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

2022-02-26 08:16陈思婷邓清元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师

陈思婷 邓清元

(阳江市卫生学校,广东 阳江 529500)

1 研究背景

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大融合和各个方面的相互渗透,正确价值观念树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我们的学习、交流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中职学生作为祖国青少年的一大群体,其获得政治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课堂学习。所以,要让中职学生真正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必须从政治教学抓起,让学生和教师重视政治教育,让学生科学地掌握政治知识,并在运用政治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政治认同。

2 基本概念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2]。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就是让学生真正认可和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中职学生形成辩证、独立的思维模式,促使中职学生对事物能做到准确地分析,并且能够明辨是非,站稳立场[3]。

3 现存的问题

3.1 部分中职学生政治知识欠缺及政治意识淡薄

首先,许多中职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基础不牢固。其次,中职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非常淡薄,缺乏政治行动能力,不能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最后,部分中职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信心不足。

3.2 中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相违背

学校不重视、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教师缺乏职业心和责任感,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政治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上课缺乏激情,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课堂知识难以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学生感觉不到政治课的切实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曾晓强调,传统的思政教育没有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其单一的手段和单调的教学内容很难和学生形成共鸣[4]。

3.3 社会现实问题对政治认同培育的影响

3.3.1 功利主义的影响

在整个社会越来越注重功利的影响下,一些中职学生就会以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各门课程,能直接感受到好处的专业课就认真学,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课程就一概不管。

3.3.2 理论与现实相悖

贫富差距大、贪污腐败现象、豆腐渣工程、商家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个别的社会现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部分内容相悖,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成为中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5]。

3.3.3 多元文化的入侵

随着国外新潮文化的入侵,一些判断能力薄弱、意志力不坚定的学生,会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例如,庆祝节日大多数都只过洋节,在选择护肤品、鞋子和背包的时候,一味追求外国品牌,盲目跟风奢侈品等。

4 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的培养方法

4.1 正确定位

中职政治课的教学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中职学生又处于政治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政治课教学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学校要对政治课进行正确的定位,从根本上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

4.2 提高教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发挥很好的指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在网上观看有关专家教授的视频课,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或校际研讨会来增加与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及研讨,消除其自身的孤独无助感,并提升教学能力。

4.3 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出发,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倾听学生的政治发展渴望、政治现实诉求及政治问题困惑,实现民主平等式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师信息的传送和学生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同时,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4 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要准确地理解课本知识,深入研究授课的技巧和方法,给学生打好政治学科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论足够坚定,行动才能坚定,才不会随波逐流。但是只讲清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只有让学生有意识地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使理论与学生的思想发生碰撞和共鸣,这样他们便会觉得这些理论学了有用,在无形中形成政治认同。

例如,我们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时,要让学生懂得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要从事物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不能照搬书本;在讲“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理时,要使学生懂得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4.5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曾有辉煌,也有不幸。旧时代的中国常常因为落后而挨打,主权被侵犯,内政被干涉。培养爱国情怀,要深刻理解祖国的历史、民族文化和发展过程。政治课堂上,可以多向学生讲授中国国情、近现代史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样他们才能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使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得到增强,从而形成政治认同。

4.6 教学手段多样化

4.6.1 时事共享

让学生提前准备自己近期关注的时事新闻,然后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在班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讲述完后,让学生针对这些时事新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点评。

4.6.2 多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室几乎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课堂上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和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4.6.3 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融入案例当中,然后通过分析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6]。

4.6.4 辨析式教学

辨析是指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先进行分析,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鉴别和运用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信服,就不能只给观点,不加分析;只给结果,不做对比;只许接受,不准辨析。没有经历思维的辨析、情感的认可的政治认同,都是盲目的认同。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辨析,才能实现理性、深远的认同。

4.6.5 情感式教学

宫东梅指出,要引入情感体验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7]。教学其实是一个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活用教材,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学习中职课本《哲学与人生》中“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内容时,引用一些事例:疫情期间医疗人员没日没夜地在一线抢救病人;公安民警通宵达旦地守在高速路口、高铁站、机场等地维持秩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给群众量体温、送关怀,以及让学生重温全国人民响应国家政府下达的在公共场所戴口罩、武汉封城等场景。借此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同学们在爱国情绪高涨的氛围中对本课内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可以认识到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捍卫人民利益的政府,这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和政府,更加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猜你喜欢
中职政治教师
最美教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师如何说课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政治攀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