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智慧媒体技术引擎构建研究

2022-02-27 03:38□王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宇宙区块智慧

□王 军

2021 年以来“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新兴词汇几乎家喻户晓成为产业界的“明星”,当前它逐渐从一个概念建构进入行业实践的发展阶段。 元宇宙不是一种新技术,而是互联网高阶技术的集合,它联通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建构全新的、沉浸式的未来人类社会的生态蓝图。

元宇宙是互联网进化的未来, 积极开拓元宇宙技术集在智慧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增强新型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目标。 为了推进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中学习时,提出了“四全媒体”这一概念,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深化融合改革、建设智慧全媒体,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主流媒体多元跨界发展、壮大主体话语权的利刃。

一、元宇宙背景下传媒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是行业演进的自然规律,其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着巨大挑战。 第一,传统媒体缺失话语权。 移动互联网新型媒体企业抢占传统媒体市场份额,导致用户大量流失。 第二,传统媒体发展机制不健全。 在媒体智慧化建设中,政府的支持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发展机制, 没有建立完善的持续发展体系, 机制的单薄造成了宏观上媒体人工智能发展生态的贫瘠。 第三,传统媒体缺乏互联网思维。 部分传统媒体对智能融媒体理解片面化,自身缺乏互联网意识及用户思维, 在媒体融合上仅仅做到了“叠加”而不是“融合”,许多传统媒体尚未完成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四,新技术深度应用面临瓶颈。 媒体的变革本身就是在技术的驱动下进行的,产品的创新、落地与技术的进步不可分离,而绝大部分传统媒体缺乏新技术深度应用的平台和人才支撑, 平台建设滞后自然是媒体融合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第五,数据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 智慧传播时代,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更加紧密,人工智能技术的超强算力和信息筛查机制以及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等特性为网络空间的内容治理提供了创新性手段。

主流媒体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深度融合的机遇。 一方面,主流媒体须掌控舆论场主动权、把握主导权,构建新格局。 依据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定制方案[1],开拓互联网思维,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推送优质内容服务等。 另一方面,构建以元宇宙技术集为支撑的新型智慧媒体引擎,引领主流媒体转型潮流。 新型智慧媒体可利用AI 主播、智能编辑、舆情侦察、沉浸式互动、数字藏品等多种智能手段,消除技术壁垒,沉淀数据资源, 通过构建元宇宙空间的用户及生态体系实现媒体价值转化, 从而推动媒体在新空间的重新定位和创新发展模式, 通过区块链技术健全安全基础设施,保障数据隐私和数字资产安全。

二、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智慧媒体构建路径

(一)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智慧媒体框架

智慧媒体的核心是通过基于大数据和智能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为用户匹配相应的内容, 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的内容服务,旨在打造一个普惠媒体新生态。 元宇宙意味着将现实世界映射到数字空间,智慧媒体在元宇宙空间就需要新一代智能引擎。 智能引擎不仅能提供多态快速检索、智能排序等功能,还能提供智能识别、语义理解、视频分析、智能过滤和智能推送等功能。 本文主要研究探寻新型智慧媒体的引擎构建路径,设计以打造计算中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及服务中台为核心的新型媒体引擎, 以分众化、专业化、平台矩阵等方式打造“微服务、小前端、强中台、大后台”的新一代智慧媒体平台,从而实现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互联融通、开放、共享的多态智能平台。 智慧媒体技术引擎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智慧媒体技术引擎框架

(二)技术引擎中台

智慧媒体引擎建设中台是为了系统更快捷、更高效、更智能。 计算中台最大的优势是节省算力,通过减少重复的计算来提高算力的利用率、整合资源。计算中台同时需要考虑算法的长期效果, 包括算法的准确性验证与产生的反馈循环等。[2]数据中台不仅仅是满足大容量存储,还需要数据管理与治理、定制化的业务服务,才能满足新媒体个性化的服务推荐。智能中台融合多种智能业务平台, 以训练推理一体AI 平台为算法基础, 实现媒体信息的自动生产、审核、分发、分析,同时打造虚拟主播、数字藏品等智能新应用。 智能中台用于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内容,集智能生产、智能分发、智能分析、舆情监测等功能于一体,是智慧媒体的大脑。 服务中台用于应对多元的终端场景应用,如广播、电视、报纸、移动客户端、新媒体、游戏端、VR 及AR 端等,智能分众化提供定制内容服务。

