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2022-02-18 18:42刘维真陈日娟
今天 2022年15期
关键词:同伴规则游戏

刘维真 陈日娟

(萍乡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江西 萍乡 3370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角色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游戏,它能让幼儿自己选择想扮演的角色,与同伴们进行游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增强他们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丰富他们的情绪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也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媒介,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学习同伴交往的技巧,学会解决同伴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矛盾,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水平的目的。

1.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1.1 游戏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环创设计一般都以教师和幼儿运用废弃材料加工而成,幼儿园不建议使用半成品或者成品材料。一般幼儿园环境创设都由教师自己完成,幼儿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几乎不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他们会担心幼儿在使用材料时会有安全问题,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关注幼儿使用工具时的安全问题,所以教师一般都会自己完成。但是教师的做法却忽视了幼儿主观意识的发挥,也减少了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进行环境创设的机会,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布置好的游戏环境。

角色游戏环境的空间布局也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在空间密度大且拥挤的环境中,幼儿会变得特别急躁,会减少与同伴的交流。而在比较宽敞的环境中的幼儿会更加放得开,与同伴的交流明显变多了。环境的空间大小要有一个适宜的程度,也并不是说空间越大越好,对于不同的角色区域要控制一定的界限,以免幼儿走错而造成幼儿之间的争吵,影响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

1.2 游戏材料的提供

在角色游戏中,游戏区角材料的投放特别重要,比如投放的种类与方式,这也是影响幼儿同伴交流、协商的重要原因。

案例1

娃娃家今天很热闹,原来是亮亮的生日,她邀请了很多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唱完生日歌要切蛋糕了,亮亮说:“每个人都要吃一块蛋糕,可是蛋糕的盘子怎么不够呀!”爸爸巍巍说:“不要着急,我去借一点吧。”他跑到美食城,对服务员小红说:“能借几个盘子给我吗?”小红说:“盘子是我们的,不可以拿出去的。”巍巍看着美食城里摆着的盘子,垂头丧气地走了。亮亮看到爸爸没有借到盘子,也不想继续过生日了,小伙伴们也都去其他地方玩了。

在案例中,巍巍去美食城借盘子,但是被服务员小红拒绝了,从而导致生日的游戏中止了。由于游戏区角的材料都太过固定化,教师没有经常改变材料的位置,那么幼儿就会经常性地去一个区域,并且会把该区域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幼儿会表现出拒绝与同伴分享的行为。如果教师适当地在游戏区中设置“材料工厂”,巍巍就可以从“材料工厂”中自由选取材料,这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灵活性。由此可知,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很大。

1.3 游戏规则的制定

1.3.1 规则的制定主体

如果规则制定的主体完全是教师的话,那么幼儿就只能刻板遵守给定的规则,就会失去与同伴一起制定规则的机会。相反,如果规则制定的主体是幼儿的话,幼儿就可以与同伴协商制定他们认为的最适宜的规则,从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通常,幼儿园游戏规则一般都是由教师制定的,教师认为让幼儿制定规则会很麻烦,幼儿只要负责玩就可以了,不需要参与游戏的制定。

1.3.2 规则的适宜性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在游戏开始前为避免争吵通常都会强调一个区域只能进几个幼儿,那么有些幼儿想去一些区域但是已经满了就会遭到幼儿的拒绝。

案例2

佳佳和小美在小厨房制作生日蛋糕,做完后发现没有蜡烛,这可怎么办呢?美美说:“没关系,超市应该会有蜡烛,我们一起去超市买蜡烛吧!”他们一起去超市买蜡烛,但是收银员轩轩说:“超市里面已经有好多人了,老师说了每个区域只能有7个人,要不你们待会再来吧。”佳佳和美美等了一会儿,但还是很多人,她们就去玩别的了。

从案例2中发现虽然规则的制定会大大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但是这也抑制了幼儿间的同伴交往。

