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平台对外貌焦虑的影响

2022-02-18 16:49孙子然
传媒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视频会议外表外貌

孙子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交媒体层出不穷,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方便地创作内容、讨论观点、发表照片、交流联系。但是它同样也是把能带来巨大伤害的双刃剑。使用社交媒体,包括阅览同龄人美化过的照片、点赞或评论他人的帖子,会导致上行社会比较,且对人们的自尊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被迫长时间使用线上视频软件,例如腾讯会议,由此增加了对自身外表的自我意识,导致了外表焦虑,这个情况在女性中尤其明显。

焦虑是精神分析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人的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焦虑的背后隐藏了很多人格上的问题,会由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引起,激发个体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为了维护自尊,缓解紧张。焦虑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道德焦虑、神经性焦虑。而外貌焦虑属于现实性焦虑,是个体感觉现实环境危险和威胁产生的焦虑。

一、网络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焦虑

丰富多彩的社交媒体诞生,很多年轻人都在这些平台上展示着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本身。在这里,大家因为某个共同的兴趣点进行讨论,比如各种“吧”,或者在某些具体主题的内容下留言交流,甚至因为某部小说、某个情感问题建立各种“群”,大家在这个群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因此得以实现更多的沟通交流。短视频抖音等直播软件出现后,更多的人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直接出镜来展示自己的生活和观点。这个时候,我们出镜时对自己的外貌就有了焦虑。

笔者曾花了好几个小时在网上冲浪,翻阅着别人社交媒体上的更新,事后感到特别沮丧空虚,因为一对比他们快乐幸福的日常,发现笔者的生活似乎很无聊,而且好像每个人都比笔者漂亮。同样,在新冠肺炎期间需要参加视频会议上课的时候,笔者每次都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笔者在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分享这个感受的时候,很惊奇地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据统计,全球有44.8亿人使用社交媒体,且2020年平均每个人都有8.4个不同社交媒体的账号。此外,调查者发现自2019年以来,Zoom的用户增加了超过18万个。这些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了解所有可能由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引起的外貌焦虑是很有必要的。

二、自尊心如何被网络视频里的自身外貌影响着

很多研究都已经说明了社交媒体和低自尊是正相关的关系。在一个调查中,百分之三十的青少年女生表明Instagram让她们对自己的感觉更糟糕了。另一项研究也显示许多青少年认为社交媒体让他们感到更自卑;百分之二十六的青少年说这些平台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观看并评估别人理想化的自我展现可能会使人们进行上行社会比较。所谓上行比较就是和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比较,这样的行为会使人感到失落自卑。这种比较外貌的过程并不是故意的,但它会在我们浏览别人的照片时立马发生。比较形成的速度之快是因为网络上的数据,例如点赞、评论、转发、粉丝的数量,比起线下的信息能迅速在人的脑海里形成印象。人们甚至无法注意到自己正在和别人展现的外貌或生活做比较,这会引起外貌焦虑。此外,除了和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做比较,人们也会将他们真实的自己和在网络上构建的人设做比较。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如他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的那么好,他会觉得很沮丧并难过。这样的情绪可以被理解成失望,“要是我真的有那么优秀和好看就好了”之类的想法。但其实人们都想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并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夸大自己的好处、掩饰自己的不足,所以无法成为社交媒体上的自己是一件正常的事,不用为此感到焦虑。

除了社交媒体方面的研究,对视频会议应用的研究也有许多收获。一个研究发现在会议期间,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下意识盯着自己看而不是看其他在讲话的人。这本来是一个自然的倾向,没什么问题,可人们在电脑摄像头里的样貌是有别于实际容貌的。例如,一般电脑摄像头离我们的距离是12英寸,这使我们的鼻子比现实生活中五英尺的社交距离大了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变丑了。但不知道这个冷知识的人很可能会有自卑感,认为自己本来就长这样。同样,在另一项今年的调查中,18-24岁的受访者中有百分之六十四的人表示使用Zoom让他们感到外貌焦虑。