(三)智慧媒体框架五层路径分析

元宇宙基础平台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 元宇宙最开始从仿生技术到虚拟共生阶段, 经历了二维到三维,最终到四维及四维以上的生态构建,是未来幻想冲破技术瓶颈直至落地的美好生态蓝图。 打破传统媒体的壁垒, 构建以元宇宙技术集为基石的新型媒体转型新引擎,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路径实现,即基础层、计算层、数据湖、平台层、应用层。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实现智慧媒体底层的物理基础设施, 是智慧媒体引擎的基础, 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存储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以及新技术基础设施。 数字化基础设施即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它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

每一个用户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合适的存储设施给数据管理、数据计算提供助力,实现存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才能应对混合、边缘和云生态系统的数据增长。 算力通俗地说即数据的处理能力及计算能力。 算力基础设施即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规划、挖掘、计算、应用,主要有数据中心、超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 安全基础设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安全认证与鉴别技术、 通信加密技术、 私匙加密技术、安全委托与单点登录技术。 新技术基础设施主要指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的基础平台,主要是融合新技术、创新新应用。

计算层以构建多态智媒云为基础,融合云服务、云安全、云运维、云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数字版权链、低代码研发平台、元宇宙基础平台、空间计算平台、深度学习算法集、多模知识解析平台、人机交互平台、虚拟渲染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多个和计算密切结合的平台和系统。 数字版权链依托于区块链技术,非同质化通证技术(NFT)是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出版行业落地的主要应用,NFT 不可替代与复制,可以有效提高确权工作减少盗版行为,形成智能合约。 低代码平台主要实现便捷构建应用程序,并在多平台快速部署。 人机交互学习技术是通过智能化终端智能处理最终与用户形成实时学习交互的现代化智能技术。 自动化运维平台整合了主机管理、主机批量执行、主机在线终端、文件在线上传下载、应用发布部署、在线任务计划、配置中心、监控、报警等一系列功能[3],形成了一体化可视化的运维平台,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快了问题排查的速率。

数据湖即构建云上虚拟的数据中心。 对于智慧媒体而言主要包括大数据系统、数字资产、社会治理数据、埋点数据、机器数据等技术系统和多源异构数据集。 其中大数据系统产生多种数据类型,如用户数据、内容数据、时空数据、政务数据、商务数据、服务数据、经营数据以及版权数据等。

平台层以融合多种智能平台, 打造全新的智慧媒体应用引擎为目标。 智慧媒体平台层主要有智能策划平台、智能生产平台、智能审核平台、智能分发及分析平台、传播管理及运营平台、虚拟主播平台、舆情监测分析平台、态势感知及评价平台、数字藏品平台、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交易支付平台、多模态搜索平台、虚拟融合平台等。

应用层既包括了微服务又包括了泛在终端的多元场景应用。 可以实现如面向微博、微信、短视频客户端的内容和用户连接,同时也支持不同技术类型和应用类型的自建客户端等终端场景应用。

三、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智慧媒体技术特征

元宇宙以区块链技术 (Blockchain)、 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电子游戏技术(Game)、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网络技术(Network)和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六大核心技术改变了人和世界的交互,最终形成新的社会形态。 在这个社会形态中,智慧媒体新业态、新模式也随之而生,智慧媒体的发展更加注重技术与人的联系, 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智慧媒体的技术特征不仅包括元宇宙技术集的特点, 更融合了媒体的特色,主要包括智能内容生产、去中心化、可编辑的世界等(如图2 所示)。

图2 智慧媒体技术特征

(一)智能内容共创

元宇宙智慧媒体内容生产的驱动核心是智能引擎,其算法核心是人工智能等元宇宙技术集技术。 人工智能将深度参与内容生产,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相比现在的PGC 和UGC, 元宇宙中的AIGC 会越来越多,即用人工智能来规模化生成内容或服务。 低代码、零代码、自动化生成内容将是主要趋势。 但智能内容生成相关的爆款,其特征主要是有趣、能玩、可晒以及低成本参与。 因此,这些内容和服务又必须是个性化的。 此外,“人人均是创造者”在元宇宙发展过程中, 将逐步从内容生产革新为内容共创,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元宇宙技术集的促进下,一种包括共创性、 共生性的生产创作共同体的新秩序或将形成。[4]比如利用电子游戏技术的游戏模组,它提倡个性创造与自由探索的新奇游戏体验。

