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杆火绒草质量标准的研究

2022-02-25 09:55赵雪莲李奕松苏宏娜李文兵杨正明
中成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酰基通则绿原

赵雪莲, 李奕松, 苏宏娜, 谭 玲, 李文兵, 杨正明*, 刘 圆

(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羌彝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25;3.青藏高原民族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25;4.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5.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坚杆火绒草为菊科植物坚杆火绒草LeontopodiumfranchetiiBeauv.的干燥全草[1],是藏医临床特色外治疗法——火灸中的重要原材料,藏药名“扎瓦”或“扎托巴”[2],使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收载于《晶珠本草》[3]《藏医镜晶本草》[4]《中华藏本草》[5]《藏药志》[6]《中国藏药》[7]等藏医书籍中。火绒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较多,主要为有机酸、黄酮、挥发油、倍半萜、苯丙素类、甾体等[8-10],其中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活性[11-12],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还具有抗氧化作用[13]。坚杆火绒草蕴藏量丰富,但尚未建立其质量标准,故本实验拟对该药材进行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常规项检查等研究,以期为建立2021年版《四川省藏药材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

1.1 仪器 DGU-20A液相色谱仪、ATY124电子天平、AUW220D电子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洁盟超声波清洗机(深圳洁盟清洗设备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药物 绿原酸(批号18071907)、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批号19061201)对照品(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硅胶GF254薄层板。乙腈、磷酸为色谱纯;乙醇及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1.3 药材 坚杆火绒草共6批,由西南民族大学刘圆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坚杆火绒草LeontopodiumfranchetiiBeauv.的干燥全草,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样品信息

2 方法与结果

2.1 鉴别

2.1.1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须根众多,表皮黑褐色,内质黄白色;根状茎粗壮,近横走,有多数密集簇生的花茎和不育的幼茎,无莲座状叶丛;茎直立,高15~50 cm,被黄色短柄的密腺,上部还稍有蛛丝状毛,整株被有具密生的叶;叶直立或稍开展,线形,长约1~3 cm,宽0.1~0.3 cm,有明显的尖头,除叶脉和叶基部外,还被有密压的白色棉毛;苞叶多数,线形,长约5~10 mm,宽1~2 mm;头状花序,直径3~5 mm,10~30个或更多,密集或稍分散;花冠长2~3 mm,浅黄色或灰白色,雄花花冠狭漏斗状;雌花花冠丝状;瘦果有短粗毛。花期7~9个月。

2.1.2 性状 长10~30 cm;根状茎粗短,木质;须根众多,表皮黑褐色,内质黄白色;茎直立,圆柱形,质脆,易折断,密被灰白色棉毛;叶多反卷皱缩,脱落,完整者展开呈线形,顶端有明显的尖头,两面密被白色茸毛;苞叶多数,多反卷皱缩,展开后呈线形,顶端稍钝或近圆形,两面密被较厚的黄白色茸毛;头状花序密集,冠毛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2.1.3 显微 粉末(水合氯醛透化,稀甘油装片)黄棕色;表皮细胞多呈蝶片状或不规则状;气孔为不定式或平轴式,副卫细胞2~7个;非腺毛单细胞,多弯曲,长56~830 μm,壁较厚,微具细密疣状突起;薄壁细胞,呈圆形;石细胞单个散在或者数个成群,呈类圆形、类方形、类长形,壁厚、纹孔明显、胞腔大含黑色内含物,直径5~10 μm;筛管分子筛板、筛孔明显;梯纹导管,直径7~20 μm;螺纹导管多见,直径10~32 μm;木纤维淡黄色,长梭形,多成束,直径14~26 μm,壁稍厚,木化;花粉粒众多,圆球形,直径23~59 μm,有3个萌发孔,表面密布短刺及细颗粒状雕纹。见图1。

注:1~10分别为表皮细胞、气孔、非腺毛、薄壁细胞、石细胞、筛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木纤维、花粉粒。图1 坚杆火绒草显微鉴别Fig.1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L. franchetii