1.4 教师的指导策略

1.4.1 游戏的观察不细致

通过对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行为发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往往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她们更多只关注幼儿有没有发生安全问题,以及协调个别幼儿抢玩具的现象。只有幼儿发生争吵或哭闹时教师才会关注到幼儿,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在幼儿游戏期间主班与副班有时还会聊天,而忽略了对幼儿的观察。教师对幼儿游戏观察得不细致,那么教师就很难发现幼儿角色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幼儿也很难得到进步。

1.4.2 游戏的指导方式

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方式会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给幼儿指定区域,那么幼儿之间的冲突就会减少。但是幼儿无法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在游戏过程中的兴趣也会减少,就不利于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让幼儿自主选择要扮演的角色游戏,对大多数幼儿来说都是带着快乐的情绪游戏的。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幼儿的性格会比较强势,总是要扮演自己想扮演的角色,而有些幼儿又比较内敛,就无法扮演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因此,如何衡量好教师的指导方式,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5 幼儿自身的个性特征

幼儿的性格也影响着幼儿的交往方式。性格比较外向的幼儿不会害怕与人交流,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能主动与同伴交往,在游戏中也可以很好地处理游戏中的一些问题,他们乐于分享和帮助,通常在幼儿群体中也会成为受欢迎的对象。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幼儿来说,他们就很少与同伴沟通,不会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也不敢说,甚至会表现得很紧张。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情绪也会影响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虽然喜欢与同伴交往,但是往往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时会表现得很暴躁,他们不会去积极处理同伴的关系,会特别情绪化,会表现出同伴交往能力低的现象。相比之下,一些孩子在与同伴相处时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喜欢与同伴交往,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积极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他们会在遇到矛盾时仍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一般情绪管理能力较好的幼儿也会愿意与同伴分享,会主动带动其他幼儿的交往,这一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就显得更好。因此,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首先应该帮助幼儿学会管理好自身的情绪,让幼儿可以以良好的情绪状态融入到与同伴的交往中。

2.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2.1 提供有利于幼儿交往的角色游戏环境

2.1.1 鼓励幼儿自主创设,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幼儿的自主创设为幼儿提供了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自我创设环境时,他们会有目的地询问同伴的意见,一起商量许多的问题。幼儿自主完成的环境创设会带给幼儿很大的信心,幼儿也能和同伴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角色游戏环境,在今后的角色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会提高。教师不应该为了图省事或者是怕幼儿使用工具时不安全而忽略了幼儿的发展,而是要和幼儿共同完成环境创设工作,教师只是辅助的形式,在环境创设的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探讨如何进行环境的设计,这样可以让幼儿在语言的表达下促进与同伴的交流,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2.1.2 合理布局游戏区,减少冲突行为

合理的游戏区布局会带给幼儿更好的情绪体验,如果游戏环境整体布置得很拥挤的话,那么幼儿可能会在游戏过程中经常撞到别的幼儿,甚至活动起来都显得困难,这势必会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甚至会引发幼儿之间的争吵。所以教师在布局游戏区时要避免游戏区的空间拥挤。不论是幼儿还是成人都更喜欢宽敞明亮的环境,会让幼儿感到愉悦,那么就会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2.2 增加有助于幼儿合作的角色游戏材料

2.2.1 平衡材料数量与种类,提高协商能力

教师要投放种类多样的材料,适当减少同类材料的数量,让材料能有更多的玩法。新奇多样的游戏材料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会思考如何运用材料,和同伴反复研究试探,寻找材料有趣的玩法,让幼儿有更多和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果投放的材料都是单一的,有明确的结构,幼儿就会很快学会,就减少了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但是如果教师投放材料时投入更多的低结构材料,那么幼儿就会寻找和同伴协商寻找适宜的代替物,协商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

材料的具体数量要根据幼儿的情况来说,如果幼儿经常因为缺少材料而发生冲突时,那教师就要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材料数量了,这样才能有效地从材料投放方面提升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2.2.2 设置“材料自助区”,提高幼儿的分享意识

教师在角色区角投放材料时,除了按照每个区角的需要投放材料外,还可以另外增设一个材料自助区域让幼儿可以在交往过程中自由选择材料。幼儿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他们经常会产生许多新奇有趣的想法,教师在固定区角投放材料时可能并没有投放得很具体。如案例1中,盘子不够了,巍巍去美食城借被拒绝导致游戏中止。如果设置了材料自助区,他们可以和同伴一起去材料自助区找材料制作或者找到可以替代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助于提升幼儿之间的交往,这也能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所以材料自助区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材料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分享意识!

