日本商标。

近年来,江南分院围绕自主成果逐步布局商标注册工作,目前已成功注册“九沐天青”“冰云丝”“通诺护”等六大类产品共139 项国内商标。此次国际商标的成功注册,保护了“九沐天青”品牌的知识产权,对于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加快江南分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标志着江南分院进入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轨道,是江南分院品牌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猜你喜欢
原液着色纤维
两款都是67度的老白干,你喜欢哪个?
着色后的战地照片
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探讨
衡水老白干67度原浆原液的两款酒比较谈
跟踪导练(一)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彭汉钦艺术作品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陶瓷球阀在原液溶解机上的应用
梵萃全面进驻屈臣氏,打响原液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