2.1.4 TLC定性鉴别 取药材粉末(过三号筛)2.0 g,加50 mL甲醇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浓缩至5 mL,即得供试品溶液;取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适量,甲醇制成每1 mL含两者各1 mg的对照品溶液。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7∶7)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在紫外灯(365 nm)下检视,结果见图2。由此可知,供试品在相应对照品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且图像清晰。

注:R1、R2分别为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1~ 6为6批药材。图2 坚杆火草TLC色谱图Fig.2 TLC chromatogram of L. franchetii

2.2 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 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4],对水分(通则0832第四法)、总灰分(通则2302)、酸不溶性灰分(通则2302)、浸出物(通则2201)进行检查,结果见表2。

表2 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

2.3 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15-17]报道。

2.3.1 色谱条件 Kromasi Dimension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含0.2%磷酸)(B),梯度洗脱(0~5 min,10%~15%A;5~10 min,15%~20%A;10~35 min,20%A);体积流量1.2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10 μL。色谱图见图3。

1.绿原酸 2.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chlorogenic acid 2.3,5-dicaffeoylquinic acid图3 各成分HPLC色谱图Fig.3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3.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3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 50%乙醇,称定质量,超声(功率200 W、频率40 kHz)处理30 min,放冷,5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上清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3.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适量,50%乙醇定容至50 mL,得质量浓度分别为0.246、0.332 mg/mL的贮备液,置于4 ℃冰箱中保存,准确吸取适量,制成多个质量浓度,在“2.3.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各成分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得方程分别为绿原酸Y=3×107X+14 481(R2=0.999 9),在0.009 952~0.124 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Y=3×107X-60 903(R2=0.999 9),在0.008 3~0.166 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含0.049 76 mg/mL绿原酸、0.066 4 mg/mL 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对照品溶液10 μL,在“2.3.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次,测得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峰面积RSD分别为0.20%、0.7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hrc-4)适量,于0、5、10、15、20、30 h在“2.3.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峰面积RSD分别为0.82%、1.18%,表明溶液在30 h内稳定性良好。

2.3.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药材(hrc-4)粉末6份,每份0.5 g,按“2.3.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3.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10 μL测定,测得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RSD分别为1.13%、0.89%,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药材(hrc-4)粉末6份,每份0.25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85 mL绿原酸对照品溶液、2.65 mL 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溶液、45.5 mL 50%乙醇,按“2.3.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3.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3。

表3 各成分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2.3.8 样品含量测定 取6批药材,按“2.3.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3.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各成分含量测定结果(n=3)

3 讨论

3.1 TLC鉴别 本实验首先考察不同比例乙酸丁酯-甲酸-水(7∶7∶7、7∶5∶5、7∶2.5∶2.5、7∶2.5∶5)的展开体系,发现在7∶7∶7比例下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再考察硅胶G板、GF254板、聚酰胺薄膜,发现硅胶GF254板展出斑点分离完全,成像清晰,效果理想。

3.2 水分、灰分、浸出物限量 结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及“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相关要求,暂定坚杆火绒草中水分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1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6%,浸出物不得少于12%。

3.3 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限量 6批坚杆火绒草中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以坚杆火绒草干品为计,暂定两者含量分别不得低于0.14%、0.28%。

4 结论

本实验填补了藏药坚杆火绒草质量标准的空白,为制定四川省藏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另外,以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指标成分时,可降低检验成本,增加准确性,提高质量控制可行性。

猜你喜欢
酰基通则绿原
不同银花类药材提取的绿原酸含量研究
基于生物酶法的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的制备与特性
HPLC法同时测定细叶亚菊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
不同甜叶菊品种叶中绿原酸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茶叶酰基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花生酰基-CoA羧化酶基因AC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旧版比较
1-(对甲苯基)-2-(三对甲苯基-5-亚磷酰基)乙醛的汞(Ⅱ)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
通则有路
请遵循《联律通则》——对某地春节出句征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