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培训有效促进青年幼儿教师心理素养的和谐发展

2022-02-19 03:54
关键词:师德幼儿教师幼儿园

王 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为幼儿阶段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在幼儿阶段内,幼儿最常接触的就是教师,这也就说明教师的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因此,务必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素养,使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幼儿发展的需求。但是这种压力使得很多青年幼儿教师的心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利用师德教育培训,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养的和谐发展。

一、幼儿教师师德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幼儿教师师德教育培训关键在三个方面。首先,应该培养幼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这一职业道德。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的重心,而爱护和呵护幼儿则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中之重,也是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工作技能,创新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使自身的教学可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最后,幼儿教师应重视自身为人师表的作用。幼儿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待周围的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也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幼儿教师无论是仪容仪表还是言谈举止,都必须做到文明、得体、整洁,这不仅有助于幼儿教师自身形象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师的心理特征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多为女性,而幼儿教师具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比如做事认真、竞争意识强烈、情感丰富以及心细,同时幼儿教师也具有一定的负性特征,比如斤斤计较、妒忌心强等。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因为教师的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态度偏见、抑郁、恶意讽刺或凶恶等,不仅威胁到幼儿的心理,也容易对幼儿的正常成长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即便有一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但只要其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那么其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一定会有所提升,但是如果幼儿教师的心理出现问题,那么所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也很容易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工作压力

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幼儿的身体成长也非常重要,这也就说明幼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要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更要保护好幼儿的人身安全。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在看管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绷紧神经,看护好幼儿的一举一动,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如果幼儿不慎受伤,不仅会造成家长的不满,也会使教师被院方惩罚与批评。与此同时,因为幼儿园班级内的人数比较多,也进一步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一个教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十多个孩子,不仅要为其讲述知识,也要照顾监管他们,这无疑是一大难题。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及自身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导致其产生焦虑、倦怠等心理问题。

(二)生活压力

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也会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分析我国如今的幼儿教师薪资待遇,有些幼儿教师的付出和实际收入不成正比。因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而且很多幼儿园都是私立型幼儿园,导致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缺乏有效的保障,相比于其他行业,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可能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幼儿教师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幼儿教师频繁产生心理问题。

(三)家长的高期望

现如今,由于家长基本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儿童的教育,很多家长都认为,幼儿在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家长也不只将幼儿园作为照顾孩子的场所,而是希望幼儿可以在学前阶段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而这也就从侧面凸显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了对幼儿教师工作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

(四)人际关系的困扰

人际关系的困扰也是引发幼儿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大多为女性,她们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且也异常敏感,具有比较强的从众心理,过于注重别人的评价,对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在幼儿园内,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限制颇多,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幼儿教师的烦恼。

四、利用师德教育培训,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养发展的有效方法

(一)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幼儿教师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必须营造更加和谐、舒适的环境,使幼儿教师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态完成工作。在构建幼儿园环境时,应注重打造平等、民主的工作氛围,以此激发幼儿教师的上进心,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与此同时,良好的氛围也有利于满足幼儿教师的归属感,使其热爱岗位、乐于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寻找到更多的快乐与满足。实际工作过程中,幼儿园也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尽可能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

(二)培养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

师德教育培训中,培养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尤为重要,有些幼儿教师只是将这份工作看作一项赖以谋生的职业,对工作的期待也只停留在薪资待遇方面,一旦自身的生活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对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必须利用师德教育培训培养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其将此项工作当作自身追求的事业,从心底热爱这份事业,才能使幼儿教师感受到这项工作的乐趣,并体会到身为园丁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激发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幼儿教师要具备豁达的生活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善解人意、宽以待人,不被小事困扰,从而减少同事关系所带来的烦恼;同时,教师也要与幼儿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增强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尽可能地减少矛盾与冲突。

猜你喜欢
师德幼儿教师幼儿园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我爱幼儿园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