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路径探析

2022-02-18 20:48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古典舞课程思政舞蹈

施 萌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在当今社会同步递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要求,高校课程的育人功能被高度重视,着重突出了教师的育人职能。《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院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对学校主体和教师主体两方面的高要求。“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它不指具体的哪一门科目,而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教育为宗旨一系列教育举措,它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道程序,而非单一刻板的一节思政课。董力纬在《“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提到,“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思想政治的价值取向,从而逐渐淡化传统思政课程的边际性和指向性[1]”。因此,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育的实处刻不容缓,使得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得以实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革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

一、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国古典舞建设现状

“课程思政”这一新观念的解释和发扬是高校在这一领域的建设重点,课程思政要紧跟各专业学科中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对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需要摆在更鲜明的位置上思考,尤其是实践为基础的艺术学科,更应当将“思政”融合进创作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效果下沉。艺术类高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艺术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党和国家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上高度重视,所以艺术类高校对于建设和加强“课程思政”尤为关键,艺术类学生不仅具备普通高校学生的共性,同时有艺术类人才的个性化特征,他们不仅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国家风采的重要使命,还要通过艺术创作向世界推广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国家风采,因此,艺术人才的“思政”教育是实现文化自信、大胆走向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经调研,高等艺术院校目前思政教育多以课程为主,还未体现协同育人的机制。大学中开设的思政课程依旧以“教师说教,学生听讲”的形式为主,而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内容枯燥,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模式。高等艺术院校中以实践专业为主的大学生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创造性强,需要更加生动创新的课程加强思政学习,在此前提下普遍出现了“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想要打通“课程思政”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就要找出传统思政课程设置的弊端,积极改进、推动新的课程思政理念。以笔者长期从事古典舞课程教学的经验为切入点,发现中国古典舞专业的思政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课程本身的育人实效容易被实践类教师忽视,转而寻求专业技术上的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容易重视舞台实践而忽视理论学习,难以连贯地进行价值导向引领;第二,主课教师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构建课程大纲,常常在授课过程中只讲解舞蹈动作和技术技巧,放弃深入挖掘舞蹈及舞蹈动作背后的思政含义。因此,古典舞专业的思政教育一直难以推进、止步不前。

针对这一问题,若教师不设法参与学生积极性和主体性的激发,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潜意识的逃避与反抗。教师应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目标,实现多角度、全方位育人,在课程中重点突出、巧妙提取“思政”的元素并融入日常教学,实现理性与“感性”教育的整合,突出其育人功能、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使思政教育赋予情感,更重视对“人”的塑造。新时期发展下,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古典舞教学不应局限于只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身体技能,在古典舞教学视域下讨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其目的是要挖掘现有的中国古典舞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意识和专业知识结合,既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又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做到以美育人。

二、推动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优质师生关系桥梁

教育工作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且最活跃的纽带,直观体现教育活动的境况,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包含了直接和间接的交往与联系。高校的艺术教育通过师生关系为桥梁,以教学双方为主体,将“课程思政”的价值渗透进大学生的文化思想和生活实际中,关注大学生群体的个人需求和现实困惑,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

首先,从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规律来看,部分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就步入寄宿制校园生活,专业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远大于文化课教师,甚至远超过父母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那么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成正比,这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与学生的学习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课程思政”筹备与开展提供了较强的可行性。其次,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会促使学生对他们逐渐产生信任、崇拜的榜样力量,教师丰富的学识、较高的专业能力、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直接感染着学生,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舞蹈教学与德育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再次,专业教师借助实践教学影响、指导学生,将舞蹈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重复展现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内心正确的道德意识,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加深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二)以古为友,传承文化基因

传承传统文化是将思政渗透进课程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校内思政教育不可分割。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脉搏、高尚的道德品质、形神兼备的美学原理,中国古典舞虽是根据古籍内容、绘画重新构建的,但它诞生的意义就是要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在创立之初就对戏曲、武术等民族艺术进行挖掘与继承,凝聚了中华儿女的伟大智慧与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身体形态吸收了中国古典哲学理念中的“和”与“圆”,动作动势吸取了传统建筑的龙飞凤舞、园林艺术的情景交融、诗歌文学的象外之象,山水画中的留白余韵,集传统文化精华于一体。它以“拧、倾、圆、曲”“圆融”“周游”的身体形态诠释着民族性与古典美,以“手、眼、身、法、步”的元素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与哲学基础之上的审美追求。如古典舞女子独舞《爱莲说》,通过轻重缓急的动作处理,呈现莲“风中摇曳”,通过“拧、倾、含、腆”的身体律动,再现莲的温柔与含蓄,通过跳、转、翻等技巧动作,体现莲的孤傲与坚韧,无不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中“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美感,也彰显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舞蹈正是意在歌颂美好的个人品德,和“君子”正直廉洁的正面形象相吻合,是一种传统意义上具象化的表现,也是“课程思政”中所宣扬的道德人格的艺术化创作。

(三)品格塑造,全面育人

舞蹈教育是德智体美兼备的教育,是以身体训练和知识传授为手段对品格的锻造。舞蹈教育在培养身体素质和基础审美的同时,还融入了更深层次的品格教育。中国古典舞课程是融合审美与内心体验的教育体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气质、情感有着影响,促进学生理智、意志等方面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养成,其他艺术难以替代舞蹈课程的“综合性”,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的中国古典舞教学常常以典型作品陶冶学生的性情,例如,通过学习中国古典舞经典作品《黄河》这类的集体舞,可以让学生重视团结合作和配合能力;学习《秦王点兵》这类力量型舞蹈能够培养学生英勇、荣辱的爱国精神;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类抒情性舞蹈能够让学生感受高雅、流畅之美,体会古典意蕴,体悟中国古典文化中独特的审美品格。

