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18 18:42乔立明
今天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组内生字成员

乔立明

(白银市景泰县草窝滩镇青石洞小学 甘肃 景泰 730400)

前言

目前,各种创新型教学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合作学习法作为现代教育观延伸的新型教学方法,深受小学师生青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易于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出对语文的探究兴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畅所欲言,实现多重思维的碰撞,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以此促进学生发展更为全面。

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过程中,应从多个方面展开评价,不能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教师需在班级中创建语文合作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进步突出的小组给予奖励,让小组成员切实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点燃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此外,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对表现较为优秀的个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为其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勇于对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及独到见解进行表述,借助合作学习平台来展现自我,以此增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发展。

1.2 依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学习计划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并非都适用于所有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准,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合理性及针对性地选择,促进合作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真正实现教学育人的目的[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罗列出来,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机探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过于简单,问题过难会导致一些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无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问题过于简单又很难凸显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优势及价值。基于此,教师需精准把握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难度程度,便于小组成员带动学差生共同进步。

1.3 通过合理分组,确保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要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划分,而学生各项能力之间的差异与实际学情对合作讨论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及各项能力之间的差异有所考虑,合理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确保组内成员的均衡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小组划分初期,由教师来确定小组成员人数,先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有助于组内成员的沟通交流。但是在自由组合中很容易造成组与组之间的差异过大,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对各组成员在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小组之间的均衡,进而真正做到在合作学习中查缺补漏,取长补短。

1.4 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以生本理念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并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要加以关注,一旦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困境,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点拨与指导,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费过多的精力及时间,帮助其向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行,突破思维障碍,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增进,调动起自觉参与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及热情[2]。

1.5 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标要求以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合作探究的习惯。将学生按照平均数量分为若干组,通过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共同解决同一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合作学习强调了尊重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凸显其教育地位,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符合时代发展,通过培养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在交流过程中增进同窗友谊,拓展思维,自主解决问题。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积极踊跃发表个人看法,教师需要鼓励内向学生展示自我。此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认识到个人不足,挖掘同组伙伴的优点,汲取长处,虚心学习。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师生交流,教师应起到引导鼓励的积极作用,主动询问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或引导学生提问,通过该学习模式能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想法,与学生建立共同话题并达到情感共鸣,逐渐建立师生间信任,能够促进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划分小组

科学合理规划小组成员,明确各组员之间的分工,有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合作学习。在现代教育观中,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性的主体,各方面都差异显著。以往传统教学中“制砖机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形成一定阻碍[3]。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主体差异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给予学生自主分工权利。首先,教师要在小组划分时尊重学生个体意愿,然后在根据组内成员的各项能力作出相应调整,避免同一类型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之中,注重小组成员的均衡性,让学习能力较强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做好组内分工,保证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每位小组成员的优势及特长。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组内推选一名组长,落实组内成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划分,使其在合作中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彼此增进学习成效,培养其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达成组内成员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一匹出色的马》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同一小组的学生围坐在一起,然后为其布置学习任务,并由组长对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教师需要根据现阶段学情进行分组,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较为均衡,避免因各小组成员参差不齐,失去公平竞争的学习氛围,以此实现组内优势互补。在各小组学生开展对于《一匹出色的马》学习过程中,由组长根据对本组成员学习特点的了解,为组内成员下达“朗读课文”、“交流讨论”等各类语文学习任务,这样每名成员都能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2.2 构建多元化合作,促进合作互动关系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选取与所学内容相符的合作学习形式,创设多元化的合作学习互动关系。基于此,教师应将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与所学内容相衔接,不必过于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组成形式,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兴趣,凸显语文合作学习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将相和》相关知识内容时,由于该部分知识内容面对的都是高年段学生,该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自行学习能力,生字词学习已不再是教学重难点。由于“将相和”故事性较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初读本文时,学生对课文的基本脉络都能读懂,但该文的内在联系较为繁琐,要想对文中人物的形象有所深刻感知,对学生来讲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近与前后邻桌组成学习小组,以角色扮演的合作形式,对文中人物的言语、行为进行品读,抓住人物特点,并加以总结概括,加深学生对文章整体框架的认知理解,在合作中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先明确表演形式,规定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标准及奖励方法,并给予各小组充分的商讨时间,在“负荆请罪”“渑池之会”“完璧归赵”三个主题中任选其一进行演绎。然后由组内自行选择所扮演的人物角色,根据所学内容的情节,再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对表演形式及台词进行设计。学生围绕教师所设置的人物主题,在组内展开激烈的探讨研究,认真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想象其言谈举止,深入思考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方案,以此由学生参与的汇报表演,可以说是惊喜连连,使其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如,有的学生将蔺相如演绎得大义凛然,足智多谋,有的则演出一种老奸巨猾、诡计多端的感觉,让人捧腹大笑,但却又把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还有的学生将廉颇的个性耿直、心直口快及知错就改的性格,演绎的刻画入微。由此可见,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深入理解,对人物的感悟能力及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到诸多乐趣,点燃其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及合作精神,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2.3 开展合作探究阅读,提升合作学习有效性

