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新批评” 理论论评

2022-02-25 07:31付遥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
关键词:艾略特

付遥

【摘要】作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英美“新批评”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英国诗人、理论家T·S·艾略特被誉为英美“新批评”理论的鼻祖。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南部的诗人、学者兰色姆及其学生艾伦·退特、布鲁克斯和沃伦,以及学者维姆萨特陆续开始在诗歌创作以及批评实践领域倡导运用“新批评”理论,并形成了“南方集团”,对“新批评”理论的推动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的“新批评”理论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隨后,兰色姆的著作《新批评》名声大噪,以上推崇“新批评”理论的理论家们才因此得名“新批评”学派。直至20世纪的60年代,“新批评”理论日趋没落。

【关键词】新批评理论;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非个人化;客观对应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040-03

时至今日,英美“新批评”理论已经很难再称作“新”,后继文学理论的涌现对“新批评”理论造成巨大的冲击,“新批评”理论看似大势已去。但实际上,“新批评”理论所代表的学术理念、形成的历史影响都是难以磨灭的,对英美“新批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新批评”理论体系十分庞杂,涉及的学者和文论众多,且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之间具有相似性和相通性,不同的概念往往只是阐发角度的不同。因此,本文将仅以“新批评”理论的鼻祖T·S·艾略特的“新批评”理论建树为主,对艾略特最具代表性的“新批评”理论进行梳理与评析。这样做既可以从较为细致的视角窥探“新批评”理论的全貌,又能够追根溯源地对“新批评”理论的源头加以了解。艾略特所提出的“新批评”理论主要有“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理论、继承传统的历史观以及统一感受力和才气这几部分,本文内容也将主要由这几部分内容构成。

一、艾略特对“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平衡

《传统与个人才能》是艾略特的著名文论,创作于1917年,后被收录在《圣林集》中。在艾略特的研究生涯当中,曾发生过理论重心的部分转移,但直到他去世前的一年,艾略特仍然宣称“我并不遗弃《传统与个人才能》”。可见,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他毕生所坚持和认可的。其中的主要观点,如“回归传统”的诗学观、“非个人化”理论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回归传统”的文学追求

“回归传统”正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奠定的诗学理念,并体现在他随后的诗歌创作及批评实践当中。《传统与个人才能》一经发表就在英国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在此之前占据英国文坛主流的是浪漫主义思潮,经过百年的发展,诗歌创作过分强调独创性和个性,使得传统不再被推崇,反而成了诗人需要逾越的障碍。结果诗人们纷纷背离文学传统,将诗歌当作抒情的工具,沉溺于情感的宣泄不能自拔,最终造成抒情的泛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艾略特呼吁诗人与评论家回归传统,回归经典,回归文学的正统秩序。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在浪漫主义思潮的背景下,诗坛中即使出现“传统”一词,也往往是贬义。为扭转浪漫主义的泛滥,艾略特自称“古典主义者”,将“古典主义”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对立面。艾略特所说的“古典主义”不是指17、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而是更早期的古罗马文学与艺术风格。艾略特推崇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所特有的理性和秩序,以此来批驳浪漫主义的混乱无序。艾略特宣扬传统对个人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评价一位诗人“不可能只就它本身来对他做出判断,你必须把他放在已故的人们当中来进行对照和比较”。在艾略特看来,诗人最好或最有个性的部分可能正是他们前辈的作品中最不朽的部分。诗人是必然受到前人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的影响的,这与后来结构主义中的“系统观”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系统观”强调“个体的存在由其在系统中的位置决定,同时,个体的位置也影响着系统的结构。”因此在分析作品和评价诗人时,不能将其放置在孤立的地位,应该将其放在传统的序列之中,考虑传统对个体的影响。在另一方面,这要求批评家需要广泛地熟读传统的经典作品,具备完整的传统观,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诗歌批评。对于诗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具备扎实的阅读基础,才能够深入地认识传统,找到自己在文学秩序之中的位置,最终才能够创作出继承传统、融入传统的不朽之作,成为经典中的一环,促进传统秩序的调整。

