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02 16:07张素梅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因数意识数学

张素梅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江苏 宿迁)

合作是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灌输式”授课方式,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帮助下,积极寻找更加尊重小学生认知规律与贴合思维方式的新型授课形式,才能真正凸显数学教育的内涵性、实用性以及层次性,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教师应设计明确的授课计划,通过小组合作方法的使用,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思考与交流空间,才能突破被动式学习的局限性,建立完整的数学逻辑框架,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设计引导问题,增加合作热情

数学学科的多样性与内涵性,往往使有趣的知识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抽象性强的知识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维意识的延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价值,教师需要针对当前学生的探究规律,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与积极思考中增加合作热情,更好地对学习重点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讲解“因数和倍数”时,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区别与联系,并在不断实践中学会求出任意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图片,向学生展示12只天鹅分为两排,每排有6只,鼓励学生在相互思考中,用乘法算式表达出天鹅的总体数量,进而根据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高涨后,教师则可以列出多种乘法算式,请学生积极寻找相应的倍数和因数,并以比赛的形式计时,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这种有趣的问题解答,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合作热情,也更能在集思广益中进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真正发挥教学的实效性。

二、合理分配任务,锻炼合作意识

合作课堂的教学难点,在于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很多学生并没有寻找到自身明确的学习定位,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时总是人云亦云,既没有独特的思考角度,也在完成不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课堂任务中,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使用小组合作模式讲解数学知识时,应重视对教学任务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使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积极根据知识接受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在相互合作中增强学习效果,以更好地体现合作教学的价值。

比如,教师讲解“圆柱与圆锥”时,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在空间意识的帮助下,能够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表面积以及侧面积进行计算。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有所差异,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需要有层次性,使每名小组成员都能够根据认知规律,选择探究体积、计算表面积以及寻找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的任务,并在集思广益中实现整体学习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更有责任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循序渐进地向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进行挑战。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学生既有利于增强学习自信心,又在同伴的帮助下积累学习经验,进而更好地增强学习自主意识,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明晰讨论重点,增加师生互动

“灌输式”教学方法与小组合作教学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差异。教师更加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希望在相互合作与积极思考中,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并在举一反三中应用所学知识,保证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得以凸显。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效果,应明确课堂讨论重点,既将学习主动权交还学生,又需要加强双方互动,才能在更好地了解学生合作情况与学习规律的同时,制定更为完善的合作教学计划。

例如,教师设计“用字母表示数”的合作课堂时,需要将课堂讨论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价值上,并能够熟练运用有字母的式子对各种运算定律进行表达,从而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帮助下,进行对知识的深入了解。通过讨论重点的明确,学生可以更好地在温故知新中,通过以往所学知识的整合,对新知识进行探索。而教师也需要与学生认真交流,既尊重学生新奇的想法,又能够对其学习思路给予及时点拨,达到快速提升合作效果的目的。这样既使讨论氛围始终轻松、热烈,又使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从而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作用。

四、结语

合作学习的教育内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观点与协作意识,既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独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组织能力,又能使小学生在思维意识的延展与碰撞中寻找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并在与小组同伴的帮助下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教师应主动关心班级学生,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平等的师生关系与活跃的学习环境,成为助力数学课堂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才能在真正体现小组合作教学意义的同时,推进授课工作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因数意识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