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自信自强心理辅导探究

2022-02-23 01:33黄海姣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1期
关键词:辅导策略初中学生

黄海姣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进行初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还要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升学生的全方面能力。自信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种精神需求,是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成长阶段的重要品质,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学生;自信自强心理;辅导策略

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必备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若具备良好的自信心,就会灵活自如的应对各种困难,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健康乐观的心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具有强大的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树立奋斗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信自强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日趋成熟,并且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做好沟通,帮助学生确立好今后的目标,让学生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学习和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学生内心的想法,及时引导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中的竞争和压力,提升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让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具备不气馁不退缩的精神,促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强自立的人。

例如:教师在进行新学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主题班会来让学生思考,应该在这一学期设定怎样的目标,同时让学生进行短期目标的设置或在某一个阶段完成怎样的成果。教师引导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准备一定的记录本,让学生在记录本上记录最近出现的问题并附上解决的方法,同时在之后写上是怎样解决的,并且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当时的心情怎样,并且达成了怎样的目标。学生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之后,翻看之前的记录本,体会当初的心情,并让学生明确具备自强自信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举一些学习和生活中常会遇到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并以此来提升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明确在面对困难时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或与他人进行商量来进行解决,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二、培养独立性格,提升学生的自信自强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让学生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依赖性是培养自信心的大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过分的依赖他人,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多方面的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主题班会,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依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面对生活中父母过多的干涉或者帮助学生包办的行为进行讨论,让学生与家长做好沟通。教师与家长应该给予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独立去面对问题和困难,并能够以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解决。同时教师与家长达成协议,多让学生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或大型的校外活动,多为学生建立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创造多种机会来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品质。

三、敢于面对挫折,提升学生的自信自强能力

挫折是学生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遇到挫折的过程中应该教育学生具备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并且能够在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丧气,并且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成长和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名人的成长经历。

如:贝多芬在进行音乐创作的道路上遇到了失聪的问题,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并且创造出了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在抗战时期,红军拥有强烈的信念并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最后摘取了胜利的果实。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发现他人优点,提升学生的自信自强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会体现在生活、学习、纪律以及劳动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自信心,其实端正自己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进行有效的弥补,同时将自己的优点无限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对于学生表现优秀的时候给予表扬。学生在遇到困难表现出沮丧的心理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关怀,帮助学生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温暖,提升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只有这样学生能够就会逐步建立良好的自信。学生在得到他人的鼓励之后,就会发挥无限的潜力,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讓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提升学生敢于面对一切问题的信心。

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我是小记者”的课外活动,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任务的分工,同时让学生进行实践计划的设定,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让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针对遇到的困难以良好的心态来进行解决。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信心,并且能够在出现困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解决,进而提升学生自主解决的能力。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创设班级“辩论会”,讨论这次活动的结果,让学生针对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升学生的自强精神,进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玉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意识[J].吉林教育,2016(Z1):136.

[2]王南芳.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湖北大学,2021.DOI:10.27130/d.cnki.ghubu.2021.000015.

[3]田艳芳.树立青少年自信自强 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J].青春期健康,2021(04):63.

猜你喜欢
辅导策略初中学生
浅谈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信息学奥赛能力的四大策略
浅谈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信息学奥赛能力的四大策略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技能评价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初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
大学一年级女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