什么原因使得外貌导致自尊心受损呢?首先要看我们的自尊心是处于高自尊还是低自尊。低自尊的人总是在比较中攻击自己,认为自己远远不如别人,即便是外貌不如别人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同时容易以偏概全,觉得外貌不如别人,什么都不如别人。其次会看到我们自尊的高低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这样我们很容易因为比较而贬低自己、沮丧甚至丧失前行的动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很容易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高颜值才有前途,挣钱才比较容易。好像只有白富美、高富帅才有发展前途。这个观点影响了不少青少年。在这样的论调下也影响了青少年的自尊发展。最终低自尊导致更多的焦虑。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些对自己相貌很自信的人在这些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多的自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网络媒体美颜的功能获得虚假的自尊和快乐,他们更多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快乐,因而也更加喜欢甚至痴迷社交媒体。

三、男性和女性如何被外貌所影响

虽然社交媒体对男性和女性都会在外貌焦虑上产生负面影响,但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后者实际上更易焦虑。

首先,传统观念中人们对女性的外表更为关注。在发展心理学家们看来,人们通常描述女性的特点就是用漂亮、文静、善良等词汇来限定着。对男性则是用聪明、勇敢、能干等词汇来形容。这些刻板的印象让女性首先会在意自己的外表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因此对自己的外貌产生焦虑。在男孩和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玩耍的时候也可以观察到,女孩对用漂亮的衣服、化妆品来装饰娃娃更感兴趣,或者装饰自己。而男孩更喜欢刀枪、汽车等游戏。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以及人们的传统刻板印象让女性更关注外表。

其次,人是活在关系中的,都期待这他人对自己做出反应。女孩比男孩更喜欢发表自拍;有研究表明每十个女孩就有六个常常自拍,而同龄男孩只有三个。因此,她们被社交媒体上的其他用户点赞或评论的机会更大。如果得到的肯定或赞扬比其他人(尤其是同辈)少,她们就会感到失望甚至质疑自己的外表,然后从质疑外表到质疑自己是否有吸引力,有魅力。而对自己外貌不太认可的女性一般很少发自己的自拍照,或者通过美颜等软件修饰后再发表,然后获取点赞。

再次,某些不同性别的特征差异也会表明女性更焦虑。其中一个特征是女性更喜欢将自己的面貌和身材与她们认为和自己外表相似的同性比较。数据也确实表明了,一般女网红的粉丝有77%都是女性,这也表明许多女性用户关注和不自觉上行比较的主要对象是美女。在比较中感受到自尊心受挫,有羞愧感,自惭形秽。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是一种自我意识不强的表现,总是需要通过比较才能肯定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本身的一切很难接纳。

另一个有趣的特征的区别是,全世界男性的自尊心普遍更强,也就意味着有些男性也许太要面子以至于就算焦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他们的焦虑不被知晓并记录,这也是导致数据差异的一大原因。其实男性也会因为外貌的原因而自卑,但这不是导致他们自卑的主要因素,他们更在意事业、挣钱、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比较。

最后,生理差异在男女性的焦虑程度上已发挥了一定影响。女性更容易焦虑,因为她们体内主要分泌雌性激素,一种导致焦虑的激素;而男性身体内分泌更多的是睾酮激素,一种有助于缓解焦虑的激素。研究还表明特殊的压力来源也与此有关,例如怀孕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激增,引起焦虑,甚至导致患有强迫症。除了这些原因,月经、不同的压力应对方法、社会期望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导致了女性较高程度的焦虑。另外,社会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加剧并恶化了女性的焦虑,因为她们在居家期间被迫工作并担起更多照顾孩子和老人的责任。LeanIn的问卷调查发现自居家隔离起,女性比男性平均多花一个小时在照顾小孩上,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女性的压力更大。

