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模拟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2022-03-02 08:16邢桂枚严汪龙阮三平储新生朱传波
安徽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专职医学教育

邢桂枚 严汪龙 李 敏 阮三平 储新生 朱传波

模拟医学教育是近年来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其凭借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手段,创设出临床场景和标准化病人,通过训练能够全面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诊治安全,逐渐成为医学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模式[1]。模拟医学教育的建设涉及教材编写、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建立医学模拟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是保证和促进医学模拟教育全面、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师资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2]。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对2020年某省37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0年某省全部37家培训基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技能中心发放问卷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研究对象均符合国家认定标准[3-4], 包括31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6家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问卷对各技能中心的管理人员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所有调查结果由中心负责人整理并汇总,调查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规模、现行机制,师资待遇等。总共发放问卷37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回收率100.00%。

1.3 质量控制 被调查者需按要求认真填写姓名、科室、联系电话等信息,问卷答题严格设置答题时间。对错填、漏填、完成时间过短者进行电话回访,以修正、完善网络问卷资料,对问卷质量符合要求者给予一定奖励,以提高问卷调查质量。

1.4 信效度检验 采用KMO检验方法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检验,KMO值为0.802,效度良好;采用Cronbach α 系数进行信度评价,α 系数值为0.811,信度较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37家培训基地对模拟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总体不高,其中持一般态度的为22家(59.46%),重视态度的为10家(27.03%),非常重视的为5家(13.51%)。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专职师资严重匮乏,其中30家专职师资<2名(81.08%),6家专职师资2~3名(16.22%),仅有1家专职师资人数>3名(2.7%);此外,兼职师资人数<40名的有29家(78.38%),40~80名的有7家(18.92%),>80名的有1家(2.7%)。见表1。

表1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2.2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机制建立情况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遴选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已建立模拟师资遴选机制的有28家(75.68%),未建立的有9家(24.32%)。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考核机制尚不完善,已建立师资考核机制的仅有15家(40.54%),尚未建立的有22家(59.46%);已将模拟师资纳入绩效考核的有13家(35.14%),尚未纳入的有24家(64.86%)。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将模拟师资教学纳入职称晋升考核的有14家(37.84%),尚未纳入的有23家(62.16%);专职师资晋升难度大、晋升机制不完善,其中仅有3家对专职师资晋升持容易态度(8.11%),5家持一般态度(13.51%),而认为专职师资晋升困难的有29家(78.38%)。见表2。

表2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机制建设情况

2.3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待遇情况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待遇总体不高,不同职称的师资待遇区分不明显。正高级职称师资带教费每学时<100元的有24家(64.86%),100~200元的有8家(21.62%),>200元的有5家(13.52%);副高级职称师资带教费每学时<100元的有26家(70.27%),100~200元的有6家(16.22%),>200元的有5家(13.51%);中级及以下职称带教费每学时<100元的有26家(70.27%),100~200元的有7家(18.92%),>200元的有4家(10.81%)。见表3。

表3 37家培训基地技能中心模拟师资待遇情况

2.4 37家培训基地对模拟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专职师资人数、专职师资晋升难度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7家培训基地对模拟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专职师资人数呈正相关(rs=0.713,P=0.005);与专职师资晋升难度呈负相关(rs=-0.668,P=0.002)。

3 讨论

3.1 重视模拟医学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虽然我国模拟医学教育在国家卫生及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取得初步建设成效[5-6],但多数医疗单位仍然对模拟医学教育不够重视。究其原因,医疗服务作为医院长效发展的基石,科研实力作为提升医院多项排名的利器,往往受到医院管理层的普遍重视[7],而医学教育受限于投入周期长、见效缓慢等问题,往往在政策倾斜、资源分配上得不到相应的支持,无法充分发展[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7家培训基地对模拟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专职及兼职模拟师资配备数量总体不足,师资晋升难度较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37家培训基地对模拟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专职师资人数呈正相关性,与师资晋升难度呈负相关性。可见,模拟医学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与单位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单位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将教学与临床、科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9],要充分认识到模拟医学教育不是简单的医学教育,而是通过模拟的手段高效、高质量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保障患者安全。

3.2 加大专职模拟师资的培养 在医患矛盾依旧激烈,医学生在患者身上实践机会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模拟医学教育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10],技能中心需要配备更多的专职师资来完成模拟教学任务,但实际情况是,专职师资在教学配比中严重不足[11]。罗文浩等[12]在专职教师培养的论述中指出,专职教师在职业收入、职业晋升难度、社会认可度以及自我成就感等方面逊色于非专职师资,可能是造成专职教师匮乏的原因。本研究结果较前一致,37家参与调研的培训基地专职师资配备严重缺乏,仅有1家单位专职师资配备人数超过3人。因此,为吸引广大优秀的临床教学师资专职从事模拟医学教育事业,需要建立专属的职业发展通道,如将专职教师优先纳入单位编制,职称晋升时以“累计授课学时”作为考核指标[13],在教学职称晋升时优先等。

3.3 优化模拟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 现阶段各培训基地均按国家要求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多数培训基地仍然存在“重医疗、重科研,轻教学”等思想[14],在对临床师资进行遴选、考核、聘任时,仍然将医疗和科研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师资在教学工作中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教学待遇并不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级职称医师的教学待遇普遍偏低、区分度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师资的积极性。因此,各培训基地应强化管理,加大激励力度,制定科学的模拟师资遴选、考核、聘任和激励机制;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在课题申报、职称晋升等方面对模拟师资予以倾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医学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目前某省模拟医学教育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培训基地需要加强对模拟医学教育的重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师资晋升困难及专职师资匮乏等问题,不断壮大师资队伍,以进一步提高模拟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专职医学教育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PDCA循环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职学校农机维修专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