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发展

2022-03-01 02:28李娟
高教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辅导员新时代

李娟

摘  要:新时代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从学生、辅导员以及职业发展的三个维度来说,新时代辅导员的角色应突出以教育和研究为主,从而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向事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养成,树立专业理想和教育观念意识,增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责任。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角色定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144-04

Abstract: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role of counselor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tudent, counselor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should focus 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o as to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unselors.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spirit cultivation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ideal and educational consciousness are set up,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re enhanc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will be improved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new people in the era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words: the new era; the counselor; role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批好老师。[1]”近些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建设工作,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和通知。加强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理解和认识是辅导员履行好学生工作职责的前提,是实现角色示范的关键,对辅导员个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处理好职业、工作、理想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辅导员事业化发展的道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演进与发展

我国的辅导员岗位设置是从1952年开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的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高校的学生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辅导员工作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扩大。辅导员的角色从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政治辅导员”转变为以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专任“辅导员”。其职责是把教育、管理、服务三者相结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辅导员的角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赋予了辅导员角色更多时代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明确自己在高校中所處的位置。辅导员的角色是一种社会系统水平上的“特殊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相适应,包括个人在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外界对辅导员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两个方面。辅导员的这种内在定位对外在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对辅导员学习、工作和生活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辅导员在职责范围内全方位开展工作。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辅导员的成长首先要解决角色定位问题,这是辅导员角色示范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

2017年10月1日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首先,辅导员属于教师队伍,但是又区别于一般的专任教师。辅导员通过学生党团建设、日常事务以及课外活动为载体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还涵盖其他各种课外指导、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方面。辅导员的这些工作与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共同组成了学校的教育活动,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但是两者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很大的区别。其次,辅导员属于管理干部的一部分,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干部。辅导员在学生日常事务和学生行为规范、各种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承担着管理的职责,同时也要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条件向学校提出积极的建议。

总之,辅导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任教师和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管理方式中。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精神性,这是推动辅导员爱岗敬业的动力;工作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管理方式是通过多种方法、多渠道的智力活动和知识中介来实行。因此,辅导员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存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三重维度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辅导员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新时代高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转变的。这种角色的定位主要从主体和客体层面进行分析。从学生层面来看,辅导员的角色职责应实现从以管理为主向以教育为主的转换;从辅导员个人发展的层面来看,实现从以事务为主向以研究为主的转换;从职业发展的层面来说,实现辅导员从职业化向事业化的方向发展。

突出新时代辅导员的教育角色主体地位。事实上,就是从以管理为主的辅导员向以教育为主的辅导员的角色转换。以管理为主的辅导员主要偏重于对学生工作的管理,这种工作方式往往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管理教育方法采用的是“围”“堵”“截”。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本质是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而并非管理。但是这种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管理过程来实现的,因此辅导员的工作事实上就是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加强对学生管理的疏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辅导员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有方法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由此可见,只有实现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向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转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处理好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分层次、有区别、有重点地指导学生。通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对先进同学进行指导,对后进同学进行督导,对中间同学进行引导,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以“引导”为突破口,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把学生引导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对考勤的严格管理,把学生引导进入课堂中来;以就业为契机,把学生引導到提高综合素质上面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引导和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还承担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的角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也是对辅导员这一角色的要求。因此,实现由以管理为主的辅导员向以教育为主的辅导员角色的转换,在管理基础上的教育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突出新时代辅导员的研究角色主体地位,事实上,就是从过去以事务为主辅导员向以研究为主的辅导员角色转换。以事务为主的辅导员把学生的日常事务作为每天工作的重点,事务性的工作占用了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这充分说明了学生事务管理在整个学生工作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其中班级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宿舍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安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好人身安全保障;资助工作可以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相应的帮扶。这些工作都是一些非常细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在整个学生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保障和引导作用。因此,辅导员需要客观认识事务性工作的规律,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对学生成长发展进行指导和思想教育时,力争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走出来,从而提高事务性工作的效率。在日常事务中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总结方法从而确定自己的工作职责。对日常事务性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是集中精力做好应有工作的有效保障。在总结和研究中,可以培养理论思维和全局观念,让工作事务实现精细化和工作内容结构实现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会抓重点,分主次,有利于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新时代辅导员肩负的已经不再只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日常事务工作,而是将工作拓展到了大学生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美育工作等领域,这些对辅导员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首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新时代的辅导员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载体、工作对象进行研究,这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在进行学生工作实践时,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先进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提升学生工作理论科研能力,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是有效给大学生授业解惑的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提升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和知识更新意识。因此,辅导员需逐渐地实现从事务型辅导员向研究型辅导员的转换,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突出新时代辅导员事业化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就是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向辅导员事业化的转换。从职业发展的层面来说,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是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高校培养过程中,专任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知识化和专业化的任务;辅导员则担负着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工作,即对学生社会化的引导。这种社会分工和教师职业化的发展使得辅导员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多元文化和信息网络化使得大学生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走向,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种职业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只有把辅导员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生成长结合起来,才能将个人专业素养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效果上。高校教育管理职能的逐渐细化,使得辅导员向学者型和专家型的辅导员发展。

