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诊断价值

2022-02-25 05:17刘玉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头颈部颈动脉缺血性

刘玉博

(宁津县人民医院内科 山东 德州 2534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由于脑供血动脉发生阻塞、狭窄引发供血不足产生组织坏死导致[1-2]。因此,临床上此疾病又称为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临床病死率、复发率较高,应对患者实施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疾病复发。因此,多年来众多研究学者积极更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从传统的头颅CT转变为MRA、CTA诊断,诊断准确度有所提升,能够实现病情的及时评估了解[3-4]。同时,对急性脑梗死后续治疗研究能够提供帮助,降低病死率,提升治愈率。本次对于头颈部CTA诊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宁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同意接受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者项目排斥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5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0.92±1.24)岁。

1.2 方法

颈部血管彩超:患者取平卧位,利用血管彩超仪(GE Vivid E9型)为患者实施颈动脉检查,对斑块大小、斑块位置、斑块形状及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探究。

头颈部CTA检查:应用320排CT(东芝 Aquilion One)为患者实施头颈部CTA扫描,首先为患者实施平扫,随后进行头颈部CTA增强扫描,从患者升主动脉部位延伸到颅顶,利用浓度为370 mgI/mL的碘普罗胺(非离子型造影剂)为患者实施肘前静脉注射,以4.0 mL/s的流率将其注射到患者的肘前静脉部位,共计注射80 mL,并以相同流率为患者注入0.9%氯化钠溶液30 mL进行冲管。CTA增强扫描:采取SureStart造影剂示踪术为患者进行扫描,升主动脉作为ROI触发点,触发阈值设定为200 HU。管电压、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20 kVp、250 mA,层厚3 mm,层间距3 mm。

图像处理:将所需图像上传到处理工作站,采用动脉期、平扫期图像剪影获得剪影图,随后实施图像重建,重建方法主要包含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通过三维模式表现。

1.3 观察指标

判断颈动脉狭窄检出率、CTA扫描颈动脉狭窄阳性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患病率。对比两种方法诊断特异度、准确率、灵敏度。灵敏度=M/(M+L)×100%,特异度=K/(H+K)×100%,准确率=M+K/(M+H+L+K)×100%(M为真阳性、H为假阳性,L为假阴性、K为真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在50例检查患者中,经DSA检查确诊颈动脉狭窄阳性42例,占比84.00%,头颈部CTA与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结果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两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准确率、灵敏度对比

头颈部CTA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颈部血管彩超诊断(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的诊断特异度、准确率、灵敏度对比[%(n/m)]

2.3 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比较

头颈部CTA扫描颈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比较[n(%)]

2.4 CTA扫描颈动脉狭窄阳性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患病率

CTA扫描颈动脉狭窄阳性患者40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39例,患病率为97.50%(39/40)。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发病较急,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脑血管疾病致使脑组织梗死,使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会留下后遗症,出现语言功能障碍以及瘫痪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两者存在致病因素差异。出血性脑卒中一般由其他突发因素及高血压引发[5-6]。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患者脑供血不足导致。实际临床一般根据患者体征及病史进行判断,同时结合相应诊断方法使患者疾病明确[7-8]。传统颈部血管彩超进行诊断能够识别患者的脑出血,对其非血管性病变进行有效排除,难以判断详细病情,容易产生漏诊及误诊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头颈部CTA能够实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此方法具备以下优势:①头颈部CTA能够实现显像准确分析,及时发现血管异常情况,同时,血管造影为扫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造影剂能够在患者血管中流动,由于X光无法直接进行造影剂穿透,因此,如存在明显团状,块状阴影,则有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可能性。此种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②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有效探查,同时能够对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病因及病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如患者能够尽早地实施斑块性质确定,能够结合相应干预使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及发病率降低。同时,头颈部CTA技术能够评估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了解狭窄程度,为患者进行相应处理方案的制定[9-11]。③头颈部CTA检查具备快速、无创的优点,现在医学诊断中,DSA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金标准,但DSA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具备较大的诊断风险,MRI不需要实施造影剂也不存在电离辐射,但需要长时间检查,同时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备较强的局限性[12-14]。综合分析头颈部CTA检查具备快速、无创的优点,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④对于治疗具备指导作用,实现疗效评估,辅助头颈部CTA能够对颅外、颅内的血管病变情况进行检查,使医生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进行了解[13-15]。积极制定适用于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能够在治疗后通过CTA检查实施治疗效果评估,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指导[16-17]。

本文研究显示,本次经过DSA检查确诊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CTA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颈部血管彩超诊断(P<0.05);头颈部CTA扫描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颈部血管彩超(P<0.05)。

综述,头颈部CTA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及时获得救治,降低误诊率,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头颈部颈动脉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经皮胃造瘘在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