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价值

2022-02-24 05:34杨丽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钩藤全血天麻

杨丽光

眩晕症属于临床神经内科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中老年人群属于眩晕症疾病的高发人群,眩晕症的出现主要与颈椎病引发的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相关,但是关于眩晕症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是非常明确,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加大[1]。眩晕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包含头晕眼花、呕吐、视物不清、视物旋转、出汗、无法站立、上肢麻木等,一些眩晕症患者还会伴随中风偏瘫以及脑溢血等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依照眩晕症发病部位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成为中枢性眩晕以及周围性眩晕,现在临床中治疗眩晕症主要选择药物治疗,能够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一些患者会产生复发,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3]。本文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诊的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对眩晕症患者接受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诊的80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3~77 岁,平均年龄(64.17±4.85)岁;其中合并高脂血症20例,颈椎病10例,糖尿病23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5~78 岁,平均年龄(64.77±4.58)岁;其中合并高脂血症21例,颈椎病12例,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全部符合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具有动脉硬化以及血脂失调症等疾病史,患者表现为突然性晕倒、眩晕、呕吐以及耳鸣。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口服,依照患者的病情饭后口服,1~2 片/次,3 次/d[4]。治疗4 周。

研究组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天麻钩藤饮组方:钩藤12 g、天麻90 g、生决明18 g、山栀9 g、朱茯神9 g、川牛膝12 g、夜交藤9 g、桑寄生9 g、杜仲9 g、黄岑9 g、益母草9 g,上述中药用水煎服,指导患者每天早晚各口服1 次,100 ml/次。倘若眩晕症患者的头痛症状严重,需要在组方中加入菱角6 g、牡蛎6 g 以及龙骨6 g;如果眩晕症患者的烦躁症状明显,需要在组方中加入龙胆草6 g 与夏枯草9 g;如果眩晕症患者的脉弦细,需要在组方中加入生地12 g、枸杞子9 g 以及何首乌6 g[5,6]。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的呕吐、眩晕以及耳鸣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短期内没有出现复发,判定属于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呕吐、眩晕以及耳鸣等临床症状获得缓解,判定属于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呕吐、眩晕以及耳鸣等临床症状没有任何缓解,判定属于无效[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8]包括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以及全血低切粘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为(2.40±0.25)mPa·s,全血高切粘度为(5.70±0.82)mPa·s,全血低切粘度为(19.15±2.75)mPa·s;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为(1.11±0.38)mPa·s,全血高切粘度为(4.15±0.47)mPa·s,全血低切粘度为(15.51±3.28)mPa·s。研究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以及全血低切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比较 (,mPa·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比较 (,mPa·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眩晕症指的是将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作为症状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属于非常多见的慢性疾病,眩晕症患者临床表现包含恶心呕吐、头晕眼花以及视物旋转等,中医学中认为眩晕症和心悸与中风具有一定联系,大部分眩晕症患者具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怎样提高对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质量,减少并且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属于目前待需解决的问题[9]。眩晕症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主要是因为人体前庭功能损害引起,前庭功能损害可以划分成为静态前庭功能障碍以及动态前庭功能障碍,其中静态前庭功能障碍通常可以维持大概3~5 周,动态前庭功能障碍一般能够持续更久时间,眩晕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部分患者会因为不能够正常工作与生活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引发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加重对患者的身心伤害[10]。

眩晕症能够作为很多疾病的症状之一,依照统计资料显示,中老年人群中大概20%存在不同程度眩晕,关于眩晕症的出现和患者饮食、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眼花,一些患者伴随其他系统性疾病,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医学中将眩晕症称之为头眩,依照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将其划分成为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气血亏虚以及肝阳上亢等中医证型,眩晕症在中医学中认为以虚证为主,肝肾阴虚引发的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更加多见,现在临床西药治疗眩晕症主要选择倍他司汀片,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内耳脑循环障碍、前庭神经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消除内淋巴水肿,属于目前治疗眩晕症的首选药物,但是因为眩晕症十分容易反复发作,单纯选择西药治疗,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是复发风险非常高[11]。根据《素问》中对眩晕症的记载能够发现,眩晕症和人体肝脏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中认为病位处在头窍,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脏,同时涉及到肾脏与脾脏,对于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滋养肝肾以及平肝潜阳为主,天麻钩藤饮组方中的君药为天麻与钩藤,有平肝熄风作用;石决明有除热明目以及平肝潜阳作用,川牛膝能够发挥补益肝肾以及引血下行作用,共同作为臣药;黄岑与栀子有清热泻火作用,杜仲具有补益肝肾作用,茯神具有安神定志作用,共同作为佐药,上述药物联合应用,能够一起发挥熄风止眩与平肝潜阳效果[12]。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以及全血低切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选择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药物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帮助促进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为眩晕症患者提供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具有推行价值。

猜你喜欢
钩藤全血天麻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别开车
“剑河钩藤”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