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措施

2022-02-17 16:12豆阿龙黄园园
技术与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面层刚性沥青路面

豆阿龙,黄园园

(河南中宇交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6)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然而,由于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伴随交通量的与日俱增,超载、重载现象的频频出现,很多道路沥青路面发生了早期病害,常见病害形式有裂缝、车辙、泛油等,若不及时处理,势必会严重影响路面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主要基层形式,其特点突出,可满足公路建设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需要。但在大量实践中发现,半刚性基层极易出现干缩、温缩裂缝,并会进一步向沥青面层扩展,从而形成反射裂缝,降低路面使用性能。为此,开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反射裂缝的类型

半刚性基层多采用水硬性材料处治稳定碎石,比如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对于温度、湿度,此类材料敏感性较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干缩裂缝、低温收缩裂缝,特别是在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反复作用下,基层裂缝必定会扩展到面层,从而产生反射裂缝。根据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具体如下。

1.1 荷载型反射裂缝

若车辆行驶至裂缝一侧的情况下,裂缝两侧面将会形成相对切向位移现象,同时,裂缝尖端相对应的面层底部也会形成一定剪应力;若车辆行驶到裂缝顶面的情况下,裂缝两侧面并不会出现切向位移,但裂缝尖端相对应的面层底部却会出现一定弯拉应力。若车辆从裂缝处驶离,必定会形成与车辆行驶至裂缝一侧时的相反剪应力。在整个环节,沥青面层将会承受一次弯曲和二次剪切作用,不仅会形成张开型裂缝,也可能会产生剪切型裂缝。

1.2 温度型反射裂缝

相比荷载型反射裂缝,温度型反射裂缝主要原因在于温度,主要裂缝分为两类:其一,低温收缩开裂;其二,温度疲劳开裂,上述两种开裂基本上都属于张开型裂缝。究其原因在于温度变化,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当气温迅速下降,或者冬季低温时期,很容易出现基层收缩开裂,这种情况下,裂缝尖端相应的面层底部则会产生一定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面出现背向移动类的裂缝;另一方面,若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过大,面层顶部温度将发生很大变化,但是面层底部温度变化却相对很小,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温度梯度,加上基面层材料不同,温缩系数略有差异,面层顶面极易形成拉应力,面层底面却会形成压应力,这种情况下,沥青面层因收缩、翘曲从而形成反射裂缝。

2 反射裂缝的危害

自20世纪70年代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交通量不断增长的今天,半刚性基层极易出现干缩和低温收缩裂缝,甚至会逐步向沥青面层扩展,并产生反射裂缝,进而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对于路面性能和耐久性而言,反射裂缝的危害包括以下几点。

1)在路面上,由于裂缝的存在,路表水极易渗入路面结构内部,严重时雨水也会渗入土基,加上动水压力的影响,雨水持续冲刷路面材料,必定会影响沥青和集料间的粘结作用,或者会降低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

2)因为裂缝的出现,会影响路面板体的整体性,导致裂缝位置的应力过度集中,向路基顶面传递的应力过大。

3)一旦出现路面裂缝问题,处治不到位,便会大幅增加沥青面层顶面的剪应力和底面的拉应力,从而产生路面病害,比如网裂、坑槽等,严重影响路面使用寿命。

4)在荷载和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沿着裂缝走向,磨耗层极易出现集料、沥青剥落现象,从而产生路面病害,比如坑槽、松散等。

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反射裂缝是最常见的路面病害,开展反射裂缝研究十分重要,了解其危害性,更有助于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

3 反射裂缝的处治措施

3.1 合理确定面层材料和面层厚度

为了防治反射裂缝,须合理选择面层材料,要求采用的沥青、改性沥青材料具有针入度大、劲度模量高、温度敏感性低等特点,且确保集料级配合理。这样有利于提升面层的抗裂能力。除此之外,对于荷载型反射裂缝而言,面层厚度适当增加,也可起到抑制裂缝扩展的作用。为此,必须合理控制面层。

3.2 加铺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可铺设到土体内部、各层土体之间,通过铺设土工合成材料,能够达到增强土体的效果;同时,也可起到抑制路面裂缝的作用。当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之后,由于土工合成材料的隔离作用,基层裂缝尖端的拉应力便无法向面层传递。若在面、基层之间铺设土工格栅,裂缝尖端应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主要是从垂直转变为水平方向,能够达到加筋作用,提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

3.3 增加柔性基层

强度高、板体性好是半刚性基层的主要特点,在温度、湿度的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很容易出现收缩裂缝,为了改善基层所处温、湿度环境,可以将柔性基层设于面层、基层之间,减少基层温度收缩。目前,常用的柔性基层类型很多,比如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等。

3.4 设置应力吸收层

应力吸收层可设置到面、基层之间,以此达到封水、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在应力吸收层设置当中,主要组成材料有橡胶沥青、细集料、改性乳化沥青等,橡胶材料的掺加,可以提高混合料的粘聚力,加上其自身温度敏感性较低,能够与集料充分粘结。由于应力吸收层的应变能力强、模量低,能够起到延缓或抑制反射裂缝的出现。

4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通行多年,目前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病害,经测定,本工程存在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为了解决此类病害,多方商议后,决定铺设橡胶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1)橡胶沥青制作。橡胶沥青生产制作当中,重点在于温度。一般来讲,在橡胶沥青生产前,需按照规范要求加热基质沥青,要求温度控制在190℃左右,待沥青材料加热后,便可均匀拌和,拌和时须控制好时间,确保拌和均匀。待完成橡胶沥青生产制作后,须及时进行存储,在此环节同样要控制好其温度,保持在190℃~230℃,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2)施工准备。施工前,须确保施工材料准备充足,各类材料技术指标均可满足要求,同时处理好路表面,保证无杂物、干净。同时,还要提前配备好施工设备,并做好试机工作,防止出现机械故障,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

3)预拌碎石。为了增强碎石、橡胶沥青间的粘结作用,须提前进行预拌碎石施工,保证沥青材料可以均匀裹附到碎石上。

4)洒布橡胶沥青。基面处理之后,便能按量喷洒橡胶沥青材料。在喷洒时,调整好喷洒方向和喷嘴的喷洒量,在整个喷洒过程中,确保喷洒的均匀性,避免漏洒,根据规定要求,须合理控制喷洒量,严禁超标。

5)撒布碎石。喷洒橡胶沥青材料的同时,还需要撒布碎石材料,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好碎石用量,若局部出现撒布不均匀现象,须及时处理。

6)碾压施工。撒布完碎石材料后,便可进行碾压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采取25 t轮胎压路机进行施工。压路机数量可根据施工路面面积合理选择,紧随洒布车之后,压路机相距5 m进行施工,碾压遍数为2~3遍。

7)开放交通。待碾压施工后,须及时清理干净施工作业面,确保表面无杂物,以防对层间粘结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来讲,碾压后养护3 h,便可开放交通,但前期需做好车速控制工作,避免损坏作业面。

8)检测效果。在延缓及抑制反射裂缝当中,为了检验橡胶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的防治效果,在施工结束后,采取了钻芯取样法进行测定。对工后旧路面裂缝处取样,取样检测结果为芯样完整,原裂缝处已被修复。由此表明,在防治反射裂缝方面橡胶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的应用效果良好。

5 结语

长期以来,沥青路面都是高等级公路最常用的路面形式,而半刚性基层则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但在通车运行当中,很多路面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很多病害问题,尤其是裂缝最多,若处理不及时,裂缝将进一步扩展,并发展成反射裂缝,严重危害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为了解决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面层刚性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