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故事的现代表述——以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2022-02-17 19:47梁晗昱叶晶晶
传媒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敖丙封神哪吒之魔童降世

梁晗昱 叶晶晶

一直以来,由神话故事传说作为母本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犹如过江之鲫,从2015年起,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以传统神话元素为题材的国产动漫电影走进影院。①这些以神话改编的国产动漫电影剥开《喜羊羊》《熊出没》等动画电影的幼稚外壳,向大众提供了优秀作品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其中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谓是这些神话改编电影中的佼佼者。

一、表征:电影对传统故事的改编

与以往的哪吒故事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 主要从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情节主题三个方面对传统故事进行了改编。

首先是人物形象上,主要体现在对哪吒、敖丙和李靖夫妇的形象塑造上。传统故事中的哪吒或正或邪,形象较为扁平,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哪吒与传统故事中的天定善恶和所作所为进行对调,不但变扁平为圆形,还因其孩子气、获得感的追求等显得更具人性。对于敖丙这个角色则凸显出自我人格与宿命的矛盾,加之没有亲情温度的家庭和世人对妖族的憎恶这些外部因素,赋予其浓厚的悲剧色彩,使传统故事中的扁平人物变得立体而复杂。而李靖夫妇也从传统故事中的英雄下凡为更接地气的普通父母而富有人情味。

其次是人物关系上,以哪吒为中心的亲情和友情关系分别呈现。在亲情关系上,传统故事中李靖和哪吒可谓是“问题父子”,李靖恨哪吒惹是生非招来祸端,哪吒恨李靖不顾及父子情谊。《哪吒之魔童降世》对李家父子的关系进行了温情化重构,哪吒的性格成长也在理解父亲与父子和解中得以呈现。在友情关系上,电影创新地将哪吒和敖丙设置为混元珠分离出来的魔丸和灵珠,是同一物体的对立两面,是一体双生、对立统一的关系,而非传统故事中敌对关系。一体双生的哪吒与敖丙,因为命运和立场不得不敌对再到最后在一起共同反抗命运,他们之间既是对立统一,又存在着对彼此的唯一性和相互救赎的关系,其复杂程度和命运牵绊之深使他们的关系完全从传统故事中脱离出来,是电影对于传统故事的颠覆性改编。

最后是情节主题的改编打破了成见。哪吒天命是魔丸却不曾活成魔丸大开杀戒、滥杀无辜的样子,敖丙是妖族却也没有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心肠歹毒。在陈塘关百姓的误解中,哪吒前期自暴自弃活成了个混不吝的小霸王,他在按着人们对他的成见生长,但心结解开之后与敖丙对抗扛起冰块拯救陈塘关时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敖丙说自己身为妖族,命运在出生那一刻起就定了,换来哪吒一顿说教:“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而后两人携手共同对抗哪吒要被天劫摧毁的命运,人们对哪吒固有的成见也在他拯救陈塘关时被打破。魔丸没有走魔道,妖族也不曾作孽,电影中直接体现反抗天命和打破成见的主题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情节主题三个层面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改编是朝着接地气、人情味、多元性进行的,以贴合大众口味,实现商业卖座。

二、策略:以流行文化带动传统故事的现代表述

从2015年到2021年,国产动画电影上映多部,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了双丰收。这种丰收不但得益于蓬勃的电影产业,更在于它在对神话故事的处理上,以流行文化融汇传统故事,将传统价值重构提炼,有效实现了传统的现代表述。

(一)现代科技的融入

要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个讲述传统故事的电影寻找加入现代元素的改编部分,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七色宝莲的指纹解锁。太乙真人喝醉以后记不起七色宝莲的解锁密码,屡次输错,此时殷夫人生命垂危,情急之下乱摁发现“忘记密码还可以用指纹认证撒”。指纹解锁是现代人生活的日常操作,将之融入到电影中既增加了新鲜感也增添了观众的亲切感。

与此同时,游乐场的化用给商业电影带来的喜感提升了观影快感。哪吒在进入山河社稷图后太乙真人使用“指点江山笔”带他坐船从瀑布漂流、滑雪、冰道急速滑行,这些显然是对现代游乐场中比如过山车等一些较为惊险刺激的项目的化用。通过大银幕让观众感受一把刺激性游乐项目的视觉冲击,丰富了观影体验。