同时,艾略特的传统观所体现出的历史观与实证主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艾略特“不主张从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学,对实证主义者把研究重心放在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上的做法也未置一词。”艾略特的眼界不在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层面,他所关注的是文学作品本身所遵循的传统,聚焦的还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本身,还是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这也为整个“新批评”理论关注文学作品本身奠定了基础。

(二)“非个人化”理论的提出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非个人化”理论。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来诠释“非个人化”理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他的“非个人”诗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个层面,就诗对于其他作品的关系而言,一首诗不仅是个人的,更关系到整个文学秩序的调整,一首诗应当被作为自古以来一切诗歌整体的一部分。艾略特的传统观不是墨守文学传统,他提出一种“动态平衡”的传统史学观。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由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

第二个层面,就诗对于作者的关系而言,诗人需要努力融入传统,遵循传统构建的秩序来进行创作,而不是用诗歌着重宣泄个人内心的独特情感。批评家也应该遵循传统形成的规律对诗歌进行批评,而不是着重关注诗人的创新与个性。对于诗人来说,要清晰自己在时间与历史中的地位。对于批评家来说,要明确他和以往诗人及艺术家的关系,不能单独评价,要放在前人之间来比照。

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人化”理论二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相反,二者具有互相依存、相互诠释的关系。遵循传统并非完全否定个人独创,更不意味着个人才能的平庸,艾略特认为只有“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归附比自我个性更有价值的传统,作家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诗人往往更多关注的是个人的存在,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在文学创作中,诗人往往忽略了渺小的个人存在,把自己完全交付给了自身以外更具价值性的传统,以表达全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于是,文学创作,实质上就是诗人在文学传统中的游历。“在非个人境界”的创作阶段之后产生出来的作品,当中呈现出的艺术情感,已经不再是诗人创作前简单粗糙的个人情感,而是一种经过了理性打磨以及“传统”过滤的“非个人感情”。需要注意的是,艾略特的诗学理论与唯美主义所推崇的隔绝现实、从外界事物中孤立出来“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并不相同,它虽然追求诗歌创作的“客观化”,似乎与唯美主义都排斥世俗社会对艺术的具体影响,但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关注的是诗歌传统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非个人化”理论的实现方法:“客观对应物”

艾略特在阐明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的关系后,进一步提出了诗人应该如何具体地进行诗歌创作,如何在诗歌中表达情感。艾略特并不排斥诗人情感的表达,并不把诗歌当作一种无感情的冰冷工具,他认为诗人可以在诗歌中抒发情感,但不能够是直抒胸臆的,而应该借助一些具体的意象作为经验表达的载体,从而实现情感抒发的“客观化”。针对这种境界的具体实现,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这一概念。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于1919年在论文《哈姆雷特》中提出的,“用艺术形式表现感情的唯一方法在于发现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就是找到一组客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它们将成为该特定情感的表达公式。这样,一旦出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该特定感情即被唤起。”客观对应物强调的是作品本身的有机组成和意象的构造,而不是將情感直接宣泄在作品之中,直截了当地传递给读者。这与《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观点也是一致的:“诗人的心灵就是一条白金丝。它可以部分的或专门的在诗人本身的经验上起作用;但艺术家愈是完美,他本身中,感受的人与创造的心灵愈是完全地分开;心灵愈能完善地消化和点化种种为它充材料的激情。” 诗人的心灵只是一个工具,将情绪与感觉结合起来炼化成诗的工具,最后通过客观对应物呈现,从而实现诗歌情感表达的客观化。

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理论实际上与意象分析十分相近,因此,“‘客观对应物’是一种‘呈现’理论,主张呈现一个可以承载主体情感、经验的客体,而非简单地宣泄或说教。”这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托物言志”也有一定相似性,诗人不应该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应该加以炼化,通过“客观对应物”来进行表达,最终形成一定的画面感,达到言之有物的目的,避免诗歌流于空洞的情感泛滥。

(四)统一感受力和“才气”

