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服装传承的思考

2022-02-27 21:25罗布木呷
文化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凉山彝族服饰

罗布木呷

自古以来,彝族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活跃的民族之一,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而这些构成了彝族独特的民族标志。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彝族的服饰。凉山地区的彝族服饰以款式和色彩而闻名,可谓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差别较大,服饰的种类有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笔者通过文献查阅、网络检索等调查手段,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彝族服装的研究相当丰富,但大部分论文和专著都集中在凉山彝族服饰的款式、种类、艺术设计及文化价值等研究,对凉山彝族服装的传承研究涉及较少。彝族服饰,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样,并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其文化价值丰厚,极具传承价值。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彝族人正逐渐地“抛弃”他们祖祖辈辈引以为豪的民族标志。

一、彝族传统服装传承的现状

为了探究凉山彝族人不穿或少穿民族服装这一现象,笔者走进凉山什乍地区去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走访了彝族聚居的乡村、民族中小学以及民族高校等。笔者相信在乡村田野可以找到答案,可令人惊讶的是,在乡村也几乎找不到彝族服饰的身影,除了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身上可以依稀看得到几丝色彩,还有就是在举行重大活动,如火把节、婚丧嫁娶时还会象征性地穿戴民族服饰,除此之外,凉山各地区,不管乡村,还是城镇都已看不到彝族服饰那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于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又考虑到精准度,笔者以实地询问的方式进行解读,分别对不同年龄群体进行随机走访调查。针对有无彝族衣服的问题,大多数中老年人回答都是肯定的,中老年群体都有一套去世时穿的衣服,即“死母觉咔”,而大多数青年和儿童回答都是否定的,究其原因是父母没有给自己买或者给自己做,再者是高校的学生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包括笔者在内,他们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有90%以上的人是迫于学校的压力而买的,因为学校的通知书上就有一条规定,必须有一套彝族衣服。当继续追问,如果有彝族衣服你会穿吗,老年人中的女性群体的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是从小就穿彝族衣服,算是习惯性的穿着,更重要的是能显示彝族老年女性的得体,而中年群体的回答是否定的,少部分人只有在结婚、丧葬等场合偶尔会穿,其原因是大多数人都说了一句“不方便”,至于青少年,有些连彝族服饰的概念是什么都不清楚,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几乎都没有接触过。不过最令笔者惊讶的,是他们对服装品牌倒是了解不少,以穿名牌而相互攀比;再者这些高校学生群体,学校有活动时,领导施加压力不得不穿,没有衣服的话都必须去借或者花钱租来穿。当笔者再以彝族人民越来越少穿彝族服装的原因向彝族知识分子、“德古”(1)彝族处理村中大小事物的有识之士。、彝族妇女和年长有见识的人交流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方便,所谓适者生存,彝族衣服跟不上时代发展。

二、彝族传统服装出现传承危机的原因

(一)服装本身的设计缺陷

通过上文不难看出彝族服饰鲜有人穿的原因,主要是彝族服装本身的缺陷。其实,穿过彝族服装的人都知道,光靠自己连穿好它都很困难,更别提每日穿着。笔者将从彝族男士和女士的服装入手,以服装的构造和设计作为突破口来解读彝族服装的缺陷。总的来说凉山地区彝族服装大多数都是冬装与夏装的结合,不论是男装还是女装,上衣(意比)都是长袖,而没有短袖,扣子都是由颈部延伸到腋下的;下衣(男:拉西阿鸡,女:沙趴)都是宽松舒适的裙子。不论天气,不论时间,不论劳作与否,都是同样的一身搭配。上衣(意比)都是用手工缝制而成,僵硬且笨拙。裤子都是单薄的百褶裙,夏季还好,可当天气转凉时就十分难熬。总之,彝族服装女装显示不出线条,男装不方便劳作。

(二)民族自豪感和意识的缺失

民族自豪感是指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价值理念、现实情况、未来发展等方面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情感。

从以上对民族自豪感的定义来看,彝族虽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几乎都是口耳相传,并没有实物保留。彝族人去世后都以火葬为主,所以考古学家也无从下手。彝族自称在过去是个伟大的民族,文明源远流长,足迹遍布西南地区,但是没有足够的实物进行佐证。久而久之,彝族人自己也开始怀疑并开始反思:彝族人过去真的那么伟大吗?

