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京剧历史题材剧目创作的审美品格

2022-02-25 04:44文/李
新世纪剧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京剧题材戏曲

文/李 菁

李菁: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剧历史题材剧目的创作打破了一度应时应景和“缘传统而作”的桎梏,无论在题材、内容、风格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突破。这一时期京剧历史题材剧目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戏曲剧本文学的提高。新时期社会人文环境的变革、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各种文艺思潮的激荡,使得这一时期的戏曲作品在题材选择、作品表现以及审美倾向等方面都展开了大胆探索与创新。越来越多的戏曲作家追求戏曲文本的寓意性和哲理性,摆脱以往对历史与现实作简单比附,重新审视历史与历史人物,显现出作者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对历史新的体悟。这种文化的自觉自主状态构建了新时期历史题材剧目文本的特征。

京剧《曹操与杨修》剧照

新时期的京剧历史题材剧目创作蔚然成风,成绩斐然。这些新作在题材的取舍上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大开大合的气度。剧作家不再拘泥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古为今用等理论的束缚,他们从细微处着手,由小及大、从大入小,无论真假虚实皆可入戏,由此“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涵盖面,摆脱了戏曲长期以来受制于狭隘生活圈子就事论事的尴尬局面;从原来对生活的评价、道德的评价、政治的评价,拓宽到对人生的批评、历史的批评、文化的批评的境界。”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是剧作家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剧作家为了突破自身时代的局限与思维定式,往往试图从久远的生活中挖掘故事,借此描摹现实感受。过去的事件对现实中的观众来说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陌生,在于古人的生活与理想对于今时今日来说或多或少有疏离感;熟悉,在于千百年的文化传统蕴含于人们同一种文化意识积淀与民族心理习惯,即使是相隔许久的古代生活与理想,也能有穿透时空打动现实的观者。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文化失语与思想禁锢后,能够自由地想象正是新时期的剧作家迫切渴求的,而相较正在变化发展的“现代”来说,“古代”题材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契合剧作家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题材剧目的成功证明古人与今人的思想感情是能够沟通的。剧作家对于历史、现实的感悟以古代历史故事为载体,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建构于作品本身,抒发作者对历史现实的理性思考。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如此久远、早已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痕迹呢……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吧?”对此,郑怀兴也认为:“人类思想感情存在着某些继承性和统一性的东西,今人和古人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共通之处。或许可以说人类的心理结构似乎存在一个共振频率。因此在历史剧的创作中,你只要使剧本的情理结构包含着这个共振频率,就能使今人与古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就不会把今人的思想感情强加于古人,探寻这个共振频率,似乎是历史剧创作的奥妙。”这种今人与古人的精神共振,是一种贯通古今的人生感悟,也是历史题材吸引剧作者的原因。

一、反思历史与思考人性

经过了1960年代,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对历史的反思成为这一时期戏曲追求当代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作品都能将深邃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意识融为一体,把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照交织在一起,运用戏曲艺术独特的形式,去展现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立思考。”剧作家从自身感受出发,对历史题材创作开掘。在创作中,不拘泥于对历史事件的还原,而是体悟历史,运用历史精神进行大胆的创作,更多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悟与兴叹。“历史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一种发展着的存在。史剧作家所能做到的只是追寻浩浩乎行径波峰浪谷间的神韵,从一抹浪花中窥视江河的底蕴。所以,我所理解的历史剧可简化为两个字——传神。”郭启宏将他的历史剧概括为“传神史剧”,不满足于对史料的描述,更要追求传历史之神、传人物之神、传作者之神。

京剧《北风紧》剧照

新时期的京剧历史题材剧目创作中也渗透了强烈的人本思想。创作本体是以人为主,描摹人与一切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关系,并且深入拓展到人与历史、人与自身等方面。在对社会弊病进行揭露批判时,又将笔触深入民族的深层心理,体悟人的内心世界,将人性的弱点与历史、社会之间的难以割舍的深层关系暴露出来。关怀人的命运,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人格,挖掘人的人性。最大的未知是对人的未知,最大的发现是对人的发现。不少剧作家的审美倾向从惯于表现人物剑拔弩张的外部矛盾转为展现人物复杂深邃的内心矛盾。他们接续继承了戏曲艺术长于抒情的传统优势,运用现在心理学的知识,开拓人物内心世界,展开与人物心灵的交流,利用梦境、幻觉、潜意识,窥探人物内心的隐秘。《曹操与杨修》中曹操灵魂深处的“阴影”在杨修一步步地试探与刺激下,逐渐走向极端,最终爆发。曹操复杂多变的性格造就了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而这一切也体现在他复杂多变的“人格面具”中。与曹操“阴影”心理相对应的是杨修缺陷的性格,他的恃才傲物是他最大的缺憾,他将人生理想全部寄托于自身才华而忽略其他,最终让他难以精于世故,“虽能洞见天下形势、进退消长,却不能察世道人心、沉浮利益”,被曹操所不容,酿成了悲剧。在挖掘人物性格的劣根性时,作者立足现实观照历史,通过写两人“伟大而又卑微”的性格悲剧,引发人们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思考。《春秋霸主》描写了齐桓公的一生,在霸业未成前,齐桓公虽有“寡人好色”的劣迹,却能知人善用用人唯能,起用卫人宁戚,并且虚心纳谏。晚年霸业取得后,性情大变,听信小人谗言,杀害忠良,一代霸主最后竟饿死在行宫。在临死之前齐桓公自叹“天意尚可违,自毙不可生”。作者从历史资料中择其一点,拉伸铺展,以人心人性作为基准,深刻挖掘,最终将一出悲剧展现在观者眼前,发人深省。