语文作为贯穿学生整体教育生涯的重要学科,学生学好语文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极大帮助,教师将合作学习纳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大幅提升。语文学科的主要两大板块就是阅读与写作,学生只有对语文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对所喜欢的文章展开有效阅读,并积累一定的文学功底,继而写出优质的作文。在开展语文阅读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进行合理分组,随后有选择性地对各小组安排合作学习任务,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其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及阅读,在合作过程中其对课文的记忆与理解更加深入,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问题,产生自身独有的见解,以此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相关知识内容时,可让学生采用自行学习的方式,首先对课文展开阅读,对文中人物的特点进行体会。为了更好地提升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先为学生设计阅读、问题、讨论及解决问题四个学习环节,然后将合作任务呈现到学生眼前,供各小组进行自由选择。问题A:“为课文进行分段,并总结概括课文中所讲的主要内容”,问题B:“闰土来了,给我讲了哪些有趣的故事?”问题C:“在我眼前浮现出的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问题D:“在你心里,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是从哪里得知的?”等。根据以上这些问题让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在阅读过程中,各小组可以任其选择阅读方式,如小组同读、自默读、轮流读等。随后再根据各小组所选定的主题开始进行互相提问、讨论、分析、总结,而且每个人都要对自身的想法进行阐述,将所阐述的观点供大家来讨论交流,最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向教师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来听取各小组所选择的主题汇报,这个小组所汇报的内容进行评价,再将各小组在讨论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整合,统一进行讲解,以此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以不断增进。

2.4 发挥合作性优势,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一定阅读积累后,就可以通过双手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跃然在纸上。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文字积累较少,导致部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这时教师就可将合作学习与写作教学相衔接,提高小学生写作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阅读量,积累文字基础。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可借助合作学习让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分享自己最近在读的书籍,在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其文字积累有所增加,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合作分享中来提升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其次,听与写的结合对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也有着极大帮助,学生只有认真听、听懂了,才能掌握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留心感受周围生活的美好瞬间,使学生在听中构思自己将要写的作文内容。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先让生生之间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所听到的趣事,将这些趣事整理成写作素材,在合作过程中捋顺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水平。最后,说与写的结合也十分重要,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拟定题目,然后让各小组针对该题目来说一说自身的写作方向,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写作方向自然也不尽相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为写作提供灵感,当大家在一起讨论结束后再进行写作,即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又能让其写作能力不断增强。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相关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要学会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教师就可以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展开写作教学活动,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换自己的写作思路,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讨论结束后便可开始写作。该种写作教学模式不但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还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教学成效。

2.5 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强化生字学习能力

生字作为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抄写、反复诵读等方法让识字教学变得索然无趣。若将合作学习应用到识字教学之中,能够调动学生识字认读的兴趣,强化生字学习的自主能力,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按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保证各小组高低层次均匀,要求各组学生轮流当识字“小老师”。若学生在领读中出现读音错误、组词错误等情况,同组学生可以相互纠正,这样同组其他学生当“小老师”时,留意自己的领读情况,避免出现同类问题,增加学生对生字读音与组词的准确性,通过相互促进培养学生注意力。再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生字初读时,各小组学生可以随意发挥,以组内成员喜欢的方式进行生字朗读。当学生熟读生字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组齐读的方式,评选出最佳识字小组,以此增加学生合作契机,更加注重整体生字朗读能力,缩小低年级学生之间的识字差距。此外,为了检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教师可针对性对各组成员进行抽查,并对进步较为显著的学困生及团队进行表扬,使学生在赞许声中提高生字学习积极性。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同样采用小组成员轮流当“小老师”的合作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A组小老师教其他组员“绒”字时,首先要带领大家知道“绒”字为左右结构,偏旁为“纟”旁,“绒”字的意思:①柔软细小的毛;②带绒毛的纺织品。然后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组词。若该名“小老师”教学内容不完整,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长此以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加强生字的认知理解,掌握生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待组内成员写完生字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说说哪个字写得好,哪个字写得不好,然后将生字书写进步的小组成员推荐到班级中,教师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表扬,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积极学习组内其他成员的识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定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模式中较为高效的新型学习法,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点燃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探究欲望及热情,养成自主学习、团队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合作学习模式将以生本理念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相得益彰,进而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具高效性,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学习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组内生字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