“非个人化”理论要求诗人避免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应该将情感投射到客观意象之上,从而了产生“客观对应物”的概念。而在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理论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才能营造出能够折射诗人情感和经验的“客观对应物”呢?针对这个问题,艾略特又提出统一感受力和才气,艾略特认为“优秀诗人都应该具备知性与感性融合、情与智合一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统一感受力”。艾略特所指的才气,指的是“诗歌中存在两种异质的成分,它们虽然性质迥异,但共生共存,相互生发”。这个概念与后来“新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张力”和“反讽”相近。

二、艾略特的诗歌理论批评实践

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十分丰富且具有开创性,不但为后继“新批评”理论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地践行自己的诗学理论,把他的理论运用在诗歌创作及诗歌批评实践领域。

(一)艾略特对“玄学派”诗歌的推崇

在艾略特的诗歌理论批评实践当中,他最推崇的莫过于玄学派诗歌。玄学派诗歌指的是17世纪初文艺复兴后期英国一批诗人的作品,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主要有邓恩、舒伯特、克拉萧、马韦尔、考利等。18世纪,英国批评家萨缪尔·约翰生指责他们“玄学味太浓了”,玄学派因此而得名。20世纪前,英国文坛对玄学派的评价一直很低,直到艾略特在《玄学派诗人》中为之翻案后,“新批评”派就将玄学派奉为英语诗歌最高峰,将玄学派风格的诗奉为诗歌创作的典范。

艾略特认为自17世纪以来,诗歌创作出现了“感性脱节”的现象,即诗歌中体现的思想与经验完全分离,诗人在抒发情感时无法准确地把握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往往陷入无病呻吟、情感泛滥的境地。而玄学派诗人的诗歌则做到了思想与感性的紧密结合,玄学派诗人仅把自己的心灵当作一种承载思想和感情的容器,在诗歌创作中能够清晰地将思想与感性加以融合。对此,艾略特在《玄学派诗人》中做出比喻,说玄学派诗人能“像闻到一朵玫瑰花的芳香似的感到他们的思想”。这个观点,对“新批评”派提倡诗歌创作应做到感性与理性结合有很大的影响,也对“新批评”派强调诗的辩证结构有所启发。艾略特认为当玄学派诗人写得最出色时,他们“致力于试图找到思绪和感情的状态在文字上的对应物这一任务。”这也符合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理论所强调的诗中的每一种情感都应该落实到具体的意象或情境上,而不是诗人内心直接生发出来的。

(二)《荒原》对“新批评”理论的践行

《荒原》是艾略特于1922年创作的长诗,被誉为现代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包括但丁、莎士比亚等人的古典文学典故,这正符合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提倡的“回归传统”这一诗学理论。《荒原》中还出现大量传说以及丰富的意象,这些典故和意象都是艾略特所提出的“客观对应物”,艾略特正是通过这些意象来炼化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使情感的抒发实现客观化的呈现,最终通过纷繁复杂的“客观对应物”展现出诗歌的朦胧意境,并表达出自己心中的不满以及西方人的精神幻灭。

三、总结

作为“新批评”理论的鼻祖,艾略特提出了“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统一感受力”等重要概念和理论,为“新批评”学派的后继者指明了方向。他的理论统一连贯,逻辑清晰,与他的诗歌批评实践与诗歌创作也一脉相承。艾略特推崇“玄学派”诗歌,反对浪漫主义的过度煽情,强调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对改善浪漫主义泛滥的状况、促进文学传统秩序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理性,但并不反对感性,而是提出“客观对应物”“统一感受力”等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作为对诗人与评论家的指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梅英.“新批评”诗歌理论研究(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3-66.

[2]郑莉.现代性视域下的艾略特诗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岳阳阳.论T·S·艾略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传统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杨丽华.论艾略特的文学批评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6.

[5]梁冬华.艾略特“传统”诗学观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6]周雪原.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诠释[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0):37+42.

[7]许燕青.英美新批评的批评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8]牛静.论赵毅衡“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D].重庆师范大学,2016.

[9]李建良.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0]张彩云.“新批评”的历史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1.

[11]Eliot, “Hamlet”,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Limited, 1932, 145.

[1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艾略特
章鱼心
如何不写
如何不写
如何不写
如何不写
从“埃文斯”到艾略特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艾略特的蜜月
失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