四、外貌焦虑引发的其他影响

样貌焦虑除了引发自卑感以外,在使用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应用上还会引起其他不良影响。其中之一是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外貌修饰上。对自己的样貌产生的焦虑导致不认可,甚至厌弃,于是会努力采取一些手段来修饰的样貌。有一个问卷调查显示51%的参与者反馈自从他们开始用这两类软件起,会更加刻意地关注自己的长相,觉得自己不够好看并感到难为情,而这种想法的后果就是整容手术的增加。57%的美容机构的消息来源称疫情过后来做美容咨询的客户也大大增加,其中86%的客户提到他们选择来到美容机构是因为线上视频会议,并想通过玻尿酸或微调手术等让自己的面容更好看。例如,由于会扭曲人像的笔记本摄像头,许多人的眼袋看上去耷拉着,又大又丑,而寻求眼袋割除手术的人突飞猛涨。这不仅仅包括青少年,更有中年人的参与。在社交媒体引发的外貌焦虑延伸到现实生活,使得现实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引发社交障碍。这些焦虑的人不愿意和人有更多的现实交往,与人交往时回避眼神交流,担心别人评价自己的外貌。有些人哪怕在亲戚的聚会上都是戴着口罩,他们害怕亲戚们对自己外貌进行评价,更不用说和陌生人交流。

五、对样貌关注引发的网络不良事件

在人们为网络外貌引发焦虑的同时,因为网络外貌同样引发各类不良事件。比如家住天津的刘某到北京出差时,通过QQ认识了小丽,通过两人的聊天,刘某了解到,小丽是1991年生人,北京朝阳人,从事传媒工作,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女青年。很快两个人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只是通过微信聊天或者语音电话来联络感情。虽然没见过面,但是刘某通过小丽发给他的“自拍”和朋友圈的动态认为,小丽长相姣好,年轻貌美。所以当小丽一次次地向刘某借钱时,刘某并没有犹豫,心甘情愿地为小丽花钱。3年共转账27万,最后发现不对报警,经过立案调查得知,这位美女其实是一个40多岁的售货员。[2]近年来,利用各种社交媒体软件进行“网恋”实施电信诈骗的伎俩屡见不鲜可见网络外貌对人的影响,网络外貌有时候很具有欺骗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六、社交媒体软件的好处

当然,这些坏影响不代表社交媒体或视频会议软件一无是处。它们是“双刃剑”。社交媒体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媒介来让人们了解家人朋友最近的情绪和生活。一项调查中,百分之八十一的青少年表示社交媒体让他们觉得自己与朋友的生活更有联系,百分之三十七的人表示社交媒体让他们觉得自己与朋友的关系更紧密。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人用社交媒体或视频聊天来了解家人朋友的近况并保持联系,这有益于情绪且缓解压力。

除了这个好处,另一个研究也显示Facebook给予人自由感和身份认同感。因为在互联网上,他们能没有拘束地表达观点、建构人设、参与感兴趣的线上活动、认识兴趣相投的人。受访者表明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大大增加。当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平台上被夸赞时,当他们能依靠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帮助到一些情绪低落或身在迷途中的人时,都感到自己为世界贡献了一份爱。

这些共同的兴趣、很好地表达自己都让我们忽视或者不把外貌看得更重要,每个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才更重要,在外貌以外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自信。

七、结语

总之,使用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平台会对人们与外表相关的自尊心产生各种影响。无意中上行比较其他用户的美化图片,以及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人设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失望,是社交媒体导致自尊心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此外,由于不得已越来越多地使用在线会议应用程序,人们对自己的外貌感觉更糟糕了。这导致人们花更多的时间盯着被电脑摄像头的角度丑化的脸,改变他们对自己长相的认知。这些发现意义重大,因为社交媒体和视频会议平台会对人们的外表焦虑造成长期的有害影响,但这些应用程序的使用量却在不断增长,特别是由于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同时由于当前对样貌的注重偏见而遭受网络欺诈,这些引发了我们的负面影响及其对心理成长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猜你喜欢
视频会议外表外貌
省农办主任暨三农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超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可爱的外表下藏着恶毒的“心”
民政部召开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昆凌 甜美只是外表,我的心里住了个男孩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低调外表下的大惊喜 Rosso Fiorentino Pienza
云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