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探讨

2022-02-27 23:14阿力甫依不拉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9期
关键词:化学品实验室实验

阿力甫·依不拉音

(新疆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科研人才,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的基础阵地,是衡量一所学校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准,对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及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实验室内相关测试仪器的数量、种类以及参与实验的人数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同时增加影响实验室安全的风险因素,使得做好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工作复杂且艰巨。因此,高校科研实验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实验室安全工作情况,分析讨论了高校科研实验室的特点及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 高校科研实验室特点

1.1 群体的特殊性

高校科研实验室主要针对的是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等人群,即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科研实验室是对其进行专业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肩负着培养高深理论领域学术型人才和创新科技发展领域应用型人才的使命[1]。因此,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2 涉及的危险品种类多、数量大

高校科研类实验室研究方向丰富、复杂,各类实验研究涉及的化学药品、试剂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特别是采购过剩或剩余的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大量堆积,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措施,领用的试剂药品不能及时归还入库、将药品试剂在实验室随意放置等不当操作均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据相关文献报道,高校科研实验室由于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当造成的事故率达到50%以上[2-3]。

1.3 研究方向前沿、仪器设备复杂

高校科研实验室除了用于大学生的常规实验课教学外,主要还用于学科创新研究。高校科研实验室依据自身实验研究的方向,实验中会涉及高温马弗炉、高压反应釜等高温高压设备,在样品性能测试过程中,一些仪器设备还会涉及通入氮气、氧气、氢气、乙炔等,这些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实验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的影响因素

2.1 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主要表现为安全知识不足和安全习惯不佳[4]。在进行实验前,未能高度重视实验方案,做到细致严密的操作,开展实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影响因素缺少预判及预防措施,导致因对实验所涉及的化学药品、试剂的理化性质掌握不清,实验步骤不熟悉,出现实验条件及反应物添加顺序错误等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现象。一些学生安全知识匮乏,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在实验中不当操作时有发生,如蒸馏、超声、烘干等实验中长时间脱离实验岗位,实验结束后不能及时断电、断水、断气、关闭仪器设备等。

2.2 监管力度不足

高校科研实验室事故频发的原因除了实验人员自身操作不当外,实验室各环节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化学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等环节,没有严格按照实验室既定的制度执行。高校科研实验室对上述问题没有做到定期、不定期的有效监督监管,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研究生在实验室产生安全隐患的行为,久而久之导致科研人员在实验中逐渐放松要求、安全意识退化,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3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防治对策

3.1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诸多棘手问题,经过走访交流、调研,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建立健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到人。

学校健全了校、院、实验中心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与责任体系,成立了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负责人组成,全面落实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学校采取“谁使用、谁负责”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管职能部门,下属实验室安全科专职负责;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消防及实验室维修维护工作;各二级单位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学校与各二级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各单位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各单位实验室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各二级单位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保证相关人员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

3.2 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工作

通过加大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5-6]。虽然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工作的进度,但根据研究表明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率具有显著效果。学校每年会投入专项经费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经费,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等,并且各类实验室会根据实验室具体需求制定培训的频次和内容,对于进实验室的学生,必须先进行为期1周—2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此外,学校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定期对各项制度及办法进行修订和更新,以发挥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效用。

3.3 加大实验室安全检查力度

检查主要包括指导老师和管理部门的人员发现、督促和纠正研究生的不当行为,或者同实验室或同课题组的同学提醒,这种不当行为由他人发现并及时纠正的措施对于现场控制不安全操作的发生是有效的。

学校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常规检查与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工作,每学期不少于4次,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以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向实验室人员提出所发现的问题和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并进行专业解答,做到尽可能早地排查安全隐患。对检查情况认真建立检查档案,发布安全检查通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均下达整改通知书,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清单,制定整改举措和落实时间表。此外,学校要求各二级单位严格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或上级部门及学校针对实验室安全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学校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加强监督指导,以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实。

3.4 注重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有些高校缺乏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大多由实验室科研人员兼任,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平时不仅要忙于科研项目的申请,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项目研究以及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没有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实验室配备了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这类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感,且具备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经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去并不断探索和思考,有效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系数。因此,重视培养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对做好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3.5 加强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及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实验室的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均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平台》《新疆危爆物品治安管控平台》进行备案、申请、购买、出入库等相关工作。此外,在平台中选择备案的有资质的试剂公司进行购买,保证实验室所需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购买、使用程序合法、合规。从源头抓好实验室安全工作,防止危险化学品的随意采购现象,同时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的科学储存、使用和出入库登记管理。对于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处理,按要求认真在《自治区固液废物管理平台》进行注册、备案,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销毁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

3.6 提高实验人员自身素养和责任意识

高校科研实验室通常具有使用频率高、人流量大、设备配置高、危险化学品多等特点。科研人员一定要避免出现侥幸、疲劳、逆反的心理。例如:有的研究生一次性领用大量的化学试剂,但并未能全面考虑试剂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堆放到一起;一些临近毕业的硕士生、特别是博士生习惯于熬夜加班做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由于疲劳、精力不足出现严重的实验错误。对于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一些学生认为干涉了个人自由,无视实验室穿实验服、不能穿拖鞋等规定。这些都将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高校科研实验室一定要做好科研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和督促科研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个人素质和安全责任意识,让实验人员学会自身防护和自救技能。对于在日常实验中发现的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与实验室负责人沟通,不能为了自己实验方便,对一些不良情况进行掩盖,要深刻领悟安全无小事的道理。

3.7 做好应急预案和实验项目风险评估

高校科研实验室作为技术创新的高地,由于研究的课题具有创新性,也就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导致事故频发,给国家和高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7]。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实验室应急预案和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对各类科研实验项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风险评估,可以达到减轻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3.7.1 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迅速、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学校制定了《实验室突发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学校按要求对所有实验室、危化品库房及其他重要场所均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灭火毯等消防器材,确保应急功能完备、人员到位、装备齐全、响应及时。学校每年为师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及消防讲座等活动,以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师生的应急处突、应急疏散与 逃生能力,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3.7.2 实验项目的风险评估与审查。在学校各类实验室中,指导老师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导师必须首先自觉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实验项目实施前让学生先对实验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实验所需的化学药品、试剂的理化性质、注意事项等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导老师对实验方案会进行严格的审查,这样就会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风险,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 结束语

针对高校实验室涉及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研究方向前沿、仪器设备复杂、科研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监督力度不够、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特点,笔者立足于新疆大学科研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断探索和优化,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和废弃物的管理、实验项目的风险评估与审查、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等方面提出对策。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降低高校科研实验室事故率提供参考。此外,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化学品实验室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