从专业化到事业化过程是辅导员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辅导员的事业化则是在专业化基础上满足自身的职业归属和内心期待。辅导员事业化发展离不开自我精神和社会的支撑。自我精神支撑是一种内在的主观因素,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格魅力、职业精神、工作理念等的总和;社会支撑是外在的客观因素,包括待遇薪酬、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和社会认可等。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结合,使得辅导员的职业将朝着事业化的方向发展。辅导员的事业化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可,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辅导员只有做到“视工作为事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最大限度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从而实现辅导员的自我人生价值。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以责任意识为主要特征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本质指与学生工作活动紧密联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具有学生工作特征的精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能让辅导员清楚认识学生工作的社会价值,用高度的责任感去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表现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荣誉感和事业心,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道德及规范的认同,并能自觉地去执行。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培养可以让辅导员用饱满的激情投身到学生工作中去,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内在精神动力。同时,有助于辅导员把工作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社会的精神原则“职业化”,个人精神不断地“成熟化”。

辅导员的职业精神突出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意识,强调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学生发展有职业直觉与敏感性,对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具有创新意识。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包括敬业、勤业、创新精神。敬业是辅导员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个人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和无私奉献,它可以让辅导员对学生工作保持激情;勤业要求辅导员要强化职业责任,端正职业态度,努力提高职业能力,勤业可以让辅导员的工作保持兴趣盎然的状态;创新指的是要创新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它是使辅导员的工作不断进步并适应时代的需要。

辅导员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将艰巨和繁杂的学生工作落细、落小和落实上,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把爱和责任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成为了大学生评价一个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高校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更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因此,辅导员首先必须对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内容、性质、对象有充分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稳定的职业态度,专业的职业技能、优良的职业作风,立足于辅导员的事业,忠诚于辅导员的事业,从而在学生工作的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 树立新时代辅导员的专业理想和教育理念。辅导员的专业理想是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以及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理想不仅为辅导员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也是辅导员对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生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和献身学生工作的巨大动力。辅导员的专业理想是把教书育人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事业相结合,而不只是为满足于自身个性发展和个人才智、兴趣爱好的发挥。正确的专业理想,对辅导员的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促进辅导员的工作稳步地向事业化方向发展,以全心全意的态度为学生成才成长服务。

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指的是一种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3]。教育观是对教育价值的定位,要求辅导员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作為最终目标,旨在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观是辅导员对于教育对象的认识。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应该树立新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是有责任能力行为的主体[4]。辅导员在尊重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的前提下,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创造良好客观环境,培养学生的个性。教育活动观要求辅导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建立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而把教育管理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3. 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新时代的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是00后。受到多元文化和网络信息的影响,他们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接受的知识文化比较广泛。学生工作是一项复合型的工作,学生的特点就决定了辅导员需要有多种学科背景。辅导员开展工作,必须具备从事该项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基本知识,不同的学生工作内容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作为指导。只有具备了宽口径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分析社会现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求辅导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自己打造成这一职业领域的专家,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是指围绕学生工作目标,为取得良好学生工作成效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辅导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学生工作展现出来,专业能力的水平对学生工作的成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希望自己的辅导员是工作的多面手,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多元,主要体现在亲和力、沟通力、组织力、判断力、协调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这要求辅导员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在工作中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指的是解决和完成具体问题及任务时所必需的能力。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是区别于非专业辅导员的重要标志,直接体现了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专业技能如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演讲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才成长规律,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时代的变化使得95后、00后大学生们也有了自己的特点,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

综上,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现这种角色定位中需要良好的职业精神、坚定的专业理想和教育理念以及全面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其中,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是从事该职业的思想前提和根本动力;专业理想和教育理念是从事该职业的基础,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技能是从事该职业的本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3]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3.

[4]蔡国春.21世纪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观念变革[J].吉林教育科学,2001(1):24.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辅导员新时代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