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 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02 08:16王国琴金利萍王志平
安徽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交能力川崎消极情绪

蒋 艳 王国琴 金利萍 王志平

川崎病是一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多发于儿童及婴幼儿。据调查[1],川崎病是我国儿童患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常见为持续性发热。川崎病主要是会使患儿发生全身血管炎病变,进而可能损伤冠状动脉,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2-3]。川崎病患儿易合并冠状动脉瘤,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导致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甚至导致患儿死亡[4]。此外,由于川崎病的病程较长,导致其预后不确定,且川崎病患儿在发病期间无法正常进行体育活动,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查和治疗,因而会引发川崎病患儿的不良情绪,使患儿与人交往时容易产生退缩和社交抑制行为,甚至拒绝与外界交流,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5-6]。近年来,川崎病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本研究以136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川崎病患儿的社交能力与情绪状态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36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36例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2002年日本Hakone诊断标准[7];②年龄为4~14岁;③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排除标准:①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②合并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③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④不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儿童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向两组研究对象家长发放中文版儿童社会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8],评估其社交能力,CBCL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为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量表得分按性别和年龄分为不同的组分别计分,各分量表所有项目得分累加为该分量表分数,社会能力总分为3个分量表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社会能力越强。预调查Cronbach's为0.815。

向两组研究对象发放中文版儿童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儿童版(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for children,PANAS-C)[9],评估其情绪状态,PANAS-C量表组成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方面,分别包含10个考察被试情绪状态的情绪形容词,受检儿童判断在出院后1个月中在多大程度上体会到该词语所代表的特有情绪,以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1~5分表示完全没有到非常多。评分越高表明患儿消极和积极情绪越明显。预调查Cronbach's为0.828。

1.3 资料收集 收集川崎病患儿一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及疾病特点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就读年级、家庭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根据问卷情况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以及单亲家庭;家庭经济状况问卷以5点评分法分类,1为拮据,2~4为一般,5为宽裕;家庭关系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表(family adapta bility scale second editio,FACES II)中文版进行评估,按5点评分法分为1=较差,2~4=一般,5=良好,FACES II预调查Cronbach's为0.816。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社交能力、情绪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儿社交能力评分和积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消极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情绪状态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川崎病患儿性别、年龄、就读年级、家庭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与其社交能力有关(P<0.05),年龄、就读年级、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与其情绪状态有关(P<0.05)。见表3。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社交能力、情绪状态比较分)

表3 136例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情绪状态的单因素分析

2.3 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的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以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评分(连续变量)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以性别(男性=0,女性=1)、年龄(4~6岁=0,7~9岁=1,10~14岁=2)、就读年级(幼儿园=0,小学=1,初中=2)、家庭居住地(村镇=0,县城=1,城市=2)、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0,高中及专科=1,本科及以上=2)、家庭结构(核心家庭=0,主干家庭=1,单亲家庭=2)、家庭关系(较差=0,一般=1,良好=2)、家庭经济状况(拮据=0,一般=1,宽裕=2)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是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2.4 川崎病患儿情绪状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川崎病患儿消极情绪评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以年龄(4~6岁=0,7~9岁=1,10~14岁=2)、就读年级(幼儿园=0,小学=1,初中=2)、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0,高中及专科=1,本科及以上=2)、家庭结构(核心家庭=0,主干家庭=1,单亲家庭=2)、家庭关系(较差=0,一般=1,良好=2)、家庭经济状况(拮据=0,一般=1,宽裕=2)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是川崎病患儿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4 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5 川崎病患儿情绪状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川崎病主要发生于儿童,近年来随着川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川崎病患儿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临床关注重点[10]。对于川崎病患儿而言,疾病不仅会给其带来生理负担,而且还会使患儿产生焦虑、自我封闭等不良情绪,排斥与外界接触,而不良情绪又可影响其健康恢复,继而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1]。本文对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儿童相比,川崎病患儿的社交能力评分和积极情绪评分明显降低,消极情绪评分明显升高,提示川崎病儿童患病期间社交能力较弱,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其心理适应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各种严重疾病的发生又与患儿的负面情绪关系密切[12-13],因此导致川崎病患儿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社交能力。

本文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自身的性别和年龄是其社交能力的影响因素,年龄是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性别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女性儿童而言,男性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较为滞后,特别是在语言理解及与人沟通交流方面发育较慢,因此会导致男性儿童更易受川崎病影响,使其社交能力明显弱于女性川崎病患儿[14-15]。年龄大小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基本认知加工过程也会发生改变,年龄越大,对知识的摄取及消化能力也会升高,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越来越成熟,故而川崎病患儿的年龄也会对其社交能力产生影响[16]。此外,由于川崎病极易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发生,而研究[17]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硬化和狭窄的风险逐渐增大,而这些病变可能会对川崎病患儿的脑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加重患儿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多种消极情绪[18]。

除了患儿自身生理因素外,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其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城市与农村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存在差异,其原因是可能是城乡地区的社会资源差异导致。另外,结果表明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不同,其患儿社交能力差异显著,研究报道患儿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取疾病相关信息和心理健康知识,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更高,不仅注重疾病治疗,同时也会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帮助患儿建立正常的社交,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并给予关爱和理解,帮助其释放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疾病与生活[19]。此外,本文结果表明家庭因素对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的关系密切,本研究中,核心家庭患儿社交能力最强,其次为主干家庭,最后为单亲家庭,分析原因,可能是核心家庭承担患儿照顾重任的人为患儿父母,在儿童教育及康复方面会更加合理地给予相应锻炼,如鼓励患儿参加多种社团活动,拓展其社交能力,而主干家庭多由爷爷奶奶承担照顾患儿的主要责任,对比父母,其更加疼惜隔代子孙,由此导致过度关爱而减少了其社交锻炼的机会;对于单亲家庭的患儿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疾病对自身身体影响方面的感知也越来越清楚,存在冠脉异常的患儿在随访的过程中,父母关爱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容易产生一定自卑心理而影响正常社交,此外,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增加患儿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对人际关系较为敏感,排斥社交[20]。

综上所述,川崎病患儿社交能力较弱且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庭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应针对其影响因素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着手,制定患儿社会能力和积极心理培养方案,逐渐提高其社会能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川崎消极情绪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静心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测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