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2-02-27 03:37吴媛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4期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能血脂

吴媛君

(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2 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容易并发脂肪肝等疾病,使得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对于并发脂肪肝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不仅应注重患者的血糖控制,而且还应关注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状况,需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和控制疾病[1]。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降糖药物,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在合并脂肪肝患者中单纯应用该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可考虑与其他药物联用。沙格列汀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为了解其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的效果,本文选取了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患者,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病例80 例(均于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3 ~67 岁,平均(51.46±3.85)岁;病程2 ~9 年,平均(5.27±0.33)年;中度脂肪肝27 例,重度脂肪肝13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4 ~68 岁,平均(51.49±3.83)岁;病程1 ~9 年,平均(5.26±0.35)年;中度、重度脂肪肝分别为28 例和12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纳入标准:1)符合2 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18 岁以上;3)糖化血红蛋白在7.1% ~9.8% ;4)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继发性糖尿病、1 型糖尿病;2)存在药物性肝病、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炎;3)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合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予以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生产厂家:江苏德源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52;规格:0.5g),初始剂量为500mg/ 次,1次/d,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用量,单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00m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片(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69;规格:5mg)治疗,口服,5mg/次。每天1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B 细胞功能、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1)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 血糖(2hPG),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 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述指标均使用日立7600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aspin 及C1q/TNF 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3)胰岛B 细胞功能,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胰岛素(Ins)、C 肽测定,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4)统计两组皮疹、低血糖、头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血糖及血脂等指标恢复正常,肝脏超声显示脂肪肝声像消失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均显著改善,肝脏超声显示肝回声严重程度改善一个等级及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好转,肝脏超声结果为改善为无效[2]。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治疗后血糖、血脂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mmol/L,±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mmol/L,± s)

组别 时段 FPG 2hPG TC TG LDL-C HDL-C研究组(n=40) 治疗前 9.76±1.58 14.09±3.56 5.28±0.81 2.82±0.56 3.54±0.78 1.01±0.15治疗后 6.19±0.43 8.97±1.14 4.26±0.53 1.18±0.42 2.24±0.51 1.48±0.27对照组(n=40) 治疗前 9.79±1.63 13.98±3.61 5.26±0.85 2.79±0.61 3.51±0.75 1.03±0.14治疗后 6.84±0.59 10.23±1.75 4.91±0.68 1.76±0.59 2.71±0.63 1.29±0.18 t 值/P 值(研究组治疗前后) 13.789/0.000 8.663/0.000 6.664/0.000 14.818/0.000 8.822/0.000 9.624/0.000 t 值/P 值(对照组治疗前后) 10.763/0.000 5.912/0.000 2.034/0.045 7.676/0.000 5.166/0.000 7.211/0.000 t 值/P 值(组间治疗后) 5.631/0.000 3.816/0.000 4.768/0.000 5.065/0.000 3.667/0.000 3.703/0.000

2.3 两组胰岛B 细胞功能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Ins 为(55.39±4.56)pmol/L、C 肽为(2.68±1.47)μg/L,与对照组的(54.97±4.59)pmol/L和(2.71±1.45)μg/L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11、0.092,P>0.05)。研究组治疗后Ins 为(78.37±6.41)pmol/L,C 肽为(3.72±0.9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8±5.33)pmol/L 和(3.05±0.76)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9、3.505,P<0.05)。

2.4 两组VEGF、Vaspin 及CTRP9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VEGF、Vaspin、CTRP9 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VEGF、Vaspin 水平低于对照组,CTRP9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EGF、Vaspin 及CTRP9 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EGF、Vaspin 及CTRP9 水平比较(± s)

组别 时段 VEGF(pg/mL) Vaspin(ng/mL) CTRP9(ng/mL)研究组(n=40) 治疗前 119.28±7.81 12.82±2.56 6.54±1.18治疗后 62.47±5.53 5.98±1.23 11.71±1.83对照组(n=40) 治疗前 118.96±8.15 12.79±2.61 6.51±1.79治疗后 74.81±7.64 8.26±1.59 8.24±1.51 t 值/P 值(研究组治疗前后) 37.546/0.000 15.232/0.000 15.017/0.000 t 值/P 值(对照组治疗前后) 24.996/0.000 9.375/0.000 4.672/0.000 t 值/P 值(组间治疗后) 8.275/0.000 7.173/0.000 9.250/0.000

2.5 两组肝功能比较

两组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U/L,±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U/L,± s)

组别 时段 AST ALT GGT研究组(n=40) 治疗前 47.95±6.47 45.39±7.56 55.76±8.25治疗后 26.52±4.43 28.37±4.62 36.28±5.79对照组(n=40) 治疗前 48.01±6.42 44.97±7.59 54.83±8.32治疗后 34.79±5.62 35.98±5.33 47.32±6.28 t 值/P 值(研究组治疗前后) 17.285/0.000 12.150/0.000 12.224/0.000 t 值/P 值(对照组治疗前后) 9.799/0.000 6.131/0.000 4.557/0.000 t 值/P 值(组间治疗后) 7.309/0.000 6.823/0.000 8.174/0.000

2.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5 例,其中低血糖1 例,皮疹2 例,腹胀和头痛各1 例,总发生率12.50%。对照组中4 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1 例,低血糖2 例,腹胀1 例,总发生率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χ²=0.125,P>0.05,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转变和肥胖症患者数量的增加,2 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较多患者合并有脂肪肝,使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血糖控制难度更大[3]。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对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进行有效治疗具有必要性。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降糖药的一种,可延缓胃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度,有效抑制肝糖输出,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4-6]。该药物虽然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由于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糖尿病具有进行性,单纯应用该药物治疗作用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可考虑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7]。

沙格列汀属于DPP-4 抑制剂的一种,能够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 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延长其作用时间,加速胰岛B 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分泌和肝糖输出,抑制胃酸分泌,延迟胃排空,刺激胰岛素释放,增强肝脏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水平改善,同时还可以减少肝脏脂肪沉积,改善患者肝功能[8-9]。有研究报道,将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后,沙格列汀可增强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具有较高亲和力,两者能够协同作用,增强临床对2 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疗效及降糖降脂效果,对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具有突出作用。梅艳洁等学者亦得出相似结论,充分证实了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糖、血脂、胰岛B 细胞功能(Ins、C 肽)、肝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案更有助于增加Ins 分泌,降低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与刘伟隆等学者的研究报道类似。Vaspin 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是肥胖与代谢改变的重要桥梁。VEGF 可参与血管的分裂、增殖等环节,具有趋化因子作用,可参与斑块的形成与发展。CTRP9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可参与糖代谢,减轻炎性反应。HOMA-IR 是反映机体胰岛素抵抗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正常水平为1,但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其水平也会相应升高。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VEGF、Vaspin 水平低于对照组,CTRP9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当,说明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VEGF、Vaspin 水平,能够为患者降糖降脂提供良好条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总之,在合并脂肪肝2 型糖尿病治疗中,将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Vaspin 水平,提升CTRP9 水平,减轻患者胰岛素抵抗,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从而改善患者肝功能及预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脂肪肝肝功能血脂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