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谷子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及产业发展建议

2022-02-28 09:58门洪文卢绪鹏王式让张化良袁园园于成广王磊善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龙山济南市谷子

门洪文 卢绪鹏 王式让 张化良 袁园园 于成广 王磊善 朱 利

(1.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316;2.山东省平阴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平阴 250400;3.章丘市龙山郡小米研究所 山东章丘 250216)

谷子又称为粟,去壳后称为小米,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 谷子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8 000 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1]。 济南种植谷子历史悠久,相传自有“龙山文化”以来就有“龙山小米”。 “龙山小米”是济南谷子的代表,为全国“四大贡米”之一。 除章丘区的“龙山小米”以外,在济南市长清区、历城区、平阴县、莱芜区等区县种植面积均较大。

近年来,济南市谷子生产面临谷子品种老化、农村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谷子种植面积下降,产业逐年萎缩。 2016 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号召, 实施了杂粮提质增效工程, 将谷子作为重点杂粮作物之一进行扶持, 筛选出一批适合当地种植的谷子优良品种, 全市谷子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王光胜等认为济谷18、济谷19 和中谷2 号3 个品种的田间种植表现较好,相对当地主栽品种济谷20有一定优势,有较好的推广前景[2]。袁园园等认为沧谷9 号和济谷20 为适合济南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优质品种[3]。 基于济南市谷子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目前谷子产业存在的问题, 本文作者提出了促进济南市谷子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济南市谷子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单产与总产量比较

由图1 可知,2013-2015 年, 济南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0.5 万hm2左右, 2016 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开始实施小杂粮提质增效工程, 将谷子作为重点杂粮作物进行发展, 谷子种植面积得到了稳步提升。2019 年济南市谷子种植面积超过1.0 万hm2, 较2015 年增长1 倍。 自2016 年以来,济南市谷子总产量稳步上升,2019 年达到3.8 万t[4]。2013-2017 年,济南市谷子单位面积产量在3.0~3.3 t/hm2, 而2018 年和2019 年谷子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3.8 t/hm2和3.5 t/hm2,均较之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图1 济南市2013-2019 年谷子种植面积、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变化

1.2 在山东省谷子生产中的地位

济南市谷子有2 000 多年的种植历史,2019 年山东省谷子种植面积为34 800 hm2,总产量124 711 t。在全省16 个地市中,济南市谷子种植面积10 891 hm2,总产量38 014 t,均居首位。 济南市谷子种植面积占全省谷子种植面积的31.3%,总产量占全省谷子总产量的30.5%。 济南市谷子单产3 490 kg/hm2, 低于全省平均产量(3 584 kg/hm2),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2 2019 年济南各县区谷子种植面积、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

1.3 各主产县区谷子生产情况比较

济南市谷子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清区、 章丘区、平阴县、历城区和莱芜区。 其中长清区谷子单位面积产量为4 822 kg/hm2,谷子总产17 955 t,占济南市谷子总产量的47%; 章丘区谷子单位面积产量为2 492 kg/hm2,总产6 300 t,占济南市谷子总产量的16.6%;平阴县谷子单位面积产量为3 313 kg/hm2,总产5 415 t[4],占济南市谷子总产量的14.2%。 长清区谷子种植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均居济南市各县区首位。

1.4 种植习惯

济南谷子生产中,以春谷为主,夏谷面积较少。在干旱少雨的山区丘陵地,一般以春播为主,等雨播种;在有水浇条件的平原地,以夏播为主,一般与油菜、小麦轮作。 近年来随着农田灌溉设施的完善,春谷面积占比减小,夏谷面积占比增大。 播种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抽穗前追肥。 一般采用等行距条播种植,行距40~50 cm,每亩留3 万株基本苗。

2 济南市谷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春旱、夏涝等气候条件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

济南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水量673.8 mm,年日照时数2 616.8 h。 从热量、光照条件及降水总量来看,济南市谷子生产条件优渥,但近年来济南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及年际间变化大,再加上倒春寒、夏季热害、阴雨寡照等极端天气频现,对济南市谷子生产实现优质、高产栽培造成不利影响。 据往年降雨量数据来看,4~6 月平均降水量152.8 mm;7~9 月平均降水量430.6 mm。 济南市春播谷子一般在4 月末至5 月中旬播种,此期往往干旱少雨,导致播种、出苗困难,甚至难以出苗;8~9 月为谷子灌浆—成熟阶段,阴雨寡照天气多,易导致谷穗发霉、穗上发芽,降低谷子产量和品质。 等雨播种往往会造成谷子播期不一致,影响谷子成熟期和品质。

2.2 谷子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2020 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制定了《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 3701/T 357-2021)[5],规范了谷子生产各阶段使用机械种类及相关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济南市谷子生产机械化水平。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济南市谷子生产从播种到收获仍然主要依赖传统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较低。从实际使用状况来看, 济南市谷子生产专用农机设备开发、使用严重滞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从谷子不同生产阶段来看,谷子田整地机械可与玉米、小麦整地机械设备共用,数量充足。 谷子田播种机械大部分使用人力或机械条播机, 难以达到精确定量播种的要求,为了保证全苗,播种量一般都会偏大,后期间苗费时费力。 谷子专用收获机械数量少、 效果差, 多数谷子收获机械为小麦收割机改装, 破碎率高、收获损失大等问题较严重。 总之,济南市谷子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各阶段管理仍以人工为主, 机械化水平偏低,规模效益不明显。