主流媒体占据先发内容优势, 具备冲击视觉的内容制作能力,利用物联网、交互技术等可以建设沉浸感、现场感更强烈的元宇宙空间。 在这一方面,落地的应用如湖南卫视虚拟主播“小漾”、北京广播电视台数字人“时间小妮”等。

(二)去中心化态势

去中心化应用的蓬勃发展, 其关键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 在区块链上发行的数字资产具备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时有时间戳、分布式存储导致无法抹去痕迹等特点[5],如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比特币, 即采用新型分布式账本技术去形成建立信息基础。[6]区块链去中心化这样的交互方式提升了管理的公平性,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数量透明的特性在保障数据可靠的同时也增加了数据的溯源能力。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包含多种匿名机制,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居民隐私。 区块链去中心化价值经济的出现也将会进一步对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产生冲击和改变,或将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张志鹏等[7]认为其变化包括围绕着区块链形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和在产业层面上形成了某些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去中心化态势两个方面。 但是人类社会的去中心化程度较低,而元宇宙无法“复刻”一个平行的现有社会结构,因此,元宇宙时代人类社会有可能转变为去中心化结构。

(三)可编辑的世界

元宇宙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抛弃了物理逻辑,在时空上可以无限延伸、复制与场景再现。 元宇宙空间在构建了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和传播场景的同时,意味着一个开放的可编辑世界的搭建。 传媒行业与元宇宙深度融合的方向之一就是异空间虚构能力[8],利用元宇宙的场景复制与重构能力实现多维信息重组,最终实现虚拟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共现。 元宇宙空间与现实世界的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密切融合,从而构成一个虚实共生的新型产业社会形态。

四、元宇宙时代智慧媒体的应用场景

元宇宙时代媒体的未来正在被重塑。 当前国内媒体智慧化发展中新型主流媒体和头部互联网商业平台是最主要的两股力量, 二者的竞合将塑造智媒的未来格局。

(一)智慧平台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 各级媒体从智能化发展、融合化发展,逐步向智慧化平台发展。 如智慧广电已将单向度传输的有线电视网逐渐更新为双向互动的智能化广电的智慧平台应用, 构建融合媒体资讯、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实现“新闻+政务+服务”的融媒体智能平台,平台在指挥调度、舆情分析、媒体监测和内容共享等应用场景方面已有应用, 服务领域扩大到民用、政用以及商用领域。 智慧媒体的优势在于资源的整合、重组、共享、互通,随着各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的数据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智慧媒体的升级融合深度也会随之加深。

(二)赋能行业

智慧媒体平台的构建基础即智能引擎, 它在带动媒体行业深度融合的同时, 也赋能着与文旅、会展、政务等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元宇宙时代的智慧媒体也在变革与重塑媒体的业务布局, 技术创新赋能也主要体现在服务重大宣传、 协同疫情防控、行业融合创新、重塑商业模式等方面。[9]如数字藏品平台可以赋能用户持有数字商品并在各大平台进行转换,用户持有的数字商品是多样化的,货币、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或者是收藏品、知识产权、身份等。

(三)平台升级

互联网媒体平台在市场驱动下率先开启智能化升级转型,目前智慧媒体覆盖内容从发现、采集、汇聚、管理、生产到发布、监测、分析的全链路,智能应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元宇宙技术集协同构筑起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媒体解决方案,有效推动了平台的迭代升级。 如在疫情催化全面视频化的作用下,Al+视频及元宇宙应用场景也成为各平台角力的新赛道。

五、展望

元宇宙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人机交互等技术在智慧媒体的技术引擎构建、场景应用、新经济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各项技术在智慧媒体中的深度应用还不够完善, 如区块链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效应,脑机接口技术还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一些人机交互技术和设备还不够成熟, 数字孪生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等, 这些也决定了基于元宇宙技术集的智慧媒体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同时,元宇宙技术赋能媒体智慧化需要媒体从形态、理念、模式、生态等多个维度转变, 这个转变可能是一个裂变的过程,只有政府、开发者、媒体、用户等多方协同,才能实现真正的智慧媒体。

猜你喜欢
宇宙区块智慧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宇宙第一群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这宇宙
有智慧的羊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