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湖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2022-02-19 02:22罗志祥
教育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湖北国际化个性化

罗志祥

(荆楚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地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国际化为提升自身办学水平提供了机遇。国际化的定义有很多种,有一种定义认为,国际化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和全球化的办学理念、治理机制、培养模式等整合、渗透到我国大学的目标、功能(教学、研究、服务)和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是大学的一种行为选择。具体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大学是否需要国际化、如何国际化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1]。地方高校是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的,全国有2100多所地方高校,是高校的主体部分。以湖北某地方高校为例,本文试图说明在面临办学资金、教师发展、教学科研等问题时,高校如何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大平台审视自己,从自身办学定位、教师建设、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参考国内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借鉴同类高校先进办学经验,从高校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自身的国际化发展。

以大学英语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北某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的英语教学一直关注语言知识传授,忽视语言能力训练,实行“单向静态方法交流”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在国际化背景下,同类学校的竞争和不同类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湖北某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湖北某地方高校进行国际化发展,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湖北地方高校走国际化道路的需要。湖北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湖北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的定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为重点,将教学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成为实用、受欢迎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型的定位在于适应当前国际化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要求。“应用型+国际化”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这要求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在教材、师资、教学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目前,有关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非常丰富,学界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估调整、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设路径。但总体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相关概念的澄清研究很多,实际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不一致,研究集中于理论叙述,研究内容差异很大,缺少相应的教学指导原则等。总的来说,改变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应成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以国际化促进湖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以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纲领文件,文件指出:教学应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2]胡壮麟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的教学要求。[3]国际化思维意味着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这要求教育者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摒弃旧观念、旧思想,以全球化的视角来实施教学改革。地方高校应以纲领为原则,结合自身实际,以国际化促进个性化,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特色和优势。湖北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遵循了“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的原则。

(一)个性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2]。高校发展的国际化和个性化不是两个过程,而是一体两面。没有国际化的个性化是封闭的,而没有个性化的国际化是平庸的。因此,坚持两者融合,将国际化融入本土化,才能形成拥有高校的自身特点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能培养学习者独特的知识结构、兴趣和特点,能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能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式、进度、时间、地点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核心在于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因材施教。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4]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从内部和外部互动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认知结构的,儿童与环境的互动离不开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5]学习者调整自己旧有的认知结构并构建或者重组新的认知结构,以便适应客观环境。认知借助“同化”和“顺应”获得与客观环境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乔治·凯利提出了“个体建构”的概念。凯利强调,在处理学习任务时,每个人都使用不同的个人构建方法。“人是通过特定的类型或模式看待世界的,这种模式本身也正是他所创造的,然后再用这个模式去解释适合于它的现实世界的那些部分。”[6]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学习能力的多样化、学习策略的多样化、学习动机的差异性以及地方高校教师能力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湖北某地方高校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不同,将英语教学要求分为A级和B级。A级为标准要求,B级为过渡要求,入学时英语水平高的学生都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时英语水平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随着学习的推进,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应达到A级要求。这实际上是以建构主义论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实践:在教学任务上实行分层教学,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层,分为上中下;让学生根据个性差异选择学习任务,教师实行差异化指导。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习惯改变,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走向平等对话和形成学习共同体。其次,尊重学生的选择,尤其是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策略。湖北某地方高校搭建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平台,突破传统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为学生的学习建立无限开放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可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完成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和需要选择不同等级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过程,并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因此,个性化学习是指导湖北某地方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模块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可以实行模块化设置,这对丰富大学英语多样化课程具有重大意义。模块化教学将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7]模块化教学依据教学目标,先定教学内容,再定教学模块,具有较强的目标性。模块化教学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组合教学,强调学习、知识和行为的一致性,注重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同步整合教学,强调知识和能力之间的组合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重视语言学习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的关系,保证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虽然学校已根据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差异,将教学要求中的教学指导和测试分为A级和B级,但是分级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对未来岗位对英语的要求并不完备。因此,湖北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按照模块化教学,湖北某地方高校英语教材分为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两大类,然后再按照难易程度分为几个模块。每本教材按单元大致划分模块,并根据课文的主题组织子模块,如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同样的话题、主题词汇和语言表达可以重复多次,加强学生的记忆,培养他们的综合技能。每个单元可以根据语境、语言技能和输出的要求,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子模块,使语言实用知识、真实情境和实际能力运用相统一。将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模块化教学具有相当大的优势。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传统教学非常重视知识导向。而模块教学则强调能力导向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把知识放在第一位,技能放在第二位,既有知识的教学语境,又有技能的教学语境。相比之下,模块式教学只有一种脉络,并没有严格区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以知识教学为主,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简单。而模块化教学将能力和质量放在首位,教学方法多样,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较为符合认知和情感规律。因此,湖北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采用模块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培养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

