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2022-03-02 16:07马恒昌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方法计算能力

马恒昌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董家小学,甘肃 张家川)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数学基本能力,同时,新课改中也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数学关于计算方面的教学主要停留在计算方法的讲解、大量计算题目练习的层面,长期枯燥的学习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数学计算产生了反感情绪。同时,在一些数学计算的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只是将数学计算作为一种数学技能来传授,忽视了数学技能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数学计算能力不错,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应用低效[1]。为了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选取人教版数学教材作为研究内容,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前提下,从学习动力、能力培养以及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探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低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不足,而是对数学计算没有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计算的思考和练习中,数学教师就要采用一些符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如将枯燥的数学计算转变为各种场景,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2]。

例如,在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有趣的计算情境:在屏幕上出示一张大荷叶,荷叶上蹲着7只青蛙,然后跳下水2只,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这个教学情境还可以制作成动画模式,通过“总—分”的计算模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的一些基本计算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个动态情境设定为层层递进的计算过程,从2只青蛙的离开,到3只青蛙、5只青蛙的离开,逐步揭示“7以内减法”的一些计算原理。通过观察动画片的画面,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青蛙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他们也能看到减少几只青蛙后剩余的具体数量为多少。教师通过这一过程的演示,引导学生建立“分解”原则的计算思路,帮助他们理解“构造算法”的数学常识。

二、变换方式,巩固计算能力

课堂上教师都会给学生灌输各种计算的技巧和简易方法,这些计算方法需要学生通过不厌其烦的后期训练才能最终掌握。为了巩固学生掌握的各项计算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变的训练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巩固练习。

例如,在关于一些数学题目的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配相同的计算题目,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答案,并且需要运用简便计算方法。以“125×16”这个数学计算题为例,各个小组可以在讨论之后给出各自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将“125×16”拆分成“125×4×4”的形式,也有的小组将“125×16”拆分成““125×(10+6)”的形式。各个小组计算完毕后,教师可以请他们的代表分别走上讲台演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通过这种小组之间计算方式的碰撞和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近期学到的简便计算方法,也能在他人的启发下搜集到更多简单、好用的计算模式,进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日常监督,养成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么简单,一个好的计算习惯也能影响小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减少计算失误的概率。所以,从接触数学计算开始,教师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3]。

随着计算难度和计算数字的不断加大,学生会遇到越来越多复杂的计算题。在面对这种题型时,数学教师要告诫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计算习惯,在计算之前,督促学生认真辨析题目中出现的数字规律、符号等元素,切记出现计算顺序错误、小数点漏掉等失误。同时,还要督导学生养成计算完毕后自觉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无论看上去多简单的计算题目,都要进行检查纠错,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计算错误,并尽早改正。

四、结语

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包含计算态度、计算思维、计算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各种基本的数学计算技巧和传授计算经验,还要从习惯上入手,帮助他们学习正确、自觉的计算方式。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计算方法计算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