同时,在古典舞基训的训练中,学生需要面对身体的疼痛、千百次的重复以及无间断的挫折,此时坚忍的品格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古典舞相比其他舞种,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软开度、力度、幅度要求,《中国古典舞基训》是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必选课,是每天都要进行的基础训练课程,高强度的课程同样也是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脱敏训练,通过艰苦乏味的基本功训练,既培养学生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能为学生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积累勇气,使其将挫败感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三、高校开展中国古典舞“课程思政”的多种路径

(一)动作教学与文化教学并举

高等艺术院校在中国古典舞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中国古典舞不仅仅作为一门技艺的传授而存在,更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艺术载体,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实践来体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为抽象的审美理念与美学意蕴,从而对中国古典美学有着更加立体深入的认知。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强调对动作形态和动作路线外,同时增加了对舞蹈理论知识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各动作招式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进而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比如动作“子午相”,它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具典型性的动作,通过身体两轴(腰、颈)的转动,使身体的三个面(头眼、上身、下身)依次错开,使上身与下身的关系处于一种交错的状态,这种交错感不仅是教师衡量学生舞姿体态规格的标尺,也是培养学生传统审美心理构成的关键所在,那股自下而上的旋拧劲,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交合、对立统一矛盾关系在古典舞舞姿中的具体呈现。

教师通过文化教学和实践教学交融,多重建构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环节中获得审美意识、完善美学人格,使得古典舞教学更加饱满、生动并具有深度。如旁提舞姿,因头与腰胯的运动方向相反,将视线留在斜下角,与向斜上进行旁提的身体趋势形成反向对拉的态势。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摆好舞姿外,更要对动作进行深入的分析,身体形态中看得见的形态为阳,用眼神造出来的看不见的另外半个圆为阴,通过一个动作向学生诠释了阴阳相对、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教师通过梳理专业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与价值,将审美与动作合二为一,让学生不仅身体明白怎样做到“拧、倾、圆、曲”、“三节六合”,更让思维明晰身体不仅是展现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意识,更折射着它所依存的文化场域和美学追求,从而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从根本上优化“课程思政”。

(二)挖掘现有作品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思想奠基石,紧紧围绕民族精神,运用古典舞的传统语汇,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民族理想。“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舞蹈剧目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得到舞蹈技艺提高的同时,深挖教学工作中的思政因素,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古典舞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传承与创新,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的舞蹈作品,剧目排练正是通过学演经典作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原则与表演风格。在针对剧目排练中众多舞蹈作品的选择上,德育意识和政治敏感度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感悟、内化,如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中国古典舞群舞《黄河》,在富有力量感和节奏性的舞蹈语汇中,在舞者凝聚散开的多重变化中,展现生动壮观的黄河气势,以及黄河儿女是民族气节。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学生们将自己代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进步青年形象中,体味人物的情感、重走人物的路径,切身感受到了进步青年们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感受革命前驱为了国泰民安,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赏析作品音乐,通过了解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感悟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来唤起学生对和平来之不易的认识,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以及对当下新时期中国建设的激情。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人物的表演更真实,同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更加激发了学生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对当今中国取得卓越成就的认同,进而推动课程思政的积极效果。

(三)关注时事热点,聚焦艺术实践中的思政元素

革命历史题材和红色文化元素的艺术创作,创作鲜活的英雄人物,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正确的道德意识,惩恶扬善,营造新时期的道德规范。例如,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创作的群舞《不息》,讲述了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女战士执行任务——护送要员,危难之时战士们视死如归,决定将生命留给了尚在腹中的孩子的故事。排演过程中,学生通过作品切实体会到由集体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所带来的崇高和神圣的美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和临危不乱的抗战精神,这份不息的精神从抗战时期一直延伸到了当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作品的美育教化,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信念美的传承,对祖国山河自然美的骄傲,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意志美的延续。

2019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南艺舞蹈学院以大型舞蹈诗剧《阔步新时代》献礼祖国,作品以动态的诗化意象呈现出“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精神。学生通过舞蹈在作品的创作与演绎中呈现了新中国70年的伟大发展历程凝结着奋斗的艰辛与磨难,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2020年6月30日,江苏省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期举行,南艺青年学子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优异表现,一方面向党和人民献上一次专业汇报,展现艺术类高校美育成果,另一方面是从行动上实现“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洗礼。整个排练演出过程,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爱国热情和对党的热爱,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宣讲者和传承者,真实地保证艺术与思政在教育工作中是能够很好地融合。

真、善、美永远都是艺术的精髓,也是“课程思政”所宣扬的道德准则。艺术类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教师通过动作教学、文化引入、审美建构,多重环节完善当代高校的育人新生态,实现以美育德、以文化人。本文从中国古典舞教师的专业角度出发,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际效果为基础,论证了“课程思政”在教学工作上的有效实践,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上都给予了正确指导,也让专业课程也能成为育人的主通道,提升当代大学生精神境界与文化厚度,实现更广泛、更深层的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古典舞课程思政舞蹈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