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洗护用品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2022-02-24 12:11罗思霞
广州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毒物空压机职业病

罗思霞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300)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劳动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很多企业人员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化工相关企业受尘毒危害还是很严重的,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中间体与产品都是有毒物质,加之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辅助物料,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等,也均可能是有毒物质,因此作业人员在化工生产中大多会接触到毒物,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控制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该企业主要生产洗发水、沐浴露、精油,生产过程没有中间产品、副产品等,为了了解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我们对其进行检测与评价。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期间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2]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劳动定员总数为30人,其中办公管理人员4,生产人员26人,车间员工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每天工作8小时。用人单位主要建(构)筑物由原料间、称量间、预进间、乳化间、清洗间、缓冲间、静置间、洗瓶间、拆包间、灌装间、储瓶间、消毒间、外包间、成品仓、包材仓、实验室、办公区组成。

该企业生产工序主要包括称量、乳化、检验、罐装、包装、喷码、出成品。包装过程包括贴标、封膜、打包、封箱等操作,贴标、打包、封箱使用手工操作,封膜使用收缩膜机,使用温度为157 ℃左右。本次调查时对喷码过程使用的油墨、稀释剂和清洗剂进行有机物挥发定性分析,定性检测结果发现喷码过程可挥发丁酮、乙醇化学毒物。对原料间、灌装间室内空气进行有机物挥发成分分析,结果未发现有机挥发物。乳化间乳化工投料过程会投入少量粉料和液体料,粉料主要包括二氧化钛,结合空气定性成分分析结果,乳化工在投料过程可接触二氧化钛粉尘,在乳化过程乳化釜运行可产生噪声,故工人在乳化间可接触噪声职业病危害。根据油墨、稀释剂、清洗剂的定性结果,喷码工在喷码过程可接触油墨、稀释剂、清洗剂挥发产生的丁酮职业病危害因素。灌装工、拧盖工在灌装、拧盖过程可接触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职业卫生危害因素识别,编制采样方案,根据《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2007,GBZ/T300-2017)[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2018)[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1-2007)[6]等的要求确定检测(采样)对象、检测地点和检测方法,得出以下检测结果。

2.1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及超标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喷码岗位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表1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评价

2.2 粉尘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岗位粉尘浓度均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表2 粉尘检测结果及评价

2.3 噪声检测结果

表3 噪声检测结果及评价

表4 定点噪声检测结果及评价

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工种共9个,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为非噪声作业。但空压机巡检位的定点噪声强度大于85 dB(A),作业人员巡检过程需注意个人防护。

3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

3.1 采取的防尘、防毒措施

乳化间投料岗位采用少量投入,投入后实施密闭化乳化,减少扬尘的产生。喷码机中油墨和清洗剂使用密闭化包装,使用过程配方自动调配,过程使用自动化,减少化学毒物的挥发。用人单位乳化罐、喷码机为密闭自动化设置,结合检测结果,被检测岗位接触化学毒物和粉尘的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用人单位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合理,有效。

3.2 采取的防噪声措施

噪声主来要源于生产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用人单位采取的降低噪声的防护措施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1)选用行业中产生较低噪声的设备。

(2)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使噪声相对较大的机器设备集中布置;空压机独立设室,与其他设备或区域分开布置。

(3)经常对设备进行保养,加润滑油,减少摩擦力,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降低噪声。检测结果显示,被测岗位接触噪声水平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属非噪声作业。空压机巡检岗位定点噪声强度大于80 dB(A),其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行产生。用人单位车间中的泵体和电机均设有减震基座,用人单位所设置的防噪减震措施合理有效。

4 建 议

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为空压机巡检人员配备SNR值大于22 dB的防护耳塞,并督促作业人员在进入空压机房作业时应正确佩戴防护耳塞。

(2)加强对员工作业规程的培训,建议尽量避免敞开式进行分散、搅拌等操作,减少化学毒物的挥发。

(3)企业应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人能正确的佩戴,充分发挥劳保用品的防护性能。

(4)加强对员工作业规程的培训,建议尽量避免敞开式进行分散、搅拌等操作,减少化学毒物的挥发。

猜你喜欢
毒物空压机职业病
空压机余热回收用于生活热水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空压机维护维修的问题浅谈
家禽中毒怎么办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毒物——水银
父亲的职业病
空压机系统运行优化
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毒物分析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