笔者通过个例,用采访自己祖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笔者属于凉山彝族的罗布家族,而罗布家族是毕摩(2)职业的名称,从事彝族社会宗教活动的祭师。世家,在凉山一带算是比较出名的,笔者对近几代的长辈进行采访发现,都只是听说,罗布家做毕(3)念、读、诵之意。如何地厉害,尤其在高祖父之前的罗布家,做毕的水平都是很高超的,他们还着重提到一位毕摩——罗布汗噶,他可以把石磨给毕转;在做毕时他可以把活鸡钉在墙上不流一滴血,取下来时的鸡依旧生龙活虎;有一头用来作毕的牛好几个壮汉都拉不住,但只要他一作毕,牛就会乖乖地站着或者躺下……当时笔者又惊又奇,就问道:“那怎么到现在,我们家族的毕摩就没这么厉害了呢?”长辈很沮丧地说:“因为我们不是从‘罗布’家传下来的,而是从‘黑惹’家学来的,我们家的失传了。”这更让人好奇,可他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说的都是真的”。从以上的例子推及日常生活中乃至整个凉山彝族社会历史,不难看出没有实物的记述,长此以往的口耳相传,才导致了民族自豪感不强。

此外,凉山彝族受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彝族自古以来都是以家族家支为单位而生活,分不同的等级,并没有民族的观念。所以家族之间、不同等级之间产生隔阂,过分地强调等级和家支,始终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意识,没有民族荣辱观。在凉山彝族地区有个很普遍且有趣的招工现象,即著名的彝族企业家、老板进行招工时,会要求务工人员带上身份证或者背诵自己的族谱来证明自己与老板是一个家族之后方能入职;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现当下凉山彝族各等级之间不通婚也是很普遍的。

综上,凉山彝族民族意识不强,缺乏民族危机感,导致了不注重彝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彝族服饰也随之被遗忘。

(三)双语教育落实不力

民族意识的缺乏,其实有教育上的原因。笔者通过对凉山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在凉山地区的教育中发现有两种模式(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一类模式侧重于彝语言的学习,即汉语文、体育、美术课用汉语授课及英语用英语授课外,其余科目均以彝语授课;二类模式则侧重于普通话教学,只有彝语文用彝语教学外,其余课程教学兼用普通话教学。阿苏克的莫在《新时期凉山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提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严格按一类模式教学要求用彝语授课,除少数学校坚持把彝语文作为主课教学外,教学用语已用二类模式化,基本用汉语授课,一类模式学校多数演变或过渡成二类模式教学[1]。目前一类模式教学在中小学中已不断萎缩。而在二类模式的学校中,虽然大多数都配备了彝语老师,课表上也有体现,但笔者随机到几所中小学走访后发现,大多学校的彝语课,学生都被安排自习、观看电视或者被语数课代替,几乎是名存实亡。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不参加考试就没必要学,到了初中高中,随着课程的增加,更加不会开设彝语课。

(四)凉山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年人常常感慨以前西昌就一个馆子,现在想去西昌都难。确实,近几十年来,在国家的带领下凉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对其物质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带动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数量与规模。市场商品增多、扩大,可以说以前是买东西难,卖东西也难,商品交易是在固定时间、固定的集市进行,且距离遥远,市场上的东西也很有限,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人们是不会去赶场的。导致彝族人民就只能自己做服装,所以彝族人民穿彝族服饰就很普遍了。而后来集市不断地增加,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运作,买卖东西不出门就可满足,市场几乎把我们给包围了。2.市场上的东西花样多更新快。能吸引彝族消费者的东西在增多,而彝族服装却渐渐淡出市场,退到小巷里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使其产业的人们也没法去更新产品,改变产品适应市场,毕竟没有资金周转。3.市场竞争残酷,优胜劣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凉山彝族地区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有“品牌战”“价格战”“质量战”等。而彝族服装在各方面竞争都处下风,首先是没有统一权威的品牌;其次相较于其他服装而言,彝族服装昂贵,价格不占优势;最后就是质量,因为没有品牌,所以没有质量的保障,也就没有公认权威的大众口碑。

