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雄:坚守匠心,无限接近零误差

2022-03-01 13:53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22年1期
关键词:温州测绘隧道

李菡丹

陈飞雄是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金丽温东延1标项目测量队队长,队员们平时叫他“老大”。他们说:“老大在测绘技术上没话说,行事作风也沉稳,靠得住、能干事、在状态、善合作。他作为一队之长,我们都服他。”

参加工作8年来,陈飞雄始终坚守在一个又一个项目工地上,在放样、定点间绘制工程蓝图,先后获得“中交一公局集团工程测量技术能手”“中交一公局集团优秀青年技术干部”“中国交建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称号,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苏州市“最美劳动者”。

山河湖海,精益求精,陈飞雄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测绘山河,只为更接近真实,他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坚守匠心、勇敢担当。他说:“新基建时代已经到来,大测绘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我期待用我所长,尽我之力,为我国基建事业添砖加瓦。”

高空作业,隧道进出

陳飞雄1993年出生于湖南张家界桑植县一个小山村,17岁考入长沙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位于江苏苏州的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短暂的岗前培训后,他被派往浙江温州,参与温州绕城4标项目建设。

他介绍: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仰义至阁巷)第4标段经过瓯海区2个街道10个村,工程起点为畚箕山隧道进口,终点为岭根大桥,线路全长6457米。这个项目主要工程有路基1.6千米,盖板涵121米/2道,其中路基挖方146万方,填方27万方。还有主线桥梁3580米/7座;分离式隧道1499.5米/3座;互通1处,测绘工作复杂多样,让我学到很多,得到锻炼,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014年7月,当陈飞雄背着背包,拎着拉杆箱,带着全部家当来到温州绕城4标项目驻地时,眼前景象让他心沉了一下。“实际工作环境和上大学时自己想象的工作环境差距很大。那是温州郊区,地处山边,很荒凉。我们住在板房里,三人一间。平时吃饭在食堂,外出作业吃盒饭。”

每天早上6点,陈飞雄准时起床。7点上班,两人一组,一个人去工地立杆,一个人扛着二三十斤的测绘设备去山上蹲点。“项目初期,山上没有路,我就自己开路,找到合适的测绘点。南方夏天炎热,山上蚊虫很多,我随身携带清凉油。中午不下山,就在山上吃盒饭。这个项目还有桥梁和隧道工程,桥梁最高十五六米,我们要高空作业。隧道里灰尘特别大,我们戴白色口罩进去,出来时就变成黑色口罩。项目后期,场地平整了,我们测绘工作就容易一些。”

温州绕城4标项目是陈飞雄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他努力、认真,认识到在施工现场要靠真本事说话。刚开始,面对监理提问,毫无工作经验的他只能尴尬地说,“我一会儿再回复您”。然而,施工现场日新月异,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界面,他坦言“内心焦灼”。他一边埋头查找资料,熟悉图纸,练习操作;一边调整心态,虚心请教,反复实操。

仅用一年半时间,陈飞雄测绘理论及实操水平飞速提升,得到领导和同事们认可,2016年初被提拔为测量队队长。

追求更精准的测量精度

“当队长,起初我压力很大,有技术、管理方面压力,整体把控也存在困难。我年轻,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工作干顺了,就没什么压力了。那段时间,我白天外出作业,晚上回驻地写材料,经常写到半夜12点才睡觉。”陈飞雄回忆。

2017年初,陈飞雄被派往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项目。“这个项目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和温州市南金公路两大项目跨越瓯江的控制性工程,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主桥为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高速公路位于上层,南金公路位于下层,结构新颖独特。在施工技术上,瓯江北口大桥还是国内首次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应用BIM技术,可实现三维协同设计、工程自动算量、施工精细化模拟与协同管理。”

作为世界级桥梁,温州瓯江北口大桥要求高、节奏快,陈飞雄对自己也有新要求,那就是追求更精准的测量精度。“从2017年中到2019年底,我们测量队每天坐施工电梯上去,在100多米高空作业,电梯不密闭,周围是钢丝网,因为震动导致有噪音、还会晃,一两个人站在电梯里,内心其实是害怕的。”陈飞雄说,走出电梯,站在正在施工的桥上,身上有保护措施,就不害怕了。“依然两人一组,一人在桥上立杆,一人扛着测绘设备上山,经常干到晚上八九点,才回驻地休息。”

遇到不满意的数据,陈飞雄不厌其烦地调整、复测,任凛冽江风刮过脸颊,小心翼翼擦拭显示屏上的雾气;任夏日的荆棘划破肌肤,目不转睛地盯着仪器。日复一日,心无旁骛,最终测量队取得远超设计要求的测量精度。

“无限接近零误差”

2020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陈飞雄带着一支队员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测量队,来到温州金丽温东延1标项目。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起于温州市南白象枢纽西侧,顺接金丽温高速公路,以高架桥形式依次上跨南白象互通及南白象枢纽,沿甬台温高速公路布线至大罗山隧道,设茶山枢纽,向东高架延伸至大罗山,设瑶溪隧道并穿过大罗山,沿环山北路布设高架桥,设置瑶溪互通,终点顺接2标起点大主山隧道。这个项目是温州市“两纵两横两连一绕”高速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陈飞雄称,项目具有“三高两难两新”特点,即定位标准高、施工风险高、技术要求高,交通组织难、政策处理难。

项目全线10.6公里,地理环境复杂,测量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作为队长,陈飞雄号召15名项目青年员工成立测量青年突击队,火速展开勘测放样工作。他带领突击队员摸底全线,肩扛仪器,手拿镰刀,从没有路到走出路,仅用5天时间,对各工点1022根桩基进行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勘探,为后续确定施工工艺、制定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为保障精准施工,陈飞雄坚持带领突击队员对全线进行二次控制网复测,全程约60余公里水准测量,仅用13天,跋涉完成全程1024站往返测量,并最终达到成果闭合差仅为6毫米,是规定误差十分之一。面对关键线路土地丈量缓慢、影响工期难题,他率领突击队主动对接地方,突击近130亩土地、789处管线,将土地丈量日期整整提前近一个月。为避开综合管线,他反复模拟桩位、调整方案,沟通各方,优化设计,将桥梁上部结构由原设计的混凝土预制T梁调整为钢梁,创造利润约300万元。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陈飞雄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不仅带领突击队员们活跃在工程建设前阵,还圆满地完成抗台抢险、高速巡查等突击任务,充分发挥“项目迫切需要,青年力所能及,突出团队特色,发挥先锋作用”的团队宗旨。2020年底,团队荣获“一公局集团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

“往左1公分,后退5毫米……”在施工现场,陈飞雄继续带领队员们有条不紊地施工放样。他知道每1毫米精进都是脚下水泡磨砺、背后汗水浇灌而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就是无限接近零误差”。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温州测绘隧道
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探讨
好玩的温州乐园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我国房地产测绘发展现状的浅谈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进击,时空隧道!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