还有敖丙、哪吒、申公豹、太乙真人在落入山河社稷图后,因抢夺唯一可以出图的指点江山笔而被冻成一团,之后哪吒因为用脚拿笔乱画一通导致暂时成为一体的四人在途中经历了一番冒险,此时在图外的李靖夫妇和陈塘关百姓看到的则是一个球被弹来弹去的画面,这个场景的画面和音效借鉴了三维弹球电脑游戏,以及太乙真人的坐骑拥有录像回播的能力,这些都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现代科技融入传统故事改编的代表,在给观众带来看点的同时在彰显了创新在电影的改编以及制作中的重要性。

(二)方言口音与现代影视作品的互通

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方言元素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会成为一部作品的点睛之笔。方言因其在语音语调和用词上与普通话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陌生化了普通话,在表演中产生独特的趣味性。以方言代替普通话进行表演,对使用该方言的本地人会产生亲切感,更加亲民,而对于外地人来说这种陌生的语言带来的新奇感会比普通话更吸引人,作品因此拥有独特的趣味性,能更快速地获得大众的喜爱。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太乙真人一改传统故事中的风仙道骨的神仙形象,被设计成一个肥头大耳、圆滚滚的典型喜剧人物形象,操着一口带有四川方言口音的普通话,频繁使用“娃儿”“撒”等四川方言中的称呼和语气词。电影开头部分太乙真人的旁白、台词和动作,以及从女娲庙顶掉下来、山河社稷图中被哪吒戏弄等情节都可以明显看出太乙真人在影片中的喜剧人物形象。方言口音的加入让太乙真人身上“凡夫俗子” 的气质更加突出,让观众感觉更加真实。太乙真人的方言口音和其外形相辅相成,二者叠加增强了这个角色的喜剧效果,使其从“神坛”走下,变得更平易近人,作为一个极富趣味性的角色出现在电影中。

在方言的使用上,北方方言的使用程度要大于南方方言。但近年来,四川方言以其轻松、幽默的特色被人们广泛关注,一些使用川渝方言进行再配音的视频在网上能收获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1]。不难看出,电影将太乙真人进行这样的改编,第一是因为四川方言相比起北方方言来说在近几年更加流行,较为新颖而且大众的接受度高;其二,从电影的故事蓝本《封神演义》的记载来看,太乙真人在乾元山金光洞修炼,而乾元山位于我国四川,加入四川方言口音进行改编正好符合原著中的这一设定。

(三)女性角色的时代性带入

正如电影对太乙真人的改编一样,在对哪吒故事中重要的女性角色殷夫人进行改编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当下大众的审美。

殷夫人在传统故事中给人们普遍的印象中是个典型的封建小女子的形象,面对自己孩子的死亡即使心痛面上也不言表,梦到哪吒亡魂也会因为李靖的怒骂停下哭泣,因为哪吒的所作所为影响到了家族中的权威者——李靖的利益而被他禁止。可以看出传统故事中的殷夫人温和、顺从,这是传统中“女性该有的样子”。反观电影中殷夫人,在进庙祭拜时手上还拿着吃的,在庙中公然说:“都拜了三年了,再生不出来我砸了这破庙。”同时将自己手上的食物砸了出去;在日常的言语中有时会自称“老娘”;陪哪吒踢毽子时鬓发凌乱、不顾形象。这些语言、行为举动与温和顺从搭不上边,可以说是豪放的、泼辣的,这完全打破了对女性固有的认知。让传统故事中温顺的殷夫人看起来过于豪放而不太像“女性”,这是电影想传达的打破成见的主题,同时也是当下女性不曾间断的追求——挣脱社会的固化认知对女性人格发展的束缚。

殷夫人角色被改编时还被带入了“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参与到社会建设中的时代女性特征。“斩妖除魔”在传统故事里默认是李靖在做的工作,但电影中殷夫人也将这份工作完成得很好,虽然电影中没有展现斩妖除魔的画面,但从他们二人和敖丙的一小段缠斗中可以看到殷夫人的武力值并不弱。而且,在李靖求助元始天尊不在家的一年里,她甚至在同时兼顾工作和带孩子,在陪哪吒踢毽子的途中被告知有妖怪扰乱治安,也只能暂时离开去处理。这种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时代女性,也是现在很多职业女性的真实写照。