(三)超文本化

开放的国际化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信息链接的超文本化、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和教学过程的交互化等。“超文本”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发明家泰德·纳尔逊在1965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的报告中采用的。纳尔逊将其定义为“由一个紧凑的链接连接起来的一系列文本块,以给读者提供不同的路径”[4]。超文本是互联网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包含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通过链接相互联系。超文本既可以是以某种单一媒介为主的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介联合文本。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链接的层级性和解读的任意性,接收者的解读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单独的文本,而是根据阅读经验和个人喜好可以通过链接解读任何与该文本相关的文本,因此,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积极引进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计算机教学手段,逐步由计算机辅助教学向以超文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过渡。湖北某地方高校基于超文本思想的英语教学改革,遵循以下思路:大班小班相结合,文字教材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由于湖北某地方高校全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处于不对等状态,因此,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大小班相结合的方式:大班一般60人左右,集中讲授课文重难点、解答疑问等;小班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口语展开教学活动。另外,该校还通过建立多媒体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实训室等进行辅助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者,媒介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四)协作化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和学习越来越协作化和社交化。学习协作化是目前国外语言教学领域广泛应用、颇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能充分发挥个体与集体协同合作的协同效应。学习协作化过程是学生个体通过小组从事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协商、沟通,以达成共识,并分享学习成果。[8]协作化学习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相互依赖,成员之间为了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自觉地承担责任,为所在小组的学习负责;第二,个体职责,成员平等地参与协作,承担职责和任务;第三,小组合作,成员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向小组提供合作情况的反馈意见,以提高小组的协作学习能力,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第四,社交技能,是指促进协作学习顺利完成所必需的基本交互、有效交际以及避免、解决冲突的技能,是维持协作学习顺利开展的相关因素,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元功能和人际功能的概念表明,人们用语言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以及用语言影响他人的行为语言使用的目的是与他人交际,建立联系。[9]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是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10]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一是现实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二者的距离即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准确把握最佳教学时期。维果茨基还提出了“指导性参与”的概念,“父母、教师和整个社会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把该文化所期望的技能和习惯教给新手。教师会加入学习者的学习中,和他们共同活动,不但提供指导,而且会一起参与到各种重要的文化实践中”[11]。因此,语言学习一方面强调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学习者与他人合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巩固语言基础,更应该强调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帮助学生能够应对毕业后的实际应用活动,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除了个性化学习,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即协作学习。湖北某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互帮互助的协作学习为基础。协作模式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设计、角色扮演等。竞争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辩论模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模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问题解决模式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灵感;设计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角色扮演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三、结语

在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培养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湖北某地方高校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同时,该校大学英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原则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湖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探索适合湖北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规律,有效推动湖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学科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突出大学英语教育的能力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英语在建构国际化思想的道路中,应紧跟国际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视教师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密切关注学生入学前后的学习成果,关注最新资讯和科技应用研究,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化的潮流。

猜你喜欢
湖北国际化个性化
The rise of China-Chic
聚焦港口国际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驰援湖北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湖北武汉卷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