2.3 制定有益于交往的角色游戏规则

2.3.1 鼓励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发展社交能力

角色游戏规则的制定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教师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和同伴协商,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规则。这既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让幼儿学会倾听同伴意见。通过幼儿自主制定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更加履行游戏的规则,幼儿也能带着热情顺利地进行游戏了,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那么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意识也随之提升了,这有助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2.3.2 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满足幼儿的交往需求

游戏规则的制定应该要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适当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避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因为规则制定的不规范而引发冲突。一旦规则成为一个很死板的规定,就会成为幼儿游戏的禁锢,幼儿也会失去很多乐趣。因此,在制定规则时不能总是一成不变,要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有时候,有些游戏场景的需求会出现,但由于规则的固定,幼儿之间的交流就会被切断。因此,游戏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游戏的规则,通过调整游戏规则,让幼儿有机会和同伴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和交往能力。

2.4 适时适宜指导游戏中的交往问题

2.4.1 教师有效观察,记录幼儿交往情况

首先,教师应当树立观察意识。幼儿在游戏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对角色的理解不足,会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教师如果进行有效地观察指导,必然会加深幼儿对角色的新认识,提高其与同伴协商的机会,增加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感觉解读幼儿的行为。幼儿的心理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他们会有很多奇妙独特的想法,教师应当细心耐心地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真实意图,正确解读幼儿的交往行为,从而提升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2.4.2 适时介入游戏,解决幼儿的交往问题

首先,教师要抓好时机,巧妙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解决交往中的问题。在幼儿之间相处融洽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减少对他们的游戏的干预。在幼儿之间出现无法解决的矛盾时,教师再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其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比如,在《医院》的游戏中,扮演“药房小护士”的幼儿,一个人坐在那里,等着“病人”前来抓药,“医生”那有好多人排队看病,这时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以促进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去“医生”那里看病,并适当提醒看完病后要去药房抓药哦!经过教师的适当介入指导,果然看完病的幼儿会主动地到小药房抓药。这不仅引导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还让整个游戏活动也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了起来,减少了幼儿受到冷落的情况。

其次,教师应当注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角色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因为每个角色的幼儿体验感是不同的,有些角色的幼儿交往活动会比较丰富,比如扮演主角色的幼儿在游戏中会有更多和同伴交往的机会,主动性和合作性也更强一些;但是扮演次要角色的幼儿在游戏中存在感就会低一些,和同伴交往的机会自然就减少了。幼儿会更倾向于选择主要的角色,但是有些内向的幼儿就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了。所以教师在每次的角色游戏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角色分配问题,促进幼儿角色选择的公平性,让幼儿体会不同角色带来的情绪感受。

2.5 充分发挥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2.5.1 尊重幼儿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使其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应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的主题,并使其能够积极地参加到游戏中来。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幼儿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幼儿会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互动,提升和同伴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会适当地放手,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做幼儿游戏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尽量让幼儿能自己去解决同伴交往中的问题。

2.5.2 帮助幼儿克服社交障碍,提高亲社会能力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要学会细致观察,及时发现有社交障碍的儿童,积极引导这一类幼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社交障碍,从而提高亲社会能力。在游戏中,有些幼儿喜欢独处,不爱讲话,常常会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忽视,存在感很低。教师在注意到这类幼儿时,要细心耐心地和幼儿交流,寻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帮助幼儿克服障碍。教师可以带领有社交障碍的幼儿加入同伴交往,示范同伴交往的方式,帮助幼儿融入到集体当中。教师还要鼓励其他幼儿接纳有社交障碍的幼儿,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幼儿感受到关心和爱,从而帮助幼儿慢慢地克服恐惧的心理,尽快克服社交障碍,提高亲社会能力。

猜你喜欢
同伴规则游戏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寻找失散的同伴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