(四)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映射

1.缺爱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繁忙的工作和一缩再缩的空闲时间,因此,父母关爱与陪伴的缺失成为了现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这种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李靖在哪吒出生后离家和太乙真人前往天界求元始天尊解咒,“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所以在哪吒人生的前一年中,李靖的父亲位置是空缺着的,而母亲殷夫人又肩负着守卫要塞的职责,忙于斩妖除魔和他聚少离多,此时的哪吒才一岁。

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一直是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哪吒不缺少父母的爱,但是他没有太多机会去感受父母对他的爱,无法感知的东西于个人来说存在感很低。因此在他的生活中父母的爱确实是属于缺失的状态,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中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缠人型、混乱型四种[2],其中,混乱型的孩子表现为既渴望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又很难去信任或者依赖他人,哪吒显然是属于这一种。他对殷夫人提出的踢毽子分明很感兴趣,却偏偏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既然你那么无聊,那我就陪你玩玩儿。”在殷夫人走后也是难掩落寞。

2.偏见

偏见在社会心理学中理解为一种错误的态度,电影中陈塘关百姓对哪吒、敖丙产生偏见的原因是他们固有的刻板印象。哪吒出生时有一老者走出来说:“陈塘关世代抵御妖族,关内百姓和妖魔不共戴天。”这个固有的认知让人们一开始就对哪吒产生了偏见,在哪吒更小的时候溜出李府,还在窃喜的时候一个毽子打到了他,小女孩还邀请他一起玩,当他欣然应允的时候被人发现,娇滴滴的大汉喊众人快逃,一位老人家就冲过来把小女孩抱走了,之后还有其他孩子朝他泼脏水扔东西,大骂他是妖怪,要他滚出陈塘关,画面也由哪吒迷惑、委屈的表情转向渐渐握紧的拳头。在敖丙露出龙角时对妖族的偏见让他们忽略了敖丙才将他们救下的事实。哪吒和敖丙的经历是现实中每个人在影片中的映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不同而遭到歧视、欺凌,甚至是小到戴眼镜这种不同。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恰当的人际交往会导致其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问题,从而产生偏激行为。哪吒因为陈塘关百姓的偏见变得自暴自弃,“他们把我当妖怪,那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敖丙因为妖族身份在海边第一次露出龙角这个“异类”标志的时候,即使在场的只有哪吒和一个懵懂的小女孩,他依旧下意识慌忙抬起袖子遮住龙角。敖丙和哪吒是一个反面,哪吒变得偏激和暴躁易怒,而敖丙是变得自卑,这些因环境偏见造成了性格偏激形成,在青少年的现实成长中也常有遇见。

日常的现代科技和方言口音的带入加强了观众观影时的同质感和观影快感,女性角色的时代性处理使得电影在性别价值上与时俱进,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映射则深化了电影思想,增添了电影在喜乐之外的社会思考性。以流行文化带动传统故事,赋予其现代价值,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叙事策略。而通过这种现代表述实现对传统价值的重构,则是这部电影得以成为“现象级”的一个原因。

三、效果:现代电影对传统故事重构的可行性

(一)系列电影引爆传统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结局的开放性给故事提供了一个后续拍摄的可能性,影片结尾的彩蛋也预示了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电影里除了哪吒,还有许多人物,每个人物相对独立,都可以围绕自身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出现过的敖丙、公孙豹、李靖等人,他们和他们身上的故事线索在电影中留下了很多空白,这也说明了这些封神人物本身和故事场域的可言说性很强。如果加以完善,会使整个故事的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传统哪吒故事,乃至整个封神故事在进行现代改编后将获得新的活力,充满无数种可能。

此外,对于哪吒故事的母本《封神演义》而言,不管是小说文本还是影视化作品,都存在大量读者和观众。他们熟悉母本中的故事和人物,对于传统人物故事的全新演绎有所期待,这是哪吒或封神系列电影得以继续发展的受众基础和市场基础。故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封神系列趁热打铁,一部名为《姜子牙》的封神系列电影未映先热,网上流传出各种关于“封神宇宙”系列的国产动漫的新闻,正说明了系列电影下受众对传统故事的关注度提升。虽然《姜子牙》之后“封神宇宙”系列动画没再有后续作品,但是这个概念的提出体现出大众和文化界对以中国传统故事为底本的影视出品的期待。