2.3 谷子品种老化,品质参差不齐

济南种植谷子历史悠久, 当前种植的谷子品种为审定品种和地方农家种共存, 普通农户习惯使用自留地方农家种,例如章丘的阴天旱、母鸡嘴、刀把子,平阴的墙头搭、菠菜根等;农业公司、合作社、种粮大户习惯种植已审定品种, 主要品种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济谷”系列,如济谷19、济谷20、济谷 21;河北的“冀谷”系列,如冀谷39、冀谷 45;河南的“豫谷”系列,如豫谷18、豫谷31、豫谷 35;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中谷”和“中杂谷”系列,如中谷2 号、中谷7 号、中杂谷5 号、中杂谷16 号等。 地方农家种品质优、口碑好,但品种多而杂、产量低、不抗倒,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导致谷子品质参差不齐,商品性较差。 谷子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制约了济南市谷子标准化生产,各品种之间品质差异大,难以形成品牌优势,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4 谷子栽培技术不规范导致病虫草害发生严重

在济南市谷子主产区, 长年连作导致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降低了谷子产量和品质,影响谷子品牌的打造,制约了济南市谷子生产提质增效。 谷子耐贫瘠, 多种植在丘陵坡地和旱薄地, 地力条件较差。 一般仅在播种前施用一些复合肥,很少施用农家肥,导致地力连年下降。 谷子苗期长势弱且不耐除草剂,管理不当易出现草荒,土壤中的杂草种子量急剧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3 济南市谷子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强谷子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 开展谷子新品种展示示范

济南市谷子产业在保护地方特色谷子品种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本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和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的引进。 济南市农业管理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当地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科技对谷子产业的支撑——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和选育适合济南市当地生产的谷子新品种, 解决现有品种功能单一, 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多元化小米产品开发的难题;依托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当地谷子地方品种进行收集保护、提纯复壮,引进并示范谷子精量播种技术、覆膜除草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依托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示范谷子良种,提高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谷子品种种植面积,适当推广抗除草剂品种。 通过谷子品种更新换代,力争使全市谷子单产提高到4 500 kg/hm2以上。

3.2 加强谷子绿色、优质、轻简化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谷子产业的振兴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膳食结构需求,谷子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生产绿色、优质谷子。 谷子生产用工多,从播种、间苗、除草和收获多个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越来越大、雇工成本越来越高,谷子生产成本显著上升,经济效益随之下降,谷农种植积极性变差,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引进谷子种植新技术、新设备,实现谷子轻简化生产成为当下谷子生产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济南市从河北、内蒙古等地引进一批覆膜穴播机械,初步实现了谷子覆膜穴播。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内蒙古引进了2MBDJQ-2 型全覆膜滴灌精量播种机, 实现了谷子精量穴播, 减少间苗用工;通过覆盖谷子专用可降解地膜,有效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少了除草剂使用和人工拔草用工,显著降低了除草成本, 相对应的提高了谷子生产效益。 下一步, 全市农技科研部门应重点引进谷子高质量收获机械,降低机械收获损失,把精量播种、覆膜除草、病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管理等多个技术环节融合,集成一套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加以推广应用, 全面提升济南市谷子生产水平。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山小米品牌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实施杂粮提质增效工程,组建杂粮产业科创团队,多次举办优质小米评比活动,旨在提升全市杂粮生产水平, 近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从谷子品牌建设方面尚需加强,目前济南市谷子品牌散而杂,在国内市场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龙山小米”是济南谷子的代表,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突出。 龙山小米原始品种‘阴天旱’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但该品种株高过高、易倒伏且产量较低的缺点也很明显,导致播种面积逐年下降。 因此,在继续收集、保护‘阴天旱’谷子品种的基础上,加强育种攻关,在保持‘阴天旱’优良品质特征的前提下,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和产量;通过增施有机肥、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栽培措施, 培养健壮植株, 降低株高,有效提升茎秆抗倒伏能力。 综合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龙山小米品质提升和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今后济南市应继续加大对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统一品种和栽培和加工技术, 聚力打造“龙山小米”优势品牌,对于保障济南市谷子产业有特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 加强谷子产业模式创新

以“龙山小米”为基础,建立健全谷子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以政府或行业协会为主导,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打造“龙山小米”品牌,实现谷子产业升级。 科研单位立足于适于当地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快成果转化,2020 年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制定了《绿色食品 富硒龙山小米生产技术规程》[6],促进了优质富硒小米的标准化生产;生产单位加强管理, 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降低生产用工,促进谷子优质、高产;加工单位除优质小米加工以外, 应继续延伸谷子加工产业链,提高小米产品附加值;经营单位在宣传小米品质的同时,应主打“龙山小米”品牌,把龙山文化与谷子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优势促进产业振兴。

4 结语

综上所述,“龙山小米”是济南谷子的优秀代表,济南市谷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山东省占有重要地位,产业优势突出。 自济南市开展杂粮提质增效工程以来,谷子产量和质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谷子产业发展势头较好。 针对济南市谷子生产现状,济南市各级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在谷子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改良、农业机械引进示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下一步,济南市应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进一步加强对 “龙山小米”品牌的打造,深挖“龙山小米”文化,加强小米深加工研究,延伸小米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开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山东省谷子全产业链示范的“齐鲁样板”。

猜你喜欢
龙山济南市谷子
你好,猫婆婆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打谷子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晒谷子(外一首)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龙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