除了对历史深刻的反思,也有一些作家对历史上的人物采取了调侃戏谑的态度,这种幽默讽刺的创作手法继承了传统戏曲的喜剧意味,是对传统戏曲美学的自觉追求,又不失对历史寓意一针见血的破解。《徐九经升官记》讲述徐九经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两次中得状元,却由于相貌丑陋、四肢不美而被贬当了七品县令。他一出场就以歪脖子树自比,不乏调侃意味。在对安国侯与并肩王的公案中,他左右为难。徐九经用智慧完美地解决了案件,却最终挂印辞官。作者用喜剧的手法演绎了一出官场悲剧,“以极喜极闹之场面,写出人物极怨极悲之心地”,悲寓于喜,引人深思。

“历史是扩大了的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人又是各种各样的,按各种各样愿望活动的人,共同构成了历史……历史和个体之间也有着内在的生存论关系”历史题材剧目的创作正是通过对人与历史内在关系即在历史环境下人的生存状态的摹写,揭开历史的面纱,挖掘人物的心路历程与深厚的历史积淀。

二、对文化意蕴的自觉追求

张庚先生曾强调“戏曲是一种民族文化”,体现着长久以来民众的审美与心理的积淀。新时期的历史剧作家站在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体现出对文化意蕴自觉的追求。

新时期的历史剧作家在题材的处理上注入了更多的主体意识,他们从历史的横断面中截取一点进而敷衍成篇,进行独特的审美创造。《正气歌》写了文天祥在南宋即将灭亡时的悲剧命运,突出了他“君降臣不降”的英雄气节和英勇斗争的顽强精神。京剧《画龙点睛》取材于史实,作品写出李世民目睹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亲身体察民情,了解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最后励精图治从而创造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下鲁城》讲述了刘邦欲血洗楚军占据鲁城,后来却改变了征战夺城的计谋,采取了“舍战争,求和平”从而避免了一场血战。正所谓“干戈散尽一堂春,兵不血刃下鲁城;沧桑兴亡有正道,惟将仁德化苍生。”戏里传达的和平、仁爱、诚信、以诚化人、以德安邦对当今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廉吏于成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有别于传统戏中廉吏形象的于成龙,他重乡情、重民情、重人情,体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新版《洛神赋》以三曹父子之间的权位嬗变为背景,以人物不同的命运走向为情节,演绎了一出爱情的生死之歌。移植云南滇剧的京剧《瘦马御史》中的主人公钱南园是清代中叶的一位名人,能写会画,擅长书法,并且品德高尚,不畏强权。剧中通过写他敢于对贪官污吏进行弹劾,刻画了一位具有“瘦马”精神的政治家形象。这一时期的历史题材剧目创作,题材广泛,从不同视角向人们展示历史的风貌,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选取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展开故事,表现出对历史名人的浓厚兴趣。

京剧《北风紧》剧照

此外,新时期的京剧作品在文化意蕴的追求上还表现在对民族冲突与融合的描写,以及民族文化新的视角。

文化冲突体现在多方面,有宫廷文化与平民文化的冲突(吉剧《一夜皇妃》);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有礼乐文化与原始文化的冲突(湘剧《山鬼》),新时期京剧的创作主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冲突。《泸水彝山》是根据《三国演义》“七擒孟获”的故事改编的,以汉族和彝族的战争为线索,着力刻画了诸葛亮为何战、为何擒、为何纵的内心活动,集中体现了“呼唤和平、民族团结、以德安邦”的主题。《北风紧》以宋金两国的冲突为背景,描写了金朝尚书汉族文人施宜生在宋金两国战争对峙之间艰难选择的复杂矛盾心理,揭示了民族融合的艰难过程。京剧《凤氏彝兰》讲述了彝族姑娘凤彝兰与汉族师爷之间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性在权力面前的脆弱与对命运的无奈抉择,反映了在历史发展中不同民族在伦理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

在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掌握着话语权,所以,长期以来在戏曲舞台上,对民族纷争的演绎总是站在汉族的立场对战争的胜败进行评述。新时期出现了一些作品,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民族纷争。《完颜金娜》是一部以金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剧中的主人公不再是汉族历史上抗击金兵的英雄将领,而是金朝勇于革新朝政的公主完颜金娜。剧作截取了金人制定“大定新政”、起用汉人建造卢沟桥等生活片段,抒写了女真人对历史发展,民族融合所作出的贡献。《三关明月》是一出杨家将戏。但不同于以往写杨家一门忠烈英勇抗辽的英雄事迹,是以“和为贵”的思想处理宋辽之战。作者没有从宋辽两国交战谁是正义一方落笔,而是通过描写残酷的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引起宋辽两国将领的反思。在三关塔下,萧太后与佘太君这对儿女亲家放下民族纷争,化干戈为玉帛。对民族文化与文化冲突的放大,体现出戏曲作家对文化与历史的反思,揭示了历史社会复杂的一面。

新时期的作家在选择历史题材时另辟蹊径,或选择某一历史事件、或选择某一历史人物、又或借历史人物虚构一段故事,主要着眼于对历史事件哲理性的开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来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深刻情感。又或者针对某一历史文化现象、民族心理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反思、解构与重塑,以表达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这种对于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悟形成了新时期历史题目独特的时代特征。

猜你喜欢
京剧题材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戏曲从哪里来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京剧人设》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