(二)“封神宇宙”重构中华价值

“封神宇宙”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出品后,网络世界表现出的对中国传统故事现代呈现的极度热情和自信力。姜子牙与哪吒的传统故事都记录于《封神演义》,两部取材于传统故事的电影存在于同一世界之中。要达到“宇宙”的构建,优秀电影的数量是必不可少的。而《封神演义》原著庞大的构架和众多人物故事,足以为改编提供取之不竭的素材,实现更多有关动画电影的推出,也为构建国产动画的“封神宇宙”提供了原始内驱力。

可惜的是,在《姜子牙》之后2年时间内,“封神宇宙”并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发展。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姜子牙》虽然也采取了重写神话的叙事策略,但是在主题和价值表述上割裂了故事本体的正义伦理,从故事层面而言,“宏观价值倒置体系的荒诞性和微观价值抉择叙事的虚假性,使得《姜子牙》的价值世界被抽空了所有的现实内涵,坍塌为轻浮的海市蜃楼”。[3]

“封神宇宙”的希冀源于美国的“漫威宇宙”。“漫威宇宙” 是由漫威影业基于漫威漫画角色制作的一列电影组成的架空世界和同一世界,从而构建出英雄世界。“漫威宇宙”的成功在于它能在短时内密集推出系列故事,更在于它的所有故事和人物设置都围绕美国时代精神的传达和当代美国故事的讲述。这是“漫威宇宙”得以成功的内核,这种内核是支撑观众进入影院的源动力,即时代共鸣与心灵共情。然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的封神题材电影,甚至其他以中国传统故事为符号蓝本的动画电影,都甚少表现出令大众为之关注和共情的精神价值。从近几年的动画实绩上看,它们有挖掘传统故事的意识,但是更多偏向于古典符号的借鉴,缺少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核思考。在古典与现代对话上,受到好莱坞个性化、自我化影响较大,长于讲述个人故事、塑造个体英雄,忽视了中华传统观念中家国集体意识,也没能将当代背景和大众关注的问题融入其中,从而割裂了故事与大众间的文化关联,使观影成为“看热闹”而难以深刻。

虽然目前“封神宇宙”项目没有推进,但封神系列仍有着很强的爆发潜力。例如封神故事整体最为核心的家国观念,可以融入成为系列故事架构中的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导向;封神人物的个性化性格特点,可以成为在宣扬个性时对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思考;封神故事的历史书写意识,可以借鉴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使命等。而这些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传承发展的有力手段。

“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接轨与融合,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的体认与再造,也是当代社会弘扬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意。”[4]故而“封神宇宙”的意义不仅是在于国产电影空间的建立,更应在于它立足传统元素,结合时代声响重构中华价值的实践。

四、结语

回顾近几年间的国产动画,成绩喜人,尤其是在美术动画和已经的制作上有了很大突破,但从现有成绩上看,对传统题材的重构并未达到稳定水准。他们或偏于符号借鉴而忽视了传统价值,或执着于追求技术画面而太过现代,所以在票房和口碑上未能实现双丰收。

在传统故事的现代表述中,除了古典符号、现代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原文本的中华元素的挖掘,并结合以现代阐释实现传统价值的古今对话。《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正在于此。它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故事在成功改编成为动画电影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肯定传统故事在现在的商业价值。同时对于传统故事来说,影视化改编把握住传统故事在进行现代表述时该有的特点,制定好执行方案,用心去思考、去对传统故事进行改编给予它们新的生命力,也是对传统故事、传统文化一次优秀的再推广、继承和弘扬的过程。

注释:

①代表作品有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2018年的《大闹西游》、2019年的《白蛇·缘起》、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2020年的《姜子牙》、2021年的《青蛇·劫起》等。

猜你喜欢
敖丙封神哪吒之魔童降世
“封神宇宙”需要文化与心灵的支点
《封神三部曲》开始配音工作 李雪健与乌尔善现身
《哪吒之魔童降世》敖丙的悲剧性解读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哪吒艺术形象价值转向研究
坏孩子和好孩子,你爱哪一个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干部之严管厚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映射当代家庭关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夺冠
战后好莱坞编剧作家的封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