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创新教学探究

2022-02-19 03:54贾江生
关键词:考试成绩成才手段

贾江生

成才先立德。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授,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的把控。小学生多方面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案运用到德育知识的渗透之中,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完善德育素养,从而为他们的成长与成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德育渗透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创新途径,以供参考。

为了给社会与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有效的知识,还应当强化德育,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这也是现阶段教育的核心目的。因此,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不断研究与创新,在小学数学中合理地融入德育,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培养优良的道德素质,促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德育渗透的有关因素

(一)缺乏密切的关注与重视

存在多年的应试教育,深刻影响着小学数学的教学。有些学校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考试成绩成了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应试教育背景下,执教者认为,德育是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因此,德育常常被教学者轻视,无法渗透进教学之中,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虽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但应试教育思想在一些教师心中是根深蒂固的,教学中依然狠抓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对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造成了障碍。当然,传统的教学手段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在学生三观的树立、人格的塑造方面的作用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有效成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起步时间较短

由于我国在过去的小学教学中不够重视德育,所以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出现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总的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德育仍然属于摸索与探究的时期,许多教师缺乏对德育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在教学中也不具备高效且科学的手段。同时,有的学校缺少健全的德育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推进,也大大削弱了德育本身具有的教学价值与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德育实施中,数学教师要熟知且理解该教育理念,深挖课本内容,并探究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手段与模式。

(三)教学缺乏创新

现阶段,德育手段与模式缺乏创新,刻板且机械,众多教师潜意识中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而在学科教学德育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对德育通常是敷衍地一笔带过,并未切实有效地使用课本开展透彻性且全面性的授课,而这也是影响我国小学德育革新的重要原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创新途径

(一)透彻开发课本德育元素,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逐渐意识到了德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考试成绩无法替代的作用。教育部编订本在课本设置中融入了丰富多元的德育元素,所以,在数学课堂开展中,德育的出发点与切入点必然要以课本内容为核心。教师应深层次开发数学知识与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并对德育内容有清晰地把控,从而吸引学生满怀热情地学习。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笔者就对该知识点中的德育元素进行了深入开发,如促使学生利用条形统计图对近三年的塑料垃圾量进行调查与统计,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调查问卷或者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记录数据信息,绘制出近三年塑料垃圾的统计图,并感受这些垃圾对人们与地球的伤害与威胁,促使学生感悟与思考应当如何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如何为地球母亲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实践与德育的有效整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还使学生将绿色环保的德育素养内化成了自己的品质。此外,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融入数学家的故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德育素质。如在教学“圆周率”的内容时,教师拓展了祖冲之的有关故事,让学生透彻了解中国伟大数学家的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知欲望的前提下,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其中。

(二)注重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合理且科学地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复杂性较强,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抱有认真、严谨以及细致的态度。为了促使学生高效养成优良的习惯,教师在训练与学习中要充分遵循始终如一、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这样学生能够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知难而进、努力认真的精神,奠定成长成才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计算应用题时,一定要让学生对应用题的含义准确理解,计算时还要认真、严谨、规范。首先要认真审题,在审题过程中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做好解题规划,即首先计算什么、随后计算什么,此题型中是否可以简算等,在计算中要求学生自行检查,及时发现与改正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认真地分析错误的原因,有效预防下次错误的产生,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缜密细致的优良习惯,从而可以用同样严谨细致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份工作,为其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将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把德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创新教学手段是激发教学生机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德育有效融入教学的重要途径。新课改形势下推出了更多创新的教学思路与手段,改正与完善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弊端,为德育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供了新的思想与途径,也为学生的德育互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素质教育指向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丰富多元的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如情境创设、互联网教学以及教师示范等方式,都可为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德育渗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如,在讲解“四则运算”时,教师将多媒体的优越功能发挥出来,制作了“数鸭子”的动画视频,为课堂导入增光添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动画,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提高观察与思考能力,促进德育的有效渗透。再如,在数学解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研究与探索,学生在合作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帮助,能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团结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德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掘德育元素,实施德育活动,多维度、全方面创新模式与手段,让小学生获得与自身特征相切合的德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成才手段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跳过去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斯诗私塾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