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2022-02-22 05:23马毓壑
经济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四位一体五位一体

摘 要: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基于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重新梳理总体布局转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自觉地汲取中华民族自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传统。在把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同时,将其作为促进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求总体布局转变的价值诉求更为清晰。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关键词:“五位一体” 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239-02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算得上是近百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次生态危机,我国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应对此次生态危机,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深入探讨总体布局转化的理论底蕴,把握这一理论生成的实践依据,无疑是我们践行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致力于构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的制胜法宝。

一、转化的动因:唯物史观的理论导向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回顾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路径,首要的是在满足中国具体现实需要的内在逻辑中对其加以审视。即科学地回答唯物史观为何是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何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的理论导向。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就是人,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布局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滿足中国人民的吃、喝、住、穿。解决中国人民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唯物史观中“能够生活”的价值判断奠定了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回顾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路径,可以发现“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根据马克思对第二个事实阐释内容,他将第二个事实归结到第一个历史活动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境状况,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种新的需要,其生产本身具有潜在性,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之中隐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种“新的需要”,可以发现所谓“新的需要”并非具有随意性地以人自然的生命本能为基础,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出来的。表明人通过其能动性可以打破自然的“枷锁”限制,并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本身所不存在的需要。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原本以满足“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的发展要旨,转而指向了“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从总体布局的形成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这是一种从“能够生活”到“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更充分说明总体布局的转化不是外在的理论阉割,而是基于社会存在本身的历史建构。无论是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是满足其高端品质生活的需要,都必须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前提条件,充分体现了总体布局转变问题上的唯物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然、中国生产力进步必然。回望马克思唯物史观“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4],总体布局主题转化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不同的时代历史背景和物质基础运动发展的结果。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转变路径不断丰富发展了我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为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拥有更公平的经济生活、更和谐的社会生活、更优秀的文化生活、更美丽的生态生活,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念,总体布局的转变正是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国人民正在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我党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视为满足人民新的需要的主要障碍,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导向,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融入了中国具体实践的血脉精髓。

二、转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学的直接性著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缺少生态哲学意蕴。我们作为人本身所面对的生存环境,不仅仅指向自然环境还包括了社会环境。

首先,面对自然环境,人类为了满足“第一个需要本身”而从事“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劳动。但是,人只有和自然界相结合,才可能产生使用价值,进而满足人“能够生活”的前提需要。概言之,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同时也是一切财富创造的必要因素。在人面对生存环境中的自然环境时,只有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面对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人与人关系时就渗透了一切人类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人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也就是说,惟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协作实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牵制。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人的现实性实践活动连结着这两重关系,也就是说这种联结中介决定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环境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无论是“自然化人”还是“人化自然”,都科学阐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理念的基础理论保障,指导我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二法宝。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中,把自然资源与物质经济的关系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做比喻,更加形象化地帮助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环境保护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护了生产力,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优化形式,改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发展生产力,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深厚的生态哲学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历经千年而不衰。它区别于西方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的对立思维模式与善于批判的思维模式。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具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傳统,先前西汉文化孕育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品格和价值尺度。其中,“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境界就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点。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命题也就是“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道家的天人一体,遵循自然的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文化精髓,更是道家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老子和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蕴含了丰富的现代生态文化理念。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坚定决心与信心,以自己的行动向人民群众庄严的承诺:“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5],这在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致思轨迹。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基于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表明了我党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为依据,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意蕴,继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传统。在现实物质发展条件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天平之上,我党急需找到平衡两种关系的砝码,不仅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还要敦促人民树立生态环保意识,重视人民群众对美好品质生活的审美体验,力求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三、转化的价值诉求:实现人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实际上是对人类工业文明产生的生态问题的反思,也就某种程度上生成了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最终致力于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本身和谐共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换言之,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中,还是在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未来共产主义向往中,都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诉求就是人类解放,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人类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唯物史观不是孤立地谈论生态问题,而是在人类的社会中去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就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辩证运动中,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然发生变革,到那时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金钱关系制约,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全面的解放。人与自然就会和解,人与社会的对立也会消失,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人类也将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

马克思通过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界定阐述了他对和谐社会应有秩序状态的认识,换句话说,构建了一种和谐社会的秩序模型。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着眼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这也是其所欲达成的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不难看出,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之下,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每个人与一切人之前都处于一种和谐关系。因此,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就能够塑造出具备生态文明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把人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并赋予人能够熟练运用自然规律的本领,人随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状态是超越阶级局限的产物,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希望看见的存在方式。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一个人的力量都不能够抵挡住外来的侵袭,也无法独自面对纷繁芜杂的外部世界。马克思认为,只能通过“共同活动方式”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个人,因为个人基本是无法被其他人的积极作用所影响的。通过“共同活动方式”,人与人在彼此关联、彼此熏染中形成了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力量。正因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逐步和谐,最终为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践旨归。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的目的就是去解决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冲突。现如今,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我们可以向“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寻求帮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解,科学地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里“为了谁”“造福谁”的问题。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异化”的消亡,促成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中国共产党饱含真挚的许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造福人民的必由之路。我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社会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把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同时,将其作为促进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求总体布局转变的价值诉求更为清晰。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也就体现了实现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经能够满足广大人民“能够生活”的基本生存底线。现如今,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表明我党为了人民“美好社会”的发展前景做出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的生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作为实践旨归,“美好生活”中的“生态文明需要”不仅仅是我们追求的预期目标,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53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5]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作者简介:马毓壑(1993—),女,汉族,黑龙江建三江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责编:芝荣)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四位一体五位一体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