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02-19 03:54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德育

古 晶

德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任务,其对于高中各门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英语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改善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可实践性。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探索将德育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渠道和路径,进而构建契合新课程标准的全新教学模式。

一、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

有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缺乏趣味性,学习兴趣不够浓烈,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为较为枯燥的英语课堂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创新,大幅增强课堂趣味性。尤其是将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元素融入课堂之中,能够大幅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进而构建起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

(二)拓展德育载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大幅提升,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德育体系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开展校园德育工作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正是拓展德育边界、完善德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英语本身作为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必然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在英语课程中融入德育,能够切实深化德育和学生日常行为之间的联系,为德育的落实创造良好载体,让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逐步受到熏陶与感染,实现成长。

(三)传承传统文化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英语教学活动必然涉及外国文化以及思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与冲击,进而影响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传承。而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来,这意味着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支持。

(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的关键任务。只有将学生放在首位,始终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核心,才能契合新课程要求,推动现代教育的科学、良好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正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自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预见的是:在德育和英语教学全面、深度融合后,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持续受到良好熏陶,在发展英语素养的同时,基于“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

二、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持续吸引学生注意力,带来良好的教学体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一方面,良好的氛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同时强化德育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润物细无声”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约束与规范自身的言行,主动与学生交流及合作,友善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交流及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强化情感联系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Teenage Life”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主动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及分享自身年轻时候的故事,并在其中穿插大量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善师生关系,并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学生受教师感染,也纷纷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享自身经历过的趣味故事,并相互交流与评价,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了青少年时期应当形成的正确思想以及良好品质。

(二)深挖与拓展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深挖与拓展教材内容,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创新、调整和优化,以合适的内容兼顾英语教学和德育。着重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思想品德现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无疑是推动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的基础与关键。其中对学生身心特征的考量主要体现在关注高中学生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从不同方向加强德育;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考量,则体现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在吸引学生的前提下改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考量,重点关注学生目前在思想、道德、品质、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进而强化相应的德育作用。例如,在教学“Travelling around”相关内容时,教师全面剖析与深度挖掘教材,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旅游情况,从教材内容出发,调整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着重围绕旅游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讨论。尤其要讨论一些不道德乃至违规违法的旅游行为,如乱刻乱画、乱丢垃圾、损毁景区文物、破坏景区公共设施等。适当的讨论不仅拉近了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也在不知不觉间向学生传递了正确、规范的旅游行为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以较为直观、有趣且具有实践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德育内容,在感同身受中实现健康成长与发展。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合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及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感兴趣或者熟悉的内容出发,同时丰富情境的展现方式,最大限度地凸显与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与价值。例如,在教学“Sports and fitness”相关内容时,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创设足球运动情境、篮球运动情境以及乒乓球运动情境等。按照球类运动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情境中设置各种冲突与矛盾,如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合作运动项目中队友产生矛盾等,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冲突和矛盾中实践和感受,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团结协作、友善交流。

(四)创新优化教学方式

合理创新与优化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一定要创新传统教学方式,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保障实际教学效果。常见的教学方式包括说教法、游戏法、合作法、情境法、任务法等,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教学“Natural disaster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习惯,便采取了任务法展开教学,在课堂上通过罗列与分析环境污染与破坏造成的自然灾害这一任务进行教学;在课外安排保护校园环境的实践任务拓展教学。运用任务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凸显环境保护的严肃性,让学生从心底重视并强化环境保护观念与习惯。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英语课程中渗透德育,需要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机制,兼顾英语教学情况和德育情况的分析、考核与评价,进而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改进提供基础支持。教师需要同时对教学评价目标、内容、方式等加以完善,从各个层面强化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例如,在教学“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部分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探索以汉语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而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不仅对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评价,还对学生对汉语、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了简单评价,同时引入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机制,大幅保障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