(五)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从东向西,逐渐影响到了西部地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种各样的文化通过电视、电影、手机、自媒体和人员源源不断地流进入冲击凉山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出省政策逐渐放宽,东部沿海地区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吸引了西部劳动力,出现打工潮。在潮水之中也包括了凉山各地区的彝族同胞们,一时间彝族人以打工为荣,年轻人就不用说了,甚至还有小学没毕业的儿童。凉山彝族各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流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也影响了彝族服饰的生产和制作。凉山彝族服饰大都是自己做自己穿的,以前几乎每位彝族妇女都会做,而现在彝族妇女们都去沿海地区务工,没有工夫去做彝族服饰。大城市里花花绿绿的衣服已经够他们选择的了,正如彝族的演员查尔木呷所说的那样“他们带回来的都是什么耐克、阿迪达斯、花花公子,然后在村里扎根,渐渐地就开始流行开来”。现在彝族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品牌,连三岁的小孩儿都闹着给自己买阿迪达斯。

三、应对措施(传承及发展)

通过以上调查,很容易得知凉山彝族地区彝族服装的现状以及造成其结果的原因。为了让凉山地区彝族服装更好地发展与延续,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改善彝族服装,更好地发展和壮大彝族服装。

(一)加强彝族文化教育

普及彝族文化,须从教育入手,从小学抓起,树立民族自豪感。凉山地区教育资源本来就缺乏,而对彝族母语的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应该大力改变彝族文化教育。1.加强政策扶持,通过政府加强和支持彝族母语的教育,把母语纳入考核标准系统里来,把彝族母语课程开成必修课,其成绩要加入升学考试中,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考试中,不仅只是扮演加试的角色,而是将母语成绩加进总分(以一定的比例)。2.切实落实双语教育。说到底彝族文化都是口头文化,致使我们自己都对彝族文化感到怀疑,所以,在双语课程中让彝族文化变成实物,变成人们都能认可的文化,而不是口头上争论不休的文化。这就需要培养一批建立在彝族母语之上的彝族有识之士,然后让其收集彝族的历史文物,向世界证明彝族的宏伟历史,让作为每一个彝族人的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底,都有一种我是彝族我自豪的认同感。

(二)抓住机遇,发展彝族传统服饰

抓住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结合民族特色,发展民族企业,立足于民族,转化外来文化于民族文化中。对于凉山彝族服装行业,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大于挑战,正如上文笔者所提到的,外来服装品牌(Nike、阿迪)在彝族地区的流行,其设计理念、经营模式、销售方式等就值得去学习,或者借鉴模仿再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更适合于当地的品牌。变挑战为机遇,把彝族传统服饰发展壮大,然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三)改变设计理念,跟上时代步伐,开创彝族服装品牌

笔者认为,能让彝族人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喜欢自己的民族服装,就要改变其设计。立足于民族,接轨流行款式,突破种类限制,多设计出一些适合季节、利于行动、符合美学的服装款式。现在彝族地区市场上流通的都是杂乱无章、眼花缭乱的服装,没有统一、被大众认可的服装品牌。彝族人在买服装时,都是按县级来区分和挑选的,也没有什么质量的保障,而且卖家都是一些小商贩,通过私人的手工或者小规模机器缝制,然后推向市场,价格偏高,而其质量没有保障。再者外来服装的冲击(韩流、西服),价格、款式和适用等优势,逐渐取代了彝族服装。

综上所述,要想把彝族的服装传承下去,就得开创和发展彝族服装品牌。不但是建立一个品牌,简单地把凉山彝族各个县的服装综合,标准化生产,然后挂牌出售。首先从设计和款式入手,所谓“适者生存”。跟随和引领时尚,发展具有彝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是关键,结合现代的流行因素于彝族服装中,接受和吸纳现代艺术人才,向他们普及彝族服装传统文化,让他们在现代服装文化与彝族文化的碰撞之中发散思维,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其次是严把质量关以及扩大规模生产。著名质量管理泰斗戴明在其《戴明论质量管理》就说过,质量不是来源于检验,而是来源于改进生产过程;价格本身并无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2]。那么提高彝族服装的质量,就应该不断地改进其生产过程,制造质量高,价格低廉的产品,这必然要求生产实现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取代以往的手工、小规模(自给自足)的生产。总之,是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生产,降低其成本,使价格能让彝族老百姓接受。

猜你喜欢
凉山彝族服饰